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洲血庫到熱帶雨林:為什麼普惠聯接是社會的數字化支點?

naojiti發表於2021-05-18

每到母親節的時候,身邊的朋友們總會似真非假地抱怨媽媽們的“口嫌體正直”:送了她最新款手機,一邊埋怨我亂花錢,一邊美滋滋下起了各種新應用。

在教上一輩用手機觸網的過程中,也讓兩代人達到了情感連線最緊密的狀態:曾經你教我學拼音,如今我帶你學網上拼團。

最近,一部聯合國寬頻委員會與華為聯合出品的《普惠聯接,托起生命之光》影像,讓我用另一個角度,從生命的誕生伊始,看到移動寬頻與一位母親的故事。

45分鐘,一位母親的生死時速

能否在最短時間裡為一位大出血的產婦調配到基本的醫療資源,往往意味著生與死的差別。在奈及利亞,一個寬頻普及率僅為31.48%(2019年《每日信報》資料)的非洲國家,是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影片中,為我們展示了故事的另一種可能性:

接生的醫院通過移動基站訪問網路,登陸LifeBank數字健康平臺,實時連線當地醫院與血庫和供養中心,騎手拿到血袋之後立刻出發,在行駛過程中使用移動寬頻定位前往醫院的最短路徑,在45分鐘內送達目的地,順利挽救了這位產婦的生命。

除了和死神賽跑,運輸途中血液製品的安全性也十分重要。LifeBank利用行動網路,實現了從採集、定位、追蹤到安全配送的端到端管理,從而實時跟蹤醫療用血的安全,避免患者因不潔血袋而感染疾病。

可以發現,無處不在的行動網路服務早已不僅僅意味著經濟、產業的商機,還與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甚至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是守護社會的生命線。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天約有800多位準媽媽因妊娠和分娩的併發症而離世。實現普遍的互聯互通和網路覆蓋,讓更多“非洲母親”這樣的群體與網結緣,是各個國家和通訊產業的挑戰。

比如奈及利亞,農村區域每天停電超過8小時,全國超過8000個村莊完全沒有無線訊號,村民撥打電話需要爬到山頂或走到數十里外的小鎮。最終,當地最大的運營商MTN利用華為專門為偏遠地區設計的RuralStar 2.0基站裝置,功耗低、自帶六塊太陽能板,不依賴油機或者市電,完成無線通訊覆蓋。

最近恰逢2021年世界電信日,世界電信和資訊社會日大會也將本年度的主題定為:“在充滿挑戰的時代,加速數字化轉型”。

在此前釋出的政府工作報告及十四五規劃中都將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作為明確的國家戰略。顯然,推動更多群體適應數字化時代,是值得全社會所共同關注的話題。其中,行動網路所帶來的普惠聯接,能否為全世界提供通往數字社會的鑰匙,自然成為焦點。

36億人,一個時代的待解之題

正如國際電信日大會主題所說,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

挑戰之一,疫情防控,需要更廣泛的連線。如果無法讓所有人連線到網際網路,就無法獲得有效的監測、預警並提供保健服務,從而很難釋放數字科技的全部潛能來抗擊疫情。

挑戰之二,疫後復甦,凸顯了加快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以中國為例,去年以“新基建”體系為主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強調增強各行業的數字化、智慧化水平,5G為代表的行動網路也就成為資料傳輸、實時計算、裝置永遠線上的聯接底座,成為支撐工業網際網路、社會數字化的重要基石,成為影響國家經濟和社會復甦的關鍵要素。

挑戰之三,轉型程式,需要消弭數字鴻溝。社會聯接底座的進化,也意味著不同群體在資訊時代所面臨的機遇差別很大,由此造成的資訊落差、知識分隔和貧富分化,會帶來新的不平等。

據ITU(國際電聯)估計,全球仍有36億人處於完全離線狀態,其中發展中國家佔據其中絕大多數。一個包容性的數字社會,應該讓每個人無論在何處都受益於數字技術的力量。

理解了上述現實挑戰,或許能夠回答,行動網路究竟會給社會帶來哪些價值?歸根結底,是聯接門檻的拆除。

允許使用者以無線的方式廣泛接入通訊系統,擺脫了傳統電纜的束縛。可以實現偏遠地區的全場景覆蓋,無需挖溝埋纜;彈性特質可以滿足不同等級使用者的體驗需求,可以向5G演化,提供類光纖的大頻寬高速率網際網路服務……

這些特殊優勢,直接降低了欠發達地區的聯網門檻,也使得移動寬頻成為人類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的技術,普惠聯接也將建立了一個寬頻人人可得的世界。

十年,普惠聯接的更多答案

目前,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行動通訊網路。

對於如何釋放普惠聯接的社會價值,尤其是在已經開啟的5G變局中,中國ICT產業也比西方探索的更徹底。

一方面, 普惠聯接必須確保人們能夠平等地享用通訊基礎設施,擁有數字化的基本條件。

過去數年間,中國完成了高速行動網路的廣泛覆蓋。4G網路已經實現了所有行政村全覆蓋,2020年5月,中國移動聯合華為建成了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在全球,無論非洲奈及利亞還是已開發國家“白區”,普惠聯接都在讓更多 “無緣人”輕鬆接入網際網路。

另一方面,聯接的價值最大化,還需要細緻的需求挖掘和服務創新,推動行動網路與社會公益的結合,讓所有人享受到數字紅利。

比如依靠普惠聯接,推動地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華為Tech4ALL數字包容行動倡議,就希望通過數字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拉美,華為與雨林保護公益組織Rainforest Connection(RFCx)合作,將大量華為舊手機改造為太陽能式雨林監聽裝置,一旦發現盜伐異響,便會第一時間告警,有效阻止了非法採伐。這些監聽裝置散佈在雨林各地,需要在極端環境下保持24小時不間斷通話,龐大的音訊資料量和實時指令,都是通過行動網路來傳輸的。

此外, 5G這樣高質量、低時延、廣連線的行動網路,通過支撐更多終端的穩定聯接,也為社會帶來了顯著的應用效益。

2020年武漢抗疫時刻,就大量採用了5G醫療物資無人運輸車、5G防毒機器人、5G紅外掃描機器人等,替代人工完成消毒噴灑、配送運輸、探測體溫等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員感染風險,緩解了一線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的情況,也提升了醫療資源運輸效率。

正如寬頻委員會共同主席、盧安達總統保羅·卡加梅所說,下一個十年,寬頻普遍連線將加快世界從疫情中復甦,並彌補在可持續發展、社會公平、數字鴻溝方面的“欠賬”。

顯而易見,向5G演進的移動業務正在被賦予更多的社會責任,也將撬動全新的價值點。對於被聯接的所有人,可謂恰逢其時,不亦快哉。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77285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