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 (1)

         資深科技評論家德拉尼(JOHN DELANEY)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社交媒體、移動、佩戴科技、物聯網、雲端計算,以及大資料等創新,其實很大程度上都反映了企業永不滿足的收集、儲存和開發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資料的努力,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賣出更多商品。

以下即德拉尼的評論文章全文:

作為一位科技法律部落格作者,我一直在密切關注著資訊科技的各種新發展。那麼,今天IT領域,最炙手可熱的都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列一份簡短的清單:社交媒體、移動、佩戴科技、物聯網、雲端計算,以及大資料。

應該沒有什麼遺漏了吧?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從社交媒體到物聯網,或者從佩戴科技到雲端計算,這些主題之間可有什麼必然的密切關聯?

我有一種理論:所有這一切其實都反映了企業永不滿足的收集、儲存和開發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資料的努力。簡而言之,所有這一切科技,歸根結底都是旨在賣給我們更多商品。

腦子裡有了這樣一個整體性的概念,我們就會發現,這些看似彼此相對獨立的技術其實是互相補充的,甚至互相配合的。它們所面對的挑戰和風險也由此清晰起來。

資料收集

讓我們先從消費者資料收集說起。當我們使用網際網路的時候,營銷人員也在追蹤我們的活動;我們線上行為產生的資料被收集起來,用於向我們投放定向廣告,後者較之普通廣告,與我們關聯更加密切。

如果我們瀏覽過電影網站,那麼我們看到新片廣告的可能性就會大增。如果我們看過美食部落格,我們就可能會看到炊具廣告。

是不是忽然有點害怕?這種感覺很正常。可是,如果沒有這種追蹤和定向,許多為我們提供免費線上內容和服務的網站就可能無法生存。許多人都相信,要讓我們的網際網路生態系統生存發展,這樣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儘管據報導,谷歌正在進行一種為使用者提供付費的無廣告上網服務的實驗。)

過去,營銷者對我們的追蹤受到各種嚴格的限制,那時候,我們還可以選擇是否遞交姓名、電子郵箱和家庭地址,也享有相當的保護。可是現在,社交媒體時代,我們都在例行公事地遞交大量個人資訊:工作、愛好、技能、喜歡的音樂和明星、關注的有影響力的人,甚至“感情狀態”。結果就是,成功的社交媒體公司都建立起了關於我們的巨大資料庫,比如Facebook,他們掌握了近14億人的資訊。

還有,就在不久前,我們還一般只能在家中或者辦公室上網衝浪,這就使得我們的線上生活受到了物理位置的限制。現在,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上網,而且移動裝置還可以隨時精準地確定我們的位置,哪怕在我們沒有上網的時刻。營銷者可以追蹤著我們每天上班下班的腳步,完全可以在我們恰好經過某家服裝店或者餐廳的時候為我們提供打折優惠的訊息。

從營銷者的立場看去,社交媒體和移動的關鍵就在於擴充套件資料庫,讓他們可以收集到數量更多,種類更多樣的消費者資料。感謝各種移動app,追蹤和定位再不需要在介面上彈出,而且哪怕我們沒有連線網際網路時也可以進行。

至於佩戴科技,就像手機一樣,佩戴裝置可以在我們不使用傳統電腦,甚至在沒有連線網路時讓追蹤和定位成為可能。這些裝置還可以收集到一些手機收集不到的資訊,比如我們的心跳或者體溫,比如我們上週的睡眠情況。

其實,物聯網尤其會讓營銷者振奮,因為這增大了他們追蹤消費者的可能性,哪怕他們並不在自己的電腦或者移動裝置旁邊。

想象一下,你的“智慧”冰箱不但會發現你的牛奶存量不足,而且在你打算購買牛奶時會通知你,家門口的超市正在進行15%的打折。或者是,你的洗衣機根據數字監控,向你推薦一款新的洗衣液。

另外一種熱門新技術商用無人機,在這個方面其實也大有可為。儘管大家現在關注無人機,主要是因為它們可以很方便地遞送包裹,但是它們在消費者門外或者窗前的時候,同樣可以收集資訊。

資料儲存

在社交媒體、移動裝置、佩戴裝置、物聯網裝置和無人機等等都在以史無前例的規模蒐集資訊的時候,得來的資料當然必須有個地方存放。這就輪到雲登場了。所有這些裝置其實都高度依賴雲系統的強大儲存能力,不管採取任何其他形式,都不可能這麼省錢。(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的一次研究發現,世界上90%的資料,都是在之前兩年當中收集的。)

資料開發

當所有這些資訊都被收集起來,並且儲存到了雲端,那麼接下來呢?

大資料將進入我們的視野。大資料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分析工具,可以對龐大到不可思議的資料庫進行細緻研究,直至位元組的層面。

比如說,你上傳了一張照片到Instagram,現在別人就可以分析照片來尋找營銷機會。或許,在照片當中,你拿著一袋薯片,那麼,根據大資料分析,薯片的生產商在下一波廣告宣傳攻勢中可能就會鎖定你。當然,另外一家薯片公司也可能會試圖讓你改投他們的品牌。當然,一切絕不會到此為止。照片中,你穿著什麼牌子的T恤衫?又穿著什麼牌子的牛仔褲?

同樣,佩戴裝置蒐集來的資訊,經過大資料工具的處理,也會為營銷者開啟新的機會之門。醫療行業肯定會對你的脈搏資料感興趣。你的慢跑鍛鍊習慣則會引來運動服和運動鞋公司的關注。

不過,真正的主礦脈還不在這裡。具體說來,最大的財富是來自下一代物聯網“智慧”裝置,它們遍佈你的家中:溫度調節器、爐灶、冰箱、咖啡機、烤箱、洗衣機/乾衣機、加溼器、鬧鐘,等等。有史以來第一次,營銷者將可以得到以前被認為是私密的,所有你的即時資訊。

資料超載

總之,這就是我的看法:那些領先的科技之所以會被不斷開發和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都是企業不知滿足地想要獲取和儲存更多消費者資料,然後利用這些資料進行更加成功的營銷的慾望使然。基於這一點,對於那些靠著自己的資料發家致富的企業,一些建議就非常值得他們考慮了。

首先,新興科技的發展速度要遠遠超過立法機構、監管機構和司法機構搭建相關管理架構的速度。因此,開發這些平臺的企業的自我管理就非常重要了。一旦他們做不好這一點,就只能使得官方不得不拿出遠超必需的繁冗規則,最終損害創新。

理想的情況下,消費者應該得到機會,去贊成或者反對將自己的個人資訊拿出來共享,但是這在實踐中又太難做到,比如,在一把智慧電動牙刷身上,這該怎麼實現?邏輯上說,這些協議應該是在新產品開發的早期階段就予以落實,而事後再如何去補漏都難以達到目的了。

現在,我們的社交媒體網頁,我們的裝置和我們的家用電器都與雲端龐大的資料關聯日益密切,企業必須明白,這也就意味著整個生態系統的風險在增大。黑客們不必一定要攻破我們的電腦或者手機,也一樣可以獲得我們的個人資訊,比如具有聯網功能的烤箱,就不見得有充分的安全保障,而這就為他們開啟了方便之門。

最後,企業其實也需要考慮限制他們收集的資料的規模,尤其是那些個人身份資訊。營銷者應該想辦法讓自己掌握的個人身份資料最小化,以降低他們必須為此承擔的隱私權和安全風險,以及可能由此惹上的法律責任。

毫無疑問,這條建議,許多營銷者都很難聽得進去。畢竟,收集資料的概念已經進入了他們的DNA。其實,我們每個人的DNA裡面也都天生有一樣的成分,也都喜歡收集、儲存和研究別人的資訊,不這樣的話,也就不是人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