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日本本土電影勢頭有回升之勢,並由《你的名字。》和《新哥斯拉》等更具有“日本特色”的拔尖作品,成功將本土電影總票房和進口電影總票房拉開更大的差距。

堪稱每一幀都美得可以做牆紙的《你的名字。》,以 242 億日元(截止至 2017 年 2 月)成為日本史上國內票房第二高的本地電影,僅次於 2001 年《千與千尋》斬獲的 308 億日元。

(圖自 Bloomberg)

除了《你的名字。》外,去年的《新哥斯拉》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以 82.5 億日元票房佔日本票房第三。

(圖自 Mtime)

而在前十名最高票房電影中,日本本土電影占了 6 個位置,得以扭轉去年前十名中有 6 部進口電影的尷尬情況。此外,相對於去年只有《妖怪手錶 2014》和《怪獸之子》兩部日本電影票房超過 50 億日元,而今年則增加到 5 部,大多為具有日本特色風格的動畫電影。

(日本票房排名前十中日本電影和進口電影占比,圖自 Mtime)

好萊塢電影在日本市場逐漸失守,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本土電影除了注重挖掘懷舊情愫,還從技術工藝上優化自身出品。

(圖自 Bloomberg)

《你的名字。》就如一封“寫給東京”的情書,以唯美的畫面敘述“純愛”故事,描繪東京的景色;而《新哥斯拉》,則將經典故事配以富有年代感的配樂和前沿的 CG 技術,並加重對日本時政的討論,為“怪獸片”注入新生。

另一方面,還在於好萊塢對自身資源分配的改變。Okasan Securities Group Inc. 分析師 Akitomo Kishimoto 表示:

中國的市場規模已經是日本市場的三倍。與其投入大筆市場經費來和日本本土電影競爭,好萊塢還不如專注於仍在繼續增長的中國市場。

事實上,好萊塢的確這樣做了。

由中美合資拍攝的《功夫熊貓》和《長城》,在中國市場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相比之下,國產片的票房情況則顯得非常尷尬。

2016 年,國產電影雖然在數量上以 381 部力壓只有 90 部的進口電影,但在票房收入上,卻僅領先進口電影 76.14 億元。

(圖自鳳凰網)

而在前十名最高票房電影中,國產片和進口片各佔半壁江山。而在 2015 年,進口電影只佔前十名中 3 位。

(圖自 Mtime)

這主要在於大量被寄予厚望的國產片都紛紛失手。過去,被看好的電影會採用“保底發行”,即發行公司向製片方承諾一個票房量,無論達標與否,都按這個量分成。

但今年,被“保底發行”的電影大多拼了命都不一定能達標。

《盜墓筆記》拼盡全力才突破了保底的 10 億票房;而吳亦凡的《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和《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都保底 4 億,但人氣並未能奏效,前者 3.37 億,後者僅 1.52 億。但最慘的還是由眾星力捧的《封神傳奇》,被博納保底 10 億,最終只換來 2.84 億,還被冠以爛片之王之稱。

反而觀之,進口電影卻找到了一箇中國觀眾願意消費的“套路”:包含了中國觀眾喜愛元素的《魔獸》在票房榜上排到了第三位。而上文提及的中美合資拍攝的《功夫熊貓 3》和《長城》,都是為中國觀眾“量身定做”,也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而且,2017 年中國市場還將迎來更多合資電影。

看來,在接下來一年,國產電影需要重整旗鼓,否則非常有可能會在今年被進口電影反超。

自 愛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