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可以說是依賴於營銷帶來流量、轉化的一種產業。獲客成本(亦可稱為流量成本)在整體成本結構中佔比最大。
那中型電商企業的規模、資源都有限,怎麼做才能持續提升每一分錢的投資效益?
臺灣垂直特賣電商「創業家兄弟」的案例值得探究借鑑。
他們創立之初,智慧手機發展迅猛,於是將營銷的重點放在移動端的佈局上。但不久之後發現一個矛盾點,智慧手機的流量成本雖然低,但轉化效果並不好。從最終點選的歸因模式上來看,大部分轉化反而來自PC端。
這種情況下,還要不要堅持移動端作為主要的投放平臺?
這裡面其實忽略了一個點,就是最終點選歸因模式的計算所存在的“bug”。
它的計算方式是將轉化全部歸功給最後一個點選,試想一下,如果消費者在做出購物決定之前都會用手機查產品的資訊,然後再去PC端的網站進行購買。將所有功勞都歸為PC端,顯然不是很公平,也不全面,會導致忽略掉部分的資訊。
那在整個消費旅程中,怎麼判斷移動端對轉化的幫助程度?又該如何證明?
解決這個問題關鍵點就是能否避免掉最終點選的侷限,全面、真實的看到整個消費旅程中,每個接觸點的轉化情況。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將營銷費用花在刀刃上。
「創業家兄弟」嘗試使用資料驅動歸因模型(Data Driven Attribution)。通過收集大量的資料,對比能夠帶來轉化以及未能成功轉化的路徑,從中找到每個接觸點實際上對最終轉換的影響力高低。
結果如何?
「創業家兄弟」發現,手機在目標受眾的消費路徑中所帶來的轉化效果顯著,高達55%。證明了押注移動端的營銷策略是正確的。
此外,他們通過DDA模型發現了一個被忽略的增長點——通用型關鍵字。實際上在轉化中,通用型關鍵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之前的搜尋廣告佈局中,「創業家兄弟」主要重點放在核心字詞上,比如品牌相關詞等等。
調整優化後,通用關鍵字帶來的轉化增長了13%,像「居家用品」這類通用字詞,轉化增長高達47%。這些也直接提升了整體廣告投放的效果,廣告投資回報率(ROAS)提升了10%。
雀巢曾經也用過同樣的方式。
當時,臺灣雀巢嬰幼兒營養事業部面臨數字營銷的挑戰,消費者路徑越來越複雜,只看單一點選很容易錯誤的評估媒體成效,判斷驗證每個接觸點真正的價值成為難點。
他們選擇怎麼做?如何瞭解到每個關鍵字的價值以及整合的消費者洞察?
舉個例子:(僅供參考,不代表廣告活動實際操作細節)
在領取「雀巢媽媽孕哺營養膠囊」的消費者路徑中,假如有一波使用者先是搜“媽媽孕哺”,然後點選了品牌字“雀巢媽媽膠囊”,完成註冊註冊轉化率為2%;但另一群使用者,跟上一組相比,多搜尋了“懷孕吃什麼”這個關鍵字,最終轉化率高達3%。基於這些資料,使用DDA模型進行轉化對比。
最終轉化率增長了7%,單筆轉化成本平均下降10%。
上面的兩個案例都用到了「以資料為依據的歸因模型」。
它和其他模型有何不同?
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它依據的是——你賬戶中的轉化資料。基於此,來計算轉化路徑上每次互動的實際貢獻。
所以想使用它,就需要滿足一定的資料門檻:
30天內,獲得的Google搜尋點選次數必須達到1.5萬次,並且轉化操作獲得的轉化次數必須達到600次。
正在使用的時候,在30天內獲得的Google搜尋點選次數下降到1萬次以下,或者轉化操作獲得的轉化次數下降到400次以下,那麼也將無法繼續使用該歸因模型。
如果資料量達到要求,想將現在使用的模型轉換為DDA模型,進行以下的操作即可:
1、登入你的Google Ads帳號。
2、點選工具標籤頁,然後選擇轉化。
3、在該表格中,選擇您要修改的轉化操作,然後點選修改設定。
4、點選歸因模型,然後從下拉選單中選擇以資料為依據的歸因。
5、點選完成,然後點選儲存。
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可以在“工具 > 歸因”中,通過“概覽”歸因報告更新歸因模型。只需點選頁面頂部的“升級到以資料為依據的歸因”橫幅,然後按照顯示的說明操作即可。
做完更改後,你可能會發現“廣告系列”標籤頁中的報告發生了變化。
像按比例分配的功勞,會根據你選擇的歸因模型,對於某個具體轉化,其功勞會在有貢獻的廣告互動之間進行分配。因此,“轉化次數”和“所有轉化次數”列中的資料將開始出現小數。
還有轉化耗時,Google Ads根據廣告互動的日期報告轉化資料。由於非最終點選歸因模型在多次互動之間分配轉化功勞,且每次互動都發生在不同的時間點,因此與“廣告系列”報告相關的轉化耗時可能會增加。
發生這種情況時,你可能會在更改歸因模型後的幾天內看到轉化次數暫時略有下降。
這時候,可以檢視“路徑指標”歸因報告中的“發生轉化所需的平均天數”檢視。比較建議耐心等一段時間,直到發生轉化所需的平均天數過去之後再評估效果。
此外,還需要對出價、目標進行更改,因為方式變了之後,可能導致出價過高或過低。如果僅使用人工出價,那就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
但要是用的“目標每次轉化費用”或“目標廣告支出回報率出價策略”,則更改目標就很重要了,一起來看個例子:
假設你使用的是目標每次轉化費用出價,並改用“以資料為依據”的歸因模型。過去兩週內,兩個廣告系列在“轉化次數”列中的最終點選效果如下所示:
“品牌”(漏斗下端)廣告系列:每次轉化費用為5美元,共200次轉化
“常規”(漏斗上端)廣告系列:每次轉化費用為20美元,共50次轉化
由於是目標每次轉化費用出價,所以上述目標也是出價中採用的目標。
現在,如果檢視“轉化次數(當前模型)”列(反映了過去以資料為依據的歸因的效果),將看到:
“品牌”(漏斗下端)廣告系列:每次轉化費用為6.67美元,共150次轉化
“常規”(漏斗上端)廣告系列:每次轉化費用為10美元,共100次轉化
當歸因模型從“最終點選”改為“以資料為依據”後,要是目標每次轉化費用的目標仍保持在5美元和20美元,那轉化次數的變化將意味著一系列的出價更改,因為針對“品牌”廣告系列的出價過低,而針對“常規”廣告系列的出價過高。
看到這兒,你會想方法好是好,但現在資料量達不到要求,還有哪些模型可以選擇?
直接上圖:
來自:觸脈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