歷時3年,郵儲銀行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系統打造攻略

資料庫頻道發表於2023-01-30

摘要:2022年4月23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系統(以下簡稱新核心系統)全面投產上線,截至2022年11月底,已經完成新舊個人業務核心系統之間的線上資料移植,客戶資料與交易全部遷移到新核心系統,這標誌著郵儲銀行新核心系統專案圓滿收官。

  資料顯示,這個歷時3年打造的新核心系統,自投產以來執行平穩,各項指標表現優異,為郵儲銀行全行6.5億個人客戶、近4萬網點提供峰值TPS 67000筆/秒的交易處理能力;全天聯機交易處理時間僅需65毫秒,比原系統減少30%;日終處理耗時從273分鐘減至197分鐘,降低28%;季度結息總時長從140分鐘減至25分鐘,降低82%。

  近日,在2022 DTCC大會上,郵儲銀行金融科技創新部何佳佳主任在《重構銀行核心、驅動科技創新》的主題演講中,更是詳細的介紹了郵儲銀行數字化轉型,建設新核心系統的實踐成果。其中,不僅包含了郵儲銀行新核心的架構、技術及業務特點,還包含其技術元件的關鍵組成部分---國產開源資料庫的技術亮點,這對同行在新核心建設過程中的設計,選型等方式都能有所借鑑。

  專案背景

  關於郵儲:中國郵政儲蓄可追溯至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至今已有百年曆史。2007年3月,在改革原郵政儲蓄管理體制基礎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郵儲銀行的業務特色鮮明,定位於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依託“自營+代理”的獨特模式和資源稟賦,致力於為中國經濟轉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戶群體提供服務,加速向資料驅動、渠道協同、批零聯動、運營高效的新零售銀行轉型。而科技一直是推動郵儲銀行持續發展的重要源動力之一。技術驅動郵儲銀行業務變革,業務反向牽引技術創新。兩者相輔相承,不斷提升郵儲銀行IT變革和客戶體驗。

  核心歷程:郵儲銀行於2014年完成了第一版IT藍圖建設,透過“八大平臺、百項工程”的建設,建立起一套平臺化的應用系統架構,構建了一系列企業級平臺業務系統,包括承載個人儲蓄業務的邏輯集中系統(老核心系統)。

  發展趨勢:隨著三方支付與線上業務的興起,郵儲銀行個人業務的迅猛發展,老核心系統日均交易量每年以20-30%的幅度快速增長,至2019年春節峰值交易量已經臨近設計容量上限。同時,系統功能擴充套件困難、備件保障不足、自主可控和執行保障能力不足、新產品推出不及時、開發測試周期長等問題也成為繼續支援郵儲銀行個人業務快速發展的掣肘。郵儲銀行黨委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決定啟動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系統(以下簡稱“新核心系統”)專案建設,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建設目標

  在深入分析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基礎上,郵儲銀行結合“短平快”科技建設模式,著眼於長遠發展,確立了“新、敏、強、穩”的系統建設目標,以“新一代”支撐全行轉型發展,以一流“大型零售銀行”為戰略目標,推動郵儲銀行從傳統銀行向智慧銀行的轉型和跨越。

  新-採用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建設“瘦核心”,推進業技深度融合,形成未來數字化零售銀行所需的新能力,為業務賦能。

  敏-以客戶為中心,搭建靈活開放的平臺,實現敏捷迭代和智慧交付,滿足快速響應市場、改善使用者體驗的需要。

  強-建成高可靠、高併發、可擴充套件、健壯的核心繫統,實現故障快速隔離,提升準實時操作風險管控能力。同時打造一支強有力、複合型的隊伍。

  穩-基於分散式微服務架構,實現按客戶維度劃分賬戶體系執行穩定,並從源頭貫徹資料和技術標準,確保交易強一致、運營支撐到位、核算和統計準確。

  技術方向與指標:要求支援超過5.5萬TPS的交易峰值,達到等保4級安全要求,同時支援線上彈性擴充套件。在數字化支撐方面,實現業務模型化、核心服務API化、產品元件化,可支撐並行迭代週期更短的敏捷研發。

   建設路徑

  郵儲銀行新核心的建設路徑採用業務和技術雙輪驅動。

  專案啟動初期,郵儲銀行就分散式架構與業務建模方法對同業和頭部金融科技企業進行深入調研,並結合行核心心繫統的實際需求反覆深入研究,最終確定採用分散式、單元化架構的技術路線,並規劃設計一套企業級的分散式技術平臺作為新核心系統的底座。分散式技術平臺支援雲原生按需自適應彈性伸縮和單元擴充套件,滿足客戶數量和交易數量增長帶來的海量交易。平臺提供自動故障感知處置、分散式強一致、多中心多活等能力,能在通用軟體故障、裝置故障、機房斷網斷電、地區性災害等極端情況下保持核心業務連續性不受影響。

  同時,借鑑業界領先實踐,以企業級業務建模的實施方法歸納提煉業務需求,按照 “解耦-重構-複用”的設計思路,對業務流程進行解耦重構。解耦重構主要是對產品變數進行歸納提煉,對業務資料進行貫標實施,形成穩定、靈活的企業級流程模型、產品模型和實體模型,達到積木模式,按需快速構建。

  而對於分散式系統最有挑戰就是運維體系的支撐,郵儲銀行自主設計構建了分散式運維平臺,來針對分散式架構下結構複雜、裝置繁多、服務多變的特點去提供全景可視、量化管控、智慧驅動的運維能力,透過運維平臺實現對整個分散式技術平臺以及所承載的應用涉及到硬體全景掌控包括軟體,改變相應傳統運維模式,把靠經驗的運維、策略的運維轉變成主動式資料驅動的模式。

  確定技術路線和實施方法後,郵儲銀行從科技和業務部門抽調精英,組建專案團隊,並博採眾長,採取聯合設計、自主研發模式,由郵儲銀行牽頭,攜手業界領先的IT服務供應商,組織聯合團隊共同開展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系統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郵儲銀行對於新核心系統的構建有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基於通用伺服器、開源基礎軟體進行自主增強與構建。這樣技術方向選擇背後,郵儲銀行有著怎樣的考慮呢?

  何佳佳告訴老魚,郵儲銀行在通用性、開源方面的是有積累和沉澱的。通用性方面,在本文專案背景-建設回顧中已經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

  在開源應用方面,郵儲銀行緊跟開源發展動向,立足可控。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主動將開源資料庫PostgreSQL適配應用於生產,並快速在各重要業務系統進行了推廣。除部分存量系統,新增專案已經不再使用傳統商業資料庫進行支撐了,全面執行在了開源資料庫之上。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一代分散式核心系統基於分散式單元化架構的合理設計,才能有把握、有底氣地選擇通用開源軟硬體來構建支撐。

   資料庫選型

  資料庫作為銀行核心系統的關鍵基礎軟體,承載著金融核心資產的客戶資料和賬戶資料,在銀行乃至國家金融體系具有舉足輕重的基礎關鍵地位。

  出於安全可控的趨勢考慮,郵儲銀行預見性地在專案建設早期就確立了使用國產開源資料庫的方向,結合新核心的建設,將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安全可控一次性實施到位。

  此前,郵儲銀行對於PostgreSQL開源資料庫有著豐富的使用經驗,並且已經廣泛應用於各個重要的業務系統、新增系統。因此,資料庫選型,郵儲銀行將目光轉向了開源openGauss資料庫。

  郵儲銀行對openGauss進行了嚴謹的論證,從功能、穩定性、效能、運維能力、社群生態和開源可控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評估與測試工作,最終得出openGauss能用於核心系統的結論。

  從技術角度說,郵儲銀行經過多重角度的驗證,openGauss在關鍵特性上競爭力優勢明顯,如:

  效能優勢,X86伺服器下openGauss處理能力最高提升130%,在鯤鵬伺服器下最高提升達201%;

  穩定性優勢,openGauss徹底解決事務號回捲導致資料庫不可用的問題,大幅最佳化執行過程中的檢查點機制,使交易負載更平滑,波動性更減小;

  多引擎優勢, openGauss提供行/列/記憶體多種引擎,可以在一套系統中實現交易、分析和高效能記憶體任務處理。

  運維優勢,openGauss提供相近於傳統商業資料庫維護能力,自診斷能力:增加WDR Snapshort診斷報告,提供豐富詳盡的效能檢視和分析資料,可快速定位效能瓶頸點。

  從自主可控角度說,OpenGauss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獨立開源資料庫根社群、無上游依賴,開源軟體供應鏈完整、可靠、避免供應鏈連續性風險。同時,openGauss基於更為寬鬆可控的木蘭協議,郵儲銀行團隊與社群專家聯合設計、實施、調優,能鍛鍊郵儲銀行資料庫產品與團隊的自主可控能力。

  從生態角度說,openGauss生態成熟,人才,工具,應用,方案豐富,切換平滑。郵儲銀行與openGauss社群、上下游生態共同攜手,不僅實現對大型銀行核心系統資料庫應用的企業級支援能力,還實現了全棧式自主可控,包括且不限於軟硬體一體化聯合調優、適配,在各工程階段,包括投產執行,都經受住了考驗。

  綜上所述,郵儲銀行選擇開源資料庫openGauss作為新核心系統資料庫,可以滿足新一代核心系統高併發、穩定執行的需求,同時,又切合契合國家自主可控與國產化的要求。

  伴隨著關鍵技術元件資料庫的選定與適配,新核心系統的部署實施工作同步進入了快車道。

  部署實施

  新核心系統是郵儲銀行舉全行之力,歷時3年,投入幾千名業務、技術骨幹,進行科技攻堅的“硬核之作”。


  2019年3月,郵儲銀行正式啟動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系統建設。

  2019年3月,啟動預研階段工作。確定新核心系統採用企業級業務建模梳理業務需求,技術上使用分散式單元化架構,以及聯合設計、自主研發的實施方式。

  2019年8月,啟動業務建模和分散式技術驗證工作。完成個人存款、個人結算賬戶、個人支付結算三大業務領域的完整建模;透過搭建技術平臺原型,驗證透過分散式架構十大技術能力,確定新核心系統的關鍵技術元件。

  2020年2月,全面啟動建設階段工作。新核心系統專案群九項工程並行推進,有序開展。

  2020年11月,確定新核心系統關係型資料庫。透過近一年技術測試,業界資深專家論證選型,確定openGauss作為新核心系統關係型資料庫。

  2021年4月,新核心分散式技術平臺投產上線。新核心系統“大樓”主體結構建設完成。透過旁路引流,驗證企業級技術底座的健壯性、可靠性,激發創新驅動“活力源”。

  2021年7月,新核心分散式運維平臺投產上線。新核心系統“大樓”運維監控系統建設完成。在可見、可管、可計三大領域實現十大支柱功能,為分散式核心系統提供強大支撐,按下創新轉型“快進鍵”。

  2021年11月,國際匯款業務功能投產上線。新核心系統“大樓”正式面客的樣板間落成。具有郵儲銀行特色的企業級建模與IT設計工藝、開發框架從藍圖變成現實,為2022年全量功能投產上線打下堅實基礎,吹響創新競進“衝鋒號”。

  2022年4月,新核心系統全面投產上線。新核心系統“大樓”正式落成,標誌著郵儲銀行核心科技能力的蝶變升級,有效賦能轉型發展,提升客戶體驗。全面投產後,郵儲銀行以“線上遷移、無感切換”方式進行超6億客戶遷移,駛入數字賦能“高速路”。

  2022年7月,啟動全量客戶遷移。客戶陸續入駐新核心系統“大樓”。完成白名單客戶和區域性業務驗證工作,系統執行穩定,業務功能良好。開啟外部客戶大批次遷移。

  2022年11月,全量客戶遷移成功,圓滿收官。完成新舊核心之間的線上資料遷移,客戶全部入駐新核心系統,標誌著郵儲銀行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系統專案圓滿收官。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郵儲銀行開創“線上遷移、無感切換”的全新上線模式,在新老核心系統均不停止服務的情況下,以單個客戶為最小單位、分批次、自動化、視覺化地進行6.5億客戶資料線上遷移,當前新核心在全量客戶執行情況下,業務指標、效能指標大幅提升。

  寫在最後

  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系統是郵儲銀行新一代核心中的關鍵與基石,其後對公核心、信用卡核心和信貸核心等系統正在逐步開展建設工作。

  據何佳佳介紹,隨著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系統的投產執行,相應的成果也複用與擴充套件到了對公與信用卡核心的建設中。所沉澱下來的業務建模與工藝、平臺支撐、基礎技術元件,將直接無縫支撐起了另外兩個核心的構建。

  據瞭解,今年12月,郵儲銀行對公核心第一批次的功能已經順利投產,搭著個人核心業務與技術融合能力的便車,後續核心業務系統的建設會更高效、更平穩。

  新核心系統的建設促進郵儲銀行進一步向高效率、低成本、智慧化的現代化商業銀行運營模式轉變,不斷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響應,提升客戶服務效率,為未來全行經營和管理數字化轉型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同時,郵儲銀行新核心系統的成功建成,有效支撐國家在重點戰略領域形成硬核創新力,切實解決“卡脖子”難題,在國際競爭中掌握話語權。也為中國銀行業核心系統架構轉型提供了重要借鑑。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45814/viewspace-293322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