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5小時就要……

飛盧小說發表於2020-10-16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
“不曾有人理解過我”
“有點想你,但還能忍”
…… ……
以上這些都是出自某音樂軟體音樂評論區下的留言。
不知從何時開始,音樂評論區成為了深夜“傷痛文學素材庫”。人們在孤獨的時候,總是喜歡開啟音樂軟體去找符合自己當前心境的音樂。在深夜裡,聽著悲傷的歌,就很容易發表一些悲傷的矯情話語。漸漸地,網友們也開始把半夜12點戲稱為“抑鬱時間”。
除了音樂區的評論外,我們還經常會在夜晚發些情緒化的朋友圈,第二天早晨一醒來就會想要打死昨天那個“矯情”的自己。
那麼,為什麼人們在晚上容易進入“矯情”狀態
有生物學者研究表明,天黑後,大腦邊緣系統活動加強,人們的情緒活動相應加強。在晚上人們通常感情非常豐富,容易衝動,也容易被感動,熬夜缺乏睡眠的情況下,也會變得更加情緒化,更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雖然說這些傷痛文學都是有故事的,但隨著抑鬱段子多了,難免會產生變質。從一人的生活艱苦到一群人的無病呻吟,人們開始調侃吐槽,假裝抑鬱,那些矯情的評論其中大部分都被懷疑是為了譁眾取寵編造出來的。而這種行為也不斷損害大家對真正抑鬱患者的共情。
音樂評論區本是人們為了交流打造的網路社群,讓更多人在聽歌的同時可以找到與他人靈魂間的共鳴。但突然湧出的假患者們用編造的抑鬱故事,ctrl+c、ctrl+v,影響了整個音樂領域的社群環境,讓故意煽情的評論瓦解人與人之間信任,使真正需要關心的人錯過很多機遇。
中國青年報曾發表一篇文章《與其群嘲“網抑雲”,不如緩解“共情疲勞”》,情緒是具有傳染性的,當我們看見別人難過,自己也會覺得傷心,我們也很難抑制住這份情感的共鳴。當我們因為某個評論或者故事影響時,不妨先把自己的狀態調回現實,感受身邊的事物,感受自己的真實情況,從悲傷中走出來,這時也許你會發現自己其實也沒那麼難過了。
我們不能說傷痛文學的存在是錯誤的,人人都有表達自己負面情緒的權力,但有必要的是,不用調侃的心態編造子虛烏有的故事影響到他人。同時也希望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會被傾聽,讓世界不再有“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聲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