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通過引入一個新的維度(Social Capital, 社交資本)來幫助我們理解社交網路是如何迭代和輪迴的。至於新社交勢力為何崛起、老社交帝國如何維持活力,這些問題也許得從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核心中尋找答案。
出於理解難度的考慮,譯者將部分案例替換成了適合中文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版本。全文長度超過 1 萬字,Enjoy ?
人是尋求地位的猴子:Status-Seeking Monkeys
讓我們從兩個基本原則開始:
- 人是尋求地位的猴子
- 人會尋求最有效的途徑來獲取社交資本
這是兩個最底層的人性觀察,基本沒人會對它們有爭議,但當前所有對於社交產品的分析,在人的地位和社交資本方面著墨不多。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是社交資本無法準確衡量。數字提供了精確性和可信度,所以我們會用它來計算、衡量金融資本(錢或者說資產,下同)及其流動情況。絕大多數財經、金融類網站和分析機構也都會非常精確地統計、分析貨幣的價格和變動情況。
但我們還缺少類似的方法來衡量社交資本的價值和流動狀況。現有的研究機構太少,研究結論也不夠深入。如果我們可以用除使用者量(如 DAU、MAU)之外的、更好的衡量標準,或許可以把市面上所有的社交產品賬號做個排序和分析,這樣得出來的一份年度報告,其影響力或許能像網際網路女皇 Mary Meeker 每年釋出的網際網路趨勢報告一樣。
既然無法準確證明,如何證明它的確是切實存在的呢?
我們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社交產品能夠賦予使用者的社交資本遠遠超過實際產生的金融資本,特別是在早期階段。不論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還是矽谷創業公司,在早期大家都深信不疑的法則是:先別賺錢,提升使用者量,構建社交關係是重點。而且,雖然我們無法實際量化社交資本,但作為社會性生物,我們時刻能夠感受到它。
社交資本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類在網際網路上的社交行為。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軟體即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很火。如果我們把社交網路視為一種軟體,其上用以承載使用者社交資本的狀態(Status)也是一種服務,這就是我們接下來想深入探討的,狀態即服務(StaaS,Status as a Service)。
社交網路的傳統模型:Traditional Network Effects Model of Social Networks
成功社交網路的經驗之一是,當使用者很少時,他們必須首先吸引人們的使用。通常,產品本身能夠滿足一種基本效用。
社交網路的搭建需要冷啟動過程。關於雞生蛋的問題,其實還算容易解決:首先你得有一些雞,然後生了蛋,孵出另一些雞,依此類推。但更難的問題在於,為什麼第一批雞在沒有其他雞存在的時候來到這裡,以及接下來為什麼其他雞也會選擇跟隨。
這就是為什麼,A16Z 合夥人克里斯·迪克森給出一個經驗式解法:Come for the Tool,Stay for the Network(為工具而來,因網路而留)。
這就是為什麼,社交網路遵循梅特卡夫定律:網路的價值與使用者數的平方成正比。
這就是為什麼,社交網路的增長曲線會在某一個單點突然爆發。但深挖下去似乎還有疑問:
- 為什麼一些大的社交網路突然消散,或者輸給新生的小網路?
- 為什麼工具體驗極好的小網路最終無法吸引到足夠多使用者,而看似沒實際用處的卻可以?
- 為什麼有些社交網路在使用者激增時反而失去了原本的價值感?
這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存在於對社交資本的研究中,一個社交網路究竟是如何幫助人們積累社交資本的,又是如何平衡這個過程中使用者之間的博弈的?更坦白地說,社交產品應該如何有意或無意地利用「人類的本質是尋求地位的猴子」這一事實?
引用一句話:If I’m fake I ain’t notice cause my followers ain’t.
翻譯成中文就是:就算我這個人是假的,我也不會注意到,因為我的追隨者們不是假的。
社交資本模型:Social Capital Framework
傳統觀點認為,社交網路能夠為人們帶來實際效用(Utility)和娛樂性(Entertainment)。但我想將其擴充套件到第三個維度: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
不過在本文中,我們優先分析其中的兩個,實際效用(Utility)和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因為娛樂性過於複雜,需要另外解釋。
所以就變成了:
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可以清晰感知到社交網路的實際效用。比如 Facebook、微信,它們讓你能夠接觸到很多人,瞭解他們的動態。像 WhatsApp、微信,它幫你和世界各地的人通訊、視訊聊天,無需支付簡訊費用,這都是實際效用。
但是社交資本怎麼理解?我們如何利用社交網路來積累社交資本?怎麼衡量?
社交網路關於實際效用的競爭是達爾文型的,理性,極度清晰。比如,文字訊息傳遞得最快、視訊會議傳輸質量最穩定,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但它們沒有想象空間,分析如何幫人們獲取社交資本的過程才更為有趣。
隨著 Instagram(照片)、Snapchat(視訊)的崛起,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認為新的社交網路將建立在新的媒介上。但媒介形式或許不是最重要的,底層機制才是。
恰好,為了模擬出成功社交網路的底層機制,我們引入加密貨幣的概念和原理。
社交網路與 ICO,Social Networks as ICO’s
為什麼說一個新的社交網路和 ICO 很像?
- 每個社交網路都會發布一種新的社交資本
- 你必須出示工作證明(POW)才能獲得 token
- 隨著時間推移,每個社交網路上挖 token 將越來越難,即通縮效應
- 許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看不懂、不願看社交網路和加密貨幣
1 和 4 不必解釋。重點解釋一下 2 和 3:
所有社交網路都需要你付出一些什麼才能獲得社交資本。
- 比如 Facebook /微信朋友圈,你需要更新好玩的狀態;
- Instagram,需要更新有趣的照片;
- Vine /抖音/快手,需要更新有意思的短視訊。
類似的,Quora、Reddit 和 Twitch,知乎、微博和即刻,你完全可以從這些社交網路的機制逆向反推出它們所需要的工作證明(POW)。
(關於社交資本還有一點,你可能會抱怨自己的動態比明星的更好、更有趣,但沒有獲得相同程度的反向,這很正常。因為社交資本是可以跨平臺遷移的,存在先天性的社交資本,對應到 token 上也有預挖礦機制。)
如果你足夠早地加入某個社交網路,你就會知道,獲取社交資本(粉絲數,點贊量等)就比其他人更容易。比如 Twitter、微博、知乎、即刻,他們的早期使用者有天然優勢積累了一大批粉絲。而這僅僅可能是因為他們入駐得足夠早。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同一個網路,必定會發生社交資本的搶奪。每個人都對遊戲規則更熟悉了,因此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為什麼工作證明(POW)很重要,Why Proof of Work Matters
與加密貨幣一樣,如果某個平臺的社交資本的獲得太過簡單,那它沒有任何價值。價值與稀缺性有關,社交網路的稀缺性源於工作證明(POW)。
還記得我們說的的第一個原則嗎?人是尋求地位的猴子。而地位本身是相對的,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達到某個地位,那事實上沒人真正有「地位」。
像 Musical.ly、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訊平臺,多數人想獲得粉絲和地位很不容易(因為釋出一條有趣的視訊比較難),所以他們一開始不用。但對於另一些人(比如早期的青少年、專業 MCN 機構、「下沉」地區有閒的人)相對划算,因此他們蜂擁而至。
這是我們的第二個原則,人們會尋找最有效的方式來積累最多的社會資本。
舉個反例,為什麼有的工具性產品沒法順利過渡到社交網路?
Prisma,一個照片濾鏡工具,剛釋出時大受歡迎,一鍵將你的照片變成藝術畫,操作非常簡單流暢。
問題恰恰出在它過於簡潔流暢了。
由於任何一張照片都可以通過點選一下按鈕變成一幅好看的藝術作品,因此沒有任何一張能夠真正脫穎而出。它缺乏一種賦予使用者真正有價值的社交資產的機制/能力。
相比之下,儘管 Instagram 早期也是濾鏡工具,但它能帶來的改進較為有限。真正被認可的照片仍然得靠攝影師的構圖技巧和主題選擇,因為難,需要工作證明,所以誕生出來的社交資本能夠被認可、值得被追求。
這當然不是社交網路成功的唯一原因。如前所述,實際效用和娛樂性也可以帶來社交網路。但是引入社交資本這個概念,有助於我們解釋為什麼一些看似毫無意義、價值、效用的社交網路的成功。
Facebook 的原始工作證明:Facebook’s Original Proof of Work
Facebook 直到成為那個 Facebook 才真正被大家瞭解、崇敬。但它早期是如何打敗 MySpace 的?要知道,剛開始這裡也不過只有文字狀態的更新,和競品差別不大。
事實上它早期真正的原始工作證明極為有名:你必須是哈佛的學生。通過使用校園郵箱註冊,Facebook 成為了一個事實上的「精英過濾器」。
後來的推廣過程中,它首先瞄準了常春藤盟校,然後看上了大學使用者,Facebook 始終保持在一個狹窄的年齡層和基於受教育程度的排他性,剋制地擴張。
社交資本的投資回報率:Social Capital ROI
如果一個人在平臺上釋出了有趣內容,他們獲得喜歡、評論、關注者的速度會有多快?這關乎使用者需要在多長時間內理解平臺規則,以及適應規則。
舉個例子,年輕人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最高,也對投資回報率最敏感。美國的年輕人往往不喜歡 Twitter,更喜歡 Instagram。
並不是說 Twitter 上不容易紅,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出現超過 10000 喜歡或轉推的推文(或許 Twitter 可以嘗試把這些內容集合起來做成紙質產品以彌補其變現能力)。但這並不常見,大多數推文根本沒有人看到過。
相對來講,Instagram 之所以是年輕人偏好的社交戰場,是因為儘管沒有任何轉發選項,但 Ins 允許幾乎無限制的標籤,這有利於後續的分發,自然能夠讓年輕使用者感知到其投資回報率是足夠高的。
(對於投資人、社交產品經理來講,總是在不同的社交網路上用各種測試賬戶釋出一些代表性的內容,跟蹤其社交資本回報率和流動性,應該是蠻有意思的事。)
關於提升社交資本的投資回報,還有一點尤為關鍵:該社交網路的功能是否足夠有利於增加內容的傳播範圍。
傳統社交網路的轉發正在被推薦演算法的 feed 流打得節節敗退。因為前者靠粉絲本身,難以啟用並有效提高新玩家獲取社交資本的投資回報率。
抖音、頭條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證明機器推薦有衝破社交媒體、實現更高分發效率的可能。在這類平臺上,演算法優先,關注數居後。粉絲出於喜愛關注了一個大 V,但下一次如果不刻意找,依然無法看到大 V 的內容。反過來說,大 V 應該取悅的是演算法,而不是粉絲。
這就意味著,機器推薦帶來的反饋迴圈比鬆散關係鏈更為有效、緊密、牢靠。從理論上說,後來的使用者更容易通過優質內容獲得較高的社交資本投資回報率,並因此出頭。
換個角度再想,如果是關注和被關注的機制,該類網路能夠獎勵到的是那些在早期獲得大量粉絲的人,他們的新內容有實現更大曝光的可能,而不完全是因為內容質量獲得了新的關注。
這就是為什麼社交網路正在失去活力:舊社交資本無法被清除,無法被盤活,新人就會失去依靠機制獲得高社交資本回報的動力。
從這一點出發,投資者甚至是好奇的旁觀者,也可以通過釋出各種測試內容,來衡量社交網路和機器演算法的分發效率和公平性。
不論金融資本還是社交資本,啟用其流動性,給後來者以可能,才是保持系統活力的根本。
為什麼複製工作證明是糟糕的策略?:Why copying proof of work is lousy strategy?
我們經常看到新的社交網路(試圖)接連不斷地出現,但實際上很多都在相互模仿。App.net 和 Mastodon 就是 Twitter 的克隆版本,雖然有一些差異化,但沒什麼太大區別。
這些克隆版大多數已經或者將會失敗,因為在這樣一個 Status as a Service 的遊戲中,它們只是簡單複製了別的產品的工作證明。如果工作證明是相同的,那麼你並沒有真正建立一個新的社交資本,再加上新網路一開始的規模不大,沒法說服大家切換到你這裡來。
這裡還存在先發優勢的問題。大的(具備高社交資本)的平臺/ KOL 可以快速學習新興崛起者的新特徵,將它們嫁接到占主導地位的現有平臺中。畢竟,複製和扼殺是現任者的有效策略。
最值得討論的案例是 Facebook 抄走了 Snapchat 的 Stories,將其移植到 Instagram 上 。我認為 Stories 格式是一種減輕社交壓力的內容形式的創新。
釋出優質內容當然有利於獲取社交資本,但更新太多也會有反效果。為了讓觀看者承擔瀏覽內容的「責任」,以保證每個人無憂無慮地更新,Stories 問世了。以至於後來,任何發覺增長勢頭不太對的社交網路都會嘗試在某個時候將這種格式嫁接到自己的網路中。
但諷刺的是,隨著各種產品在 Stories 格式中新增越來越多的濾鏡和功能,釋出 Stories 需要的工作證明的難度也在不斷升級。可以發現,現在 Instagram 上很多 Stories 甚至比普通帖子更精細、更耗時。
這意味著,你或許可以暫時幫猴子從尋求狀態的遊戲中解脫出來,但不會長久。
科技史上最偉大的社交資本創造事件:The Greatest Social Capital Creation Event in Tech History
在全球科技史上,最大的一次社交資本熱潮事件就是 Facebook 推出 News Feed。
在 News Feed 之前,如果你在 MySpace、Facebook 上玩耍,必須單獨點選每個人的個人資料,然後不斷跳轉。事後看來這滑稽的,社交網路的使用者居然得承擔如此沉重的消費內容的負擔。
通過將你關注的所有帳戶中的所有更新合併到一個連續的預設介面,Facebook 的 News Feed 不僅提高了新帖子的分發效率,也將所有帖子放在了一個賽場,讓它們相互競爭。與此同時,所有釋出者好像突然被放在同一個廣袤無垠的舞臺上,為觀眾表演節目。
可以預見,這之後會發生一場內容大爆炸。帖子數量增加了,人們的互動增加了。最初,不習慣這種形式的使用者都在抱怨 News Feed,但是他們的身體很誠實。好在 Facebook 頂住了壓力,看資料,而不是過分關注公眾的反對意見。
那個黃金時代也迅速引發了人們積累社交資本的熱情。為什麼那個帖子獲得的喜歡比我多十倍?我的哪些內容最受歡迎?現在我們都在談論機器學習,但作為社會性生物,人類在破譯資訊上的能力同樣出色。
隨著釋出、關注、學習、再發布的路徑不斷優化,反饋過程也越來越快。人們開始在社交網路上關注了越來越多的帳戶,內容開始超載,訊雜比下降到足以影響使用者參與的程度。
於是,幾乎任何社交網路最終都轉向一個相同的解決方案:藉助演算法進行分發。
社交資本的軍備競賽是否會不斷升級?一些人現在開始哀嘆社交網路的非理性繁榮,也有人開始倡導更大透明度、更真實的自我表達,即反 Facebook。
確實,Path 成功做到了反 Facebook:使用者量遠遠不如後者。如果你也贊同人們都希望儘可能有效地積累社交資本,那麼在這一點上限制他們,就是一種非常有挑戰性的商業模式。
為什麼積累社交資本這件事扭曲了年輕人?Why Social Capital Accumulation Skews Young?
我很想看到關於社交資本的統計圖表。我敢打賭,那些年輕人(特別是十幾歲的孩子)應該是主宰遊戲的人。很多社交網路都是年輕人的遊戲,對比他們,成年人可能生活在寒武紀時代。
雖然我們都是尋求地位的猴子,但是當出現新的社交網路時,年輕人往往是第一批主力,而且可能永遠都是。我們簡要介紹一下,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成年人已經擁有較多的社交資本,比如職稱、配偶、孩子、房子、不動產、汽車、傢俱、履歷等等。而年輕人通常是社交資本方面的窮人,對於他們來說,獲得社交資本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徑是社交媒體(或視訊遊戲)。
其次,由於成年人之前已經積累了不少社交資本,他們已經掌握更有效的方式,比在社交網路上有效率得多。就像是掌握了一大筆資產之後只需要把它們放在銀行等著賺利息一樣。這還只是數學上的考慮,別忘了,人普遍還有一個特點,損失厭惡。
這其實關乎我們最開始講到的第二個原則:人們會選擇最有效的方式積累他們的社交資本。年輕人和老年人都要追求最佳策略。
最後,年輕人有一些過剩的而大多數成年人總是抱怨不夠的東西,時間。因為年輕,他們可以浪費一些時間來探索新的社交網路,判斷從它們那裡獲取社交資本是否具有吸引力,而大多數成年人只會等到一個社交網路真正有了一定市場才會選擇進入。
年輕人的普遍現狀:有很多個我:“I contain multitudes”
青少年和二十多歲的人,比更大年齡的人更傾向於擁有多重身份。比如中學生,和同學之間是一種身份,面對家人又是另一種身份;二十多歲的人,白天在同事面前是一個身份,工作之外和朋友相處又是另一個身份。這些領域之間差距往往比較大,他們絕不願意合併身份。
再加上年輕一代對視覺傳播的偏好,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年輕人的首選社交網路是 Instagram 和 Snapchat,兩者都優於 Facebook。因為 Instagram 可以輕鬆建立多個帳戶以匹配一個人的多重身份,而 Snapchat 可以為特定收件人提供最佳的視覺資訊。
相比之下,Facebook 太重視對現實世界的反應和對單一身份的繫結了。
常見的社交網路曲線:Common Social Network Arcs
通過我們之前提到的效用-社交資本雙軸模型,我們可以嘗試理解,隨著時間推移,社交網路們的發展路徑是怎樣的。
先發展效用,然後是社交資本
這是典型的「為工具而來,因關係而留」的發展路徑。Instagram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從濾鏡工具成長為一個基於影象的社交網路。
我認為大多數社交網路最終都要回歸到實用工具,才能真正持久。
先發展社交資本,然後是效用
為成名而來,因工具而留?
Foursquare 對我來說就是如此。一開始,我登際上去是想在特定地域獲得一些有趣的稱號。但現在,Foursquare 正在成為一個實用工具,提供給你周圍地方的資訊,而不僅僅是一個奇怪的分散式社交資本遊戲。
Wikipedia,Reddit,Quora,微博等也是此類,使用者最終會把它當一個工具使用。
只有效用,幾乎沒有社交資本
一些產品嚐試搭建一個效用網路,但幾乎不能為使用者提供社交資本的獲取路徑,大多數 IM(即時訊息)工具屬於此類。它們幫你接觸到熟人,幾乎無法為你介紹新人。
這類產品中非常出色的可以獲得超過 10 億使用者,但是它們的競爭往往十分殘酷。因為在數字世界中,一項真正有用的功能太容易複製了。
有社交資本,實際效用並不明顯
當一個社交網路在建立真實效用之前就失去了活力,其上社交資產的貶值速度將超出你的想象。
有人可能會認為,我前面提到的 Foursquare 應該放在這裡,但我真正想討論的是 Facebook。我並不認為 Facebook 沒有真實效用,在某些時候,它甚至是移動網際網路本人。而且對於十幾億人來說,Messenger 也是一個非常有用的 IM 工具。
但我們以美國為例,這是 Facebook 的一個關鍵市場,在貨幣化方面表現得差強人意。我認識的很多人在過去的一年裡放棄了 Facebook,而這對他們的日常生活幾乎沒有影響。
最值得一談的是最後一種:社交資本和效用同時存在
大多數社交網路都在一定程度上同時提供兩者,但沒有比微信做得更好的了。
只需要對比微信和支付寶的服務列表,就可以發現 Facebook 在支付業務上的孱弱。
在商業化和支付業務中是否能真正發揮出作用,取決於 Facebook 及其子公司(如 WhatsApp、Instagram)的長線思維和資源利用方式。過去他們也做了不少努力,例如改善 Facebook 的搜尋體驗,將 Facebook 打造為一種支付方式,甚至是在 Messenger 上引入虛擬助手。但都收效甚微。
未來,Facebook 引入加密貨幣,以及 Instagram 推動商業化的新嘗試,是否有助於改善現狀呢?
決定社交網路天花板的原因,Social Network Asymptote
#1 工作證明(Proof of Work)
如何判斷一個社交網路何時會停止增長?為什麼社交網路會存在天然上限?
回到我們加密貨幣的類比中來,工作證明的選擇是首要原因。
舉個例子,以前的 Musical.ly 也就是現在的 Tik Tok(抖音)。
很多人看過抖音視訊,你是否試過自己拍一個?我猜,許多人沒試過,而且永遠也不會去嘗試。
無論是什麼原因,TikTok 的創作者最終都會受到工作證明的限制,並非人人都可以成為創作者並從中獲得社交資本。Twitter、微博也是如此:喜歡寫 140、280 個字元的人是有限的。貢獻者數量決定了一個社交網路的上限。
當然,這並不是說引入工作證明是不對的。但如果你要衡量一個社交網路的真實價值,工作證明的型別是必須考慮的關鍵變數。它可以幫你理解為什麼 Musical.ly 最終會停止增長,抖音為什麼會到達上限。
想理解某個社交網路的天花板在哪兒,首先就要問,有多少人擁有在這個領域競爭並獲取社交資本的技能和興趣。
#2 社交資本的通脹與貶值(Social Capital Inflation and Devaluation)
為什麼對某些社交網路而言,停止增長不是終點,衰落和消亡才是?
要了解“狀態即服務(Status as a Service)”業務的脆弱性,我們需要了解狀態(Status)的波動性。
- 2.1:社交資本利率上調 Social Capital Interest Rate Hikes
我們前面講過,如果某個社交網路取得一定的成功,它會增長到需要演算法來提高分發效率的程度,以幫助大多數使用者保持較高的訊雜比,防範流失。這有點像是美聯儲通過提高利率來預防通脹。
但是當 Facebook 改變演算法、將內容分發到 News Feed 中,原先的贏家察覺到問題所在了。在過去,只要通過優質內容獲取到足夠多的粉絲注意力,就能把它們固化下來變成一種社交資產,它意味著後續的穩定流量和觸達。
但既然 Facebook 成了注意力央行,它就可以控制內容的流動性,從而遏制早期贏家濫用社交資產。雖然在 Facebook 看來必須要防範公地悲劇,但早期贏家們並沒有這樣的覺悟和剋制。
- 2.2:社交資本通縮與稀缺性 Social Capital Deflation&Scarcity
社交網路的另一個風險在於:因為網路效應太過強大,太過依賴社交資本本身,一旦發生逆轉,幾乎沒有挽回的方法。
為什麼無可挽回?回到我們前面用來判斷社交網路價值的模型來看,是因為它的效用往往沒有真實價值。如果是一個支付工具,可以通過真實效用來維護使用者。社交網路不行。
社交網路的一個永恆難題在於,它無法擺脫蒸發冷卻效應。一旦擁有過多社交資本的使用者選擇離開,該網路中社交資本的價值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所以常常會發現,一批真正的頭部使用者流失掉之後,除非網路能夠儘可能提升自己的實際效用,否則很難延緩衰落的局面。
關於這一點可以對比時尚行業來理解。時尚界會反反覆覆地出現繁榮和蕭條期,雜誌編輯和時裝設計師聲稱的某個季節的流行款式,之所以會被接受,是因為他們之中有人掌握了話語權。這其實是掌握了時尚行業的社交資本,所以才顯得有價值。
科技行業(尤指社交產品)或許需要從時尚行業中學習如何管理「稀缺性」。
另外一種社交資本的稀缺性可能是因為使用者群體的不同導致的。比如當年輕人的父母開始玩 Facebook 時,年輕人就會選擇離開。
Snapchat 如何減輕社交資本的貶值風險:How Snapchat Mitigate Social Capital Devaluation Risk
去年年底,Snapchat CEO 發給內部員工的備忘錄慘遭洩露。Evan Spiegel 提醒團隊反思一個問題,Snapchat 是否仍在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成為最快的溝通方式。
這其實符合我在前面提到的社交網路分析框架:Snapchat 打算在犧牲一定的社交資本的同時推進實際效用,這是一個長期的更為穩定的策略。
熟悉 Snapchat 的人都知道,它的忠實使用者基本上不使用 Facebook。Snapchat 的真正對手是 Instagram,而後者確實擁有更強的社交資本積累機制。
而 Snapchat 是如何持續優化社交資本搭建機制的?
最初,Snapchat 做了一個最佳好友列表,很受青少年歡迎。因為它可以在你的介面出展示彼此交流最頻繁的三個人。從本質上講,這相當於做了一塊計分板,記錄了使用者之間「友誼」的深厚程度,並將其公開化。
這顯然是一種鼓勵使用者積累社交資本的機制。然而從平臺角度來看,這個功能存在一個很大的侷限:每個使用者擁有的最佳好友數非常有限。即,這套機制使得積累社交資本這事的天花板太低。
如何扭轉這種零和機制,把使用者引向一種天花板更高的玩法?Snapchat 不久後有了新的主意: Streaks(條紋)功能。
這是個什麼功能呢,簡單來講,如果你和朋友頻繁互傳照片,他的使用者名稱旁邊就會顯示不同 Emoji 的狀態。比如著火?符號代表聊天頻率很高,沙漏⏳符號代表即將錯過對方的訊息,等等。
於是到最後,你的通訊錄就會變成這樣:
如前所述,這些符號是你和朋友聊天的工作證明。很多年輕人非常看重它們,以至於不斷保持和朋友的聊天節奏,防止符號消失。換句話說,這是他們心心念念、難以捨棄的社交資本。
延長狀態遊戲的半衰期:Lengthening the Half-life of Status Games
如果一個社交網路上的工作證明不能持續迭代,最終每個開採社交貨幣的人都會疲勞。於是,人們可能就不會繼續熱衷這場狀態遊戲。如果此時該社交網路無法在實際效用方面取得進展,那麼它很可能會過時。
關於這一點,視訊遊戲是最好的例證,你有沒有發現,似乎很多大型熱門遊戲的生命週期大約只有 18 個月?
新遊戲剛推出來,關卡和挑戰對所有人都很新鮮,玩家非常有熱情。但是最終等大家都摸透了規則,所有人的次序就差不多會穩定下來(因為成熟的玩家這時候會到達一個相對平穩的水平)。此外,因為大家對遊戲的挑戰模式都很熟悉了,成就感帶來的激勵也會消失。
像“使命召喚”這樣的大 IP 遊戲,通過定期發行全新版本來管理使用者生命週期。每款遊戲的環境雖然熟悉,但完全是新的挑戰,這有助於延長遊戲生命。
再比如一些 MMORPG 遊戲(如“魔獸世界”),擅長為玩家提供其他激勵,比如社群感,這也是一種延長自身吸引力週期的套路。
我甚至認為,新的社交網路應該更多地深入研究這些相似但更為古老的「社交資本遊戲」。如時尚行業,宗教和社會本身。
社交資本的積累與儲存:Social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Storage
與加密貨幣一樣,如果你不能持有並將其安全儲存,那麼追求社交資本的行為毫無意義。幾乎所有成功的社交網路都擅長提供積累和儲存機制。
現在看起來這是非常自然的,但早期還真有不少 App 沒考慮到這一點,因此使得其上的價值跑冒滴漏到了其他的社交網路。
比如 Hipstamatic,在 Instagram 之前就已經出現的一款濾鏡工具。它和 Instagram 不同的點在於,對濾鏡收費,且沒有個人資料頁面,沒有 Feed 流,沒有引導使用者成為一個社交網路。大家用它來美化照片,然後釋出到 Facebook 等其他社交網路。
換句話說,Hipstamatic 提供了實際效用,但沒有捕獲到由此帶來的社交資本。
Musical.ly 則是一個正面案例。他們發明了一種獨特的工作證明,而且非常清楚自己就是要通過短視訊內容來捕捉使用者挖掘到的社交資本的價值。
因為不希望使用者再將其上傳到 Instagram 或Facebook,他們在應用內建立了一個 Feed 流,這樣一來,就幫助使用者搭建了一個積累和交換價值的市場。Musical.ly 創始人曾公開表示,他們其實就是想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化網路(甚至於一個新的「國家」)。
對大多數社交網路而言,這套模式不難理解。但我們還有必要深入研究那些社交資本積累難度極高的「社交網路」。
比如,匿名社交網路。這種社交網路存在的價值在於,匿名性使得使用者敢於說出他們實名時不願說的話。但這種機制的弱點在於,使用者無法真正獲得自己挖掘到的社交資本。
像 Reddit 這樣的「社交網路」試圖通過將社交資本與真實身份和聲譽剝離開來的方式解決這種不對稱激勵問題,但這將是一場漫長的鬥爭。
(Balaji Srinivasan 曾提到,也許有一天,加密貨幣能夠允許一個人從匿名社交網路中提取價值而不必公開其身份,但至少目前來看,這種所謂「貨幣」的解決方案並不成功。)
社交資本套利:Social Capital Arbitrage
因為社交網路會吸引到不同受眾,並且即使存在重疊使用者也不太影響單個網路中的社交資本價值,所以事實上存在跨應用進行社交資本套利的機會。
比如 Instagram 上一個叫 thefatjewish 的帳戶,他的真名是 Josh Ostrovsky,在 Instagram 上有數百萬粉絲,但這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搬運 Twitter 等其他社交網路的內容。
他的成功給一些人指出了方向。在此之後,Instagram 上類似的「笑話聚合器」帳戶激增,一些人守規矩,標註來源,但更多人是不守規矩的。
可以預見,只要還有多個社交網路的存在,社交資本套利者也必然會持續這項搬運工作,以便為自己積累社交資本。
事實上,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男性在聊天時引用電影或聽來的某個笑話,這也是一種更為古老的社交資本套利。只是當有了網際網路之後,這個動作開始成幾何倍數增長。
結論:每個人都渴望影響力,Conclusion: 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
許多大的科技公司本質上都是在從事服務業。也許有人不太願意承認,自己還挺喜歡追求地位的過程,以及因此得到的激勵。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大家越來越多地談論手機上的社交軟體,並且越來越久地保持時刻線上的狀態。所以你也可以說,StaaS(Status as a Service)本質上是一種 FOMO as a Service。即,社交網路幫助人們擺脫想象中的 FOMO,但卻跌入了真實的 FOMO。
該怎麼說呢,if you want control of your own happiness, don’t tie it to someone else’s scoreboard.(如果你想獲得幸福感,不要把它綁在別人的記分牌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職人社”(ID:Zhirens)
作者 | Eugene Wei ,
亞馬遜戰略部門的首位分析師,曾任 Hulu、Flipboard 的產品負責人
原文:| https://www.eugenewei.com/blog/2019/2/19/status-as-a-service
翻譯 | 西昻翔 @ Yoursee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