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 魚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謝源又出現了。
今天(12月12日),ACM新一批Fellow入選者公佈,有7位華人面孔:
中科院計算所副所長 陳熙霖、中科大計算機學院院長 李向陽、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 周禮棟、悉尼大學教授兼優必選首席科學家 陶大程、UCLA教授 呂松武,以及UC伯克利教授——安全領域大名鼎鼎的 Dawn Song……以及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 謝源。
這是謝源在今年行業大事件中的又一次出現,少見其人,但頻見其名。
此次ACM Fellow有他,上月AAAS Fellow有他,稍早之前阿里平頭哥首款AI晶片交貨,背後研發更離不開他——達摩院計算技術團隊的頭號擔當。
而且在回顧清華電子系知名校友和廣西少年天才時,依然繞不過他。
所以謝源究竟是誰?
平頭哥大牛、UCSB教授,體系架構名人堂大滿貫得主
謝源,阿里平頭哥首席科學家,阿里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負責人、高階研究員,花名元尊。
在入選2019 ACM Fellow之前,2014年,謝源就獲得了IEEE Fellow榮譽。
今年11月底,他又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 Fellow——因為於其胞弟謝濤一同入選,還創造了一段江湖佳話。
同時,謝源是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可擴充套件和高效能架構實驗室(SEAL)負責人,也是北京大學高能效計算與應用中心兼職教授。
另外,他還擔任著ACM JETC、ACM TODAES、IEEE TC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的主編、高階編輯等職務。
以及MPSOC14-15、ISLPED14、 GLSVLSI11等頂會的常任主席和ICCAD 2019、HPCA 2018、ISLPED13、ASPDAC13、MPSCO11-12、ISVLSI09等大會的主席。
概況評價,謝源是中國在晶片硬體架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榮譽等身,實現了體系結構頂會名人堂大滿貫。
他發明的3D die-stacking技術是AMD Fiji架構的基礎,也被英偉達和英特爾採用,應用到了晶片設計之中。
但在此之前,謝源生於廣西,學於清華,深造於普林斯頓。
廣西探花、清華校隊前鋒,5年拿下賓大終身教職
謝源出生於廣西賀州,也是一名少年天才。
高中就讀於賀縣高階中學,1990年以廣西理科第三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也是在1997年,謝源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
現在來看,謝源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霸級人物,但他也是一名體育健將,曾經是清華足球校隊的前鋒。根據他的學生透露,在招收學生的時候,他也頗為青睞有特長的候選人。
從清華畢業之後,他前往普林斯頓大學深造,分別在1999年和2002年獲得電機工程系碩士和博士學位。
完成學業之後,他還曾進入IBM工作過一年時間,擔任微電子部門全球設計中心的諮詢工程師。
2003年,他還是選擇了學界——加入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計算機系。僅僅5年後,就獲得了終身教職,並在2012年提升正教授。
在2012年-2013年休假期間,他再次踏入業界,加入AMD,負責組建和領導AMD北京研發中心的研究部門。
但再次迴歸學界時,並沒有回到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而是轉入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擔任電機與計算機工程系(ECE)正教授,也是在這一年,他獲得了IEEE Fellow。
而且謝源如此履歷背後,都是優秀成果的加持和背書。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計算機體系結構、積體電路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和嵌入式系統設計。
在這些領域,他先後發表了近300篇研究論文,獲得多個國際會議的最佳論文獎,以及NSF CAREER award,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Google學術引用次數達到18000+。
還獲得了體系結構頂會ISCA、HPCA和MICRO的名人堂大滿貫,可以說是中國第一人。
這背後可能是天分使然,但更離不開他“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研精神。
清華江湖夜雨,電子系桃李春風
讓謝源名聲大噪,並獲得IEEE Fellow的研究成果是3D IC設計,這是他從2002年就開始努力的方向。
這在當時並不是一個熱門領域。
深鑑CEO姚頌曾在2017年教師節回憶稱,“直到2012年3D IC都還沒有廣泛應用。在這樣的十年裡,謝老師承受著經費不足、不受關注等各種困難,默默地推動著它的發展。”
所以熱愛、堅持,加之有天分肯刻苦,江湖夜雨十年燈熬過,怎會沒有桃李春風時刻。
謝源如今成績,就是對曾經付出的最好嘉獎。
而且,他的成果並不僅僅只侷限在自身的學術成就上,他在學界耕耘多年,也培養出了一代人才,並對中國晶片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AI晶片明星公司 深鑑科技。
姚頌為什麼在教師節的時候提到謝源?是希望感恩老師汪玉。但汪玉的老師又是誰?
謝源。
汪玉和姚頌,又都在各自開枝散葉,在學術和產業領域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姚頌,出生於1992年,2011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16年創辦深鑑科技。
汪玉則是在2002年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然後在清華拿到了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至今,現在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黨委副書記。
姚頌在本科期間,跟隨汪玉做3D IC設計方法學方面的研究,謝源作為汪玉的co-advisor,不僅有合作,也在研究上提供了悉心指導。
這也是清華電子工程系的傳統與傳承,作為晶片人才的搖籃,這裡走出了中國晶片產業的半壁江山。
不僅僅有深鑑科技,從中芯國際、紫光展銳到地平線和位元大陸,都有清華身影。
有產業界大山清華紫光幫,也有投資領域以晶片推動知名的北極光鄧鋒。
謝源是清華電子系中的桃李一員,但謝源又把清華電子系影響力推到更大。
因為他還在以阿里平頭哥首席科學家的身份,搭班子、建團隊,實現“讓天下沒有難造的晶片”。
阿里首款AI晶片、平頭哥首款硬體——含光800,就是謝源帶隊交出的第一份成果。
阿里AI晶片研發帶頭大哥,達摩院計算首座
圍繞謝源,阿里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匯聚了越來越多AI、晶片和計算架構領域牛人。
比如平頭哥含光800晶片專案負責人 驕暘。
驕暘,是花名亦是真名,2018年1月加入阿里巴巴,現在是阿里AliNPU團隊代表,負責組建晶片開發工程團隊,目前的開發重點是人工智慧晶片。
他曾在華為建立並領導美國和上海的技術團隊,進行全新GPU開發。在三星作為GPU團隊的核心成員,參與專案的規劃和建立團隊。
何建德,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資深技術專家。
曾在矽谷從事計算機繪圖晶片設計工作,又先後在S3、臺積電、博通、高通負責所有演算法、微架構運算元設計與Shader core佈局設計。為高通設計的Shader core協助Adreno graphics Core穩佔其競爭優勢。
陳義平,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資深技術專家。
1991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18年加入阿里巴巴。目前負責美國ASIC團隊組建以及技術開發,在晶片開發方面有著20餘年的工作經驗。專注於影像領域,曾先後就職於S3、AMD,並在AMD參與Machine-Intelligent系列產品開發。
李偉良,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資深技術專家。
負責組建AliNPU上海ASIC團隊。曾在S3 Graphics從事圖形晶片的設計,後供職於AMD,負責上海研發中心的GPU IP設計部門,參與開發當前主流的圖形晶片,致力於最佳化晶片的PPA。在ASIC前後端的各個環節擁有豐富經驗。
尹莉,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資深技術專家。
負責晶片技術部軟體部門,精於體系結構、編譯器以及系統效能最佳化。曾在S3 graphics圖形晶片架構部門,負責圖形晶片可程式設計流水線以及後端編譯器最佳化。亦曾在Intel MLT部門從事二進位制翻譯、虛擬機器以及spark效能最佳化。
張濤,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Research Scientist。
2005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研究領域主要包括計算機體系結構,儲存器體系結構,3維積體電路設計。
數次獲得ISCA,HPCA等頂會的最佳論文榮譽。曾在蘋果擔任高階平臺架構師,起草iPhone內部SoC的效能標準制定以及記憶體效能建模和評估。加入蘋果之前,在英偉達擔任高階架構師,參與獨立顯示卡和整合顯示卡的儲存控制器效能評估。
柳春笙,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Research Scientist。
杜克大學博士。曾就職於英偉達,Altera(Intel),華為海思等設計公司。在晶片設計,測試,可靠性,可實現性等方面有多年經驗。研究興趣包括高效能,高可靠性的IC系統設計和實現。
蒲宇,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Research Scientist。
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TU Eindhoven)博士。曾任日本東京大學特任研究員,IBM蘇黎世實驗室研究員,NXP Principal Scientist。並曾負責高通第一款Android智慧穿戴晶片從概念到量產到進入高階智慧手錶的全過程。
目前已發表30餘篇期刊和會議論文;擁有近20項美國專利。擔任IEEE TCAS副主編與多個國際學術會議委員。
程超,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Research Scientist。
明尼蘇達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博士。研究和工作經歷包括兼具高效功耗和麵積的高速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演算法和架構,適用於硬體實現的複雜數學模型演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曾任職於高通,從事無線系統演算法的研發,並曾任職於英特爾和Marvell。發表20餘篇科技論文,擁有6項美國專利。
One more thing
最後,提到謝源,不得不再提他們兄弟倆的江湖佳話。
謝源胞弟
謝濤,也是計算機領域的大牛。
謝濤本科考入復旦大學計算機系,1997年畢業;
其後碩士進入北京大學,2000年獲計算機碩士學位;
再然後跟隨哥哥腳步,赴美留學。
於2005年在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系獲博士學位。
謝濤博士畢業後,先在北卡州立大學計算機系任職,後於2013年受聘計算機名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電腦科學系,先是副教授,2017年起升任正教授。
與哥哥謝源專攻硬體架構不同,謝濤主攻軟體工程。
在軟體測試、軟體解析學、軟體安全、智慧軟體工程、教育軟體工程等方面卓有成果。
曾獲得美國NSF Faculty Career Award、微軟研究軟體工程創新基礎獎、谷歌教授研究獎、Facebook研究獎、IBM Jazz創新獎、IBM教授獎。
2015年當選美國計算機協會傑出科學家(ACM Distinguished Scientist),2018年入選IEEE Fellow。
或許用不了多久,謝濤也會是ACM Fellow。
到時候,這對出廣西賀州兄弟,就會同時是IEEE Fellow、AAAS Fellow,ACM Fellow……
放眼全球,又能有幾個家庭可以擁有這樣的榮耀?
謝源謝濤的父母,究竟如何培養出兩位世界級計算機大牛?
附:2019新晉ACM Fellow完整名單: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