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近日釋出的最新《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3 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 2%,至 1.3 萬億美元。

報告同時顯示,全球外資(包括直接和間接投資)連續第二年降幅超過 10%。造成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放緩,以及貿易和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

報告認為,儘管 2024 年外國直接投資的前景仍然充滿挑戰,但“全年或將呈小幅增長趨勢”,這得益於金融條件放寬和促進投資便利化方面的協同努力。

大多數地區出現下降趨勢

報告顯示,2023 年,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 7%,至 8670 億美元。

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總體降幅為 8%;流向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 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降幅為 1%;流向歐洲大部分地區和北美的外資分別減少了 14% 和 5%。

相比之下,流向結構薄弱和脆弱經濟體的外國投資逆勢而上,在最低度開發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均略有增加。

亞洲表現

報告顯示,在東亞,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下降了9%。

報告指出,按外國直接投資總量計算,中國及其香港特別行政區仍然是亞洲發展中國家最大的投資者,其次是美國、日本和新加坡。

投資不足減緩可持續發展

報告指出,隨著 2023 年融資條件的收緊,對電力和可再生能源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至關重要的國際專案融資交易數量減少了四分之一。這導致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的行業投資減少了 10%,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農業食品系統、水和衛生設施。

與此同時,全球資本市場透過可持續金融產品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籌資的速度正在放緩。2023 年,可持續債券略有增長,而流向可持續投資基金的新資金下降了 60%。

“漂綠”(Greenwashing)是指企業或組織在其產品、服務或政策上進行虛假或誇大的環保宣傳,以誤導消費者或公眾相信其具有環境友好性或可持續性的行為。報告指出, “漂綠 “問題正日益影響投資者的需求。報告呼籲採取更為系統的措施,增加可持續基金市場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推動投資便利化

報告指出,商業和投資便利化是發展中國家私營部門發展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核心。

報告顯示,2023 年,發展中經濟體採取的投資政策措施中有 86% 對投資者有利。

報告強調,促進商業和投資有助於擴大數字政府服務。各國可以利用數字政府工具實現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

​文件連結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