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料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軟體及應用(2019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人工智慧軟體及應用市場規模達28.9億美元,包括硬體在內,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60億美元。到2024年,中國人工智慧軟體及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127.5億美金,2018-2024年複合增長率達39.0%。
2019-2020中國人工智慧市場:還未改變客戶,先把自己顛覆

從行業使用者角度來看,2018-2019年的關鍵詞是“主流應用落地、碎片應用滲透”,2019-2020年,AI的採用已成為企業的內在需求。到2020年,我們瞭解到已經有近百家企業釋出了人工智慧建設規劃,成立了專門的實驗室或者研究院,釋出幾十個聯合攻關的AI專案。可以說,AI正在規模化、深入的走進企業中。

從整體市場格局角度,計算機視覺市場增長超出預期,驅動力即來自政府投資。語音分析市場增長驅動力來源於政府法庭庭審類應用,對話式AI市場增長相對有限。商業化機器學習平臺市場規模不大但增長空間巨大。AI技術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上一代產品的更新換代:沒有做到智慧化升級的傳統廠商的市場份額明顯下滑,呈現出被市場淘汰的趨勢,可以說還沒有開始改造行業企業,先行改變了供應商自己的格局。

人工智慧市場之計算機視覺應用

2019年全年中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達1456.4百萬美元。市場增長來源於安防、城市大腦等領域。人臉識別做身份核驗的應用空間已經呈現出較高的滲透率,但在疫情之後,包括園區、辦公樓宇將帶來一撥新的人臉識別需求。在傳統行業,工業質檢、巡檢的應用正在興起。從市場格局角度,在商湯曠視雲從依圖四小龍的整體份額之外,海大宇在AI+安防市場的份額也顯著增長。在質檢、巡檢方向,百度、華為、阿里、騰訊以及以創新奇智為代表的創業公司也在崛起。

人工智慧市場之語音語義市場

2019年全年中國語音語義應用市場達1224.9百萬美元。除了智慧家居等消費級產品普及帶來的機會之外,智慧客服、法庭庭審語音轉文字,貢獻了較大的市場規模。在疫情之前,在工業領域已經有語音機器人部署到生產環境,疫情之後不僅是工業領域,政務服務領域的語音機器人、傳統行業企業的語音機器人也將有較高的市場增長空間。另外,NLP、AI數字員工、RPA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將重塑AI應用場景。

整體市場格局方面,科大訊飛依然佔據領先地位但市場份額有所下滑,思必馳等創企憑藉差異化優勢依然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而百度、阿里、華為、騰訊等廠商也開始在這一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人工智慧市場之機器學習開發平臺

機器學習仍然是2019-2020年熱點,但受限於資料資源就緒度、資料科學家人才儲備,目前落地應用規模並不大,2019年約205.1百萬美元。IDC重點追蹤了第四正規化、美林資料、九章雲極、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華為雲的機器學習商業化進展。目前第四正規化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另外美林資料、九章雲極分別在部分行業體現出顯著優勢。BATH則在公有云以及線下部署兩方面發力。同時,市場也不斷有新的挑戰者進入:如聚焦於驅動金融智慧決策的氪信科技、星雲Clustar、探智立方等。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熱點

RPA、AI數字員工重塑AI應用場景。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技術的發展,推動RPA向智慧化升級,AI數字員工也開始走向市場。這些技術的融合將重塑諸多AI應用場景。

AI中臺勢不可擋。儘管業界對“中臺”概念總有爭議,AI落地過程中資料資源不足的瓶頸也讓從業者意識到資料化的重要性,進而轉向大資料建設領域,促使資料中臺、AI中臺構成的資料智慧齊頭並進。AI中臺、資料中臺,也將為機器學習領域帶來新的機會。當然,市場也需防範中臺概念的濫用,不是每一個應用都可以稱之為“中臺”。

AutoML。在資料資源就緒度不足、資料科學家資源稀缺的現狀下,市場需要更成熟的機器學習平臺產品、更低門檻的AutoML產品、乃至更有效的落地方法論,助力企業AI全面落地應用,提升業務價值。

其他技術熱點:圖資料庫、知識圖譜、視訊分析。

展望未來,IDC中國助理研究總監盧言霞表示:“新基建帶動人工智慧建設,疫情刺激資料智慧市場跨越式前進,行業企業將AI全面滲透,未來AI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儘管部分細分領域市場趨向飽和,但仍然有更多領域有待創新和突破。要擴張市場份額,一是要尋找能規模化複製的應用,二是現階段還有是要靠創新能力和技術領先性擴充新的應用場景,三是尋找具備行業Knowhow的合作伙伴共同將技術落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