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工業,從哪裡開始?

行者武松發表於2018-03-07

網際網路+”工業,“+”的意義應該有兩層:一是加入網際網路技術和網際網路思維,另一個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軟硬結合,實現工業全能效的提升。



網際網路+工業,從哪裡開始?


2015年,工業領域進入了新的分水嶺,網際網路技術從方方面面影響著工業製造。依靠速度和規模的粗放型生產帶來了不少問題:資源浪費導致的成本上升,高排放導致的環境汙染……中國的平均能耗量大概是已開發國家的2倍,提升生產輸出和消費能源的方式,不僅有利於生產成本的降低,對於環境的意義也是巨大的。


施耐德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施耐德電氣”)選擇石油石化行業開啟“能·效+ 啟動未來”的第一步,正是由於工業生產對於能源的依賴是不言而喻的;作為一個用煤大國、產煤大國,中國現在節能減排的要求緊迫,必定會更多地使用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來代替汙染更大的煤炭;而中國的石油石化行業自身面臨著存量不足的困境,必須要提升效率、降低能耗。


硬體、物聯網、大資料分析、軟體應用的結合,使得能耗的監控、分析、管理都變成了現實。西方國家的一些家庭已經裝了智慧電錶,每個小時都知道房屋用多少電,分別是哪些電器消耗的電比較多 ,可以用手動的方式把一些電器關掉,做到節能減排。對於工廠生產製造來說,其實概念是一樣的,只不過會是一個大規模的工作。


首先要知道消耗能源的峰值、谷值以及用電的方向是哪裡。當有這些資訊之後,才能用手動或者自動化的方式來進行管理。在電力管控上經驗豐富的施耐德電氣也觀察到,中國工業有很多用電大戶,比如使用高爐的鋼鐵企業、金屬製造企業和造紙企業等,僅僅依靠硬體技術是不可能實現生產方式的轉變的,因此收購整合了包括英維思在內的優質資源,結合過程控制化、自動化和能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優勢,開發了諸如PlantStruxure? PES和Foxboro Evo這類的能源使用消耗監控軟體,實現對能源使用的觀察。要想最有效地實現節能減排,當然不是簡單的一兩個軟體系統就可以完全解決的。


減少能耗也離不開機器的效率。一個現代化的渦輪機用電當然會比老式的少,但如果新機器每次都是以接近峰值的高速在運轉的話,用電量依然會很高。操作和使用也是提高機器效率、降低能耗的重要一環。現在,我們可以通過自動化系統,觀察多個同款的渦輪機的能耗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瞭解具體使用,掌握導致有些機器高能耗的原因,及時地發現如何進行合理的使用操作才能夠實現機器效率的提高。


生產過程才是工業製造的本質,智慧生產必然是發展的方向。在十幾年前,“智慧奶牛”的戰略在美國也像是笑談:比如說你在沃爾瑪超市裡面買了一桶牛奶,貨架上少了一桶牛奶,通過一個智慧的供應鏈的系統,在牧場那邊就知道要這個牛多吃點草。但現在這是可以實現的、利用供應鏈中高度聯絡的資訊所創造的智慧環境。環境的改變也促使了生產方式的改變。


從石油石化行業的環境來看,現在世界期貨價格瞬息萬變,必須要做到智慧生產,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的生產。以前是提前幾個月就要做好生產的規劃,現在卻要很快決定和規劃接下來非常短的時間內要生產什麼樣的產品。未來將是一個高度互聯的市場,石化行業的供應鏈也是高度互聯的,包括加油站、油氣派送的管道和系統、煉油廠,它們之間會時時地產生聯絡,企業就知道接下來要去做汽油,還是做飛機的機油,這就是使用了包括測量、自動化以及各種監控的軟體,進行科學的資料探勘才能夠達到的。市場的改變促使企業也不得不接受這些挑戰,以質量效率內升型的精細化效率提升帶來增長。


現在的3D技術也已經運用於模擬還原生產現場,可以直接用於員工培訓,配以現場設施的感測器,在現場維修保養前,員工就可以確定在某個位置上的某個部件出現了某個或某些具體問題,節約了大量的時間。處理諸如運輸管道滴漏油此類的複雜情況,軟體系統和資料庫則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施耐德電氣SCADA控制系統有內建的專家系統,當某一處出現問題時,會調取參考資料用於處理一般的有歷史趨勢性的問題,不是完全依靠現場操作人員的經驗。隨著理念認同,可能還會有更多經驗豐富地操作人員或是專家知識會融入到系統中。可以說,通過人工智慧的方式來解決傳統完全依靠人工的問題,是提高效率的極佳方式。


另一個倒逼的現狀就是更高的安全要求。物理安全、工程安全和資訊保安都是不容忽視的。施耐德電氣高階副總裁、工業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馬躍在分享施耐德電氣石油化工領域的實際經驗時講述了伊拉克油田的狀況,可以感受到國際施工可能遭遇的到安全困擾:伊拉克需要地下排雷,超過地下三米又可能會挖斷電纜;治安等因素造成高風險的環境,需要很高的安保級別,如果一千個員工在現場,單單安保花費就是巨資;所以在伊拉克的現場,採取很多無線智慧手持終端裝置、遠端技術。


不僅是石油石化行業,所有工業企業在現有的基礎上深挖潛力,必須要由資料富集的企業轉向資料驅動的企業。出於資料安全的角度,多少企業願意開放資料,願意開放多少資料,都是現實的問題;而先進的控制系統、流程優化系統等都是基於大資料環境下的軟體平臺的。很多跨國工業企業的董事局裡設立了專門負責網際網路合規的人員。由此可見,資訊保安也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一項。


從安全效率、過程效率、能源效率和機器效率四個維度來推動工業的發展,並不意味著大量的新修新建,可能是小修小建的循序漸進,尤其是有些行業已經面對了產能過剩的局面。石油化工就是這樣:大概80%的中國油港是舊有的,這些舊油港可以先裝一些比較基礎的自動化設施,以便知道它的儲油量是多少,也可以先建立簡單的監控,慢慢實現和新油港使用一樣的平臺,一樣的技術。對於大多數的工業企業來說,能夠通過技術和專業知識最大化地利用現有的工廠設施是第一考慮,而並不是一下投入多達幾百上千萬的新投資。


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提出,實質上還是兩化的深入融合:通過互聯互通,以數字化和自動化,減少能源消耗;通過更智慧靈活的生產,提升執行效率。以這樣的角度來看“網際網路+”工業,“+”的意義應該有兩層:一是加入網際網路技術和網際網路思維,另一個則和“能·效+ 啟動未來”的右上標的“+”表示“提升”一樣,那就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軟硬結合,實現工業全能效的提升。

原文釋出時間:2015-07-10 17:21


本文作者:小丸子
本文來自雲棲社群合作伙伴鎂客網,瞭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