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器人的臨床價值≠商業價值、創新≠創業,關於產業轉化,這些值得思考

動脈網VCBEAT發表於2019-06-03

在近日召開的2019第二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上,各方嘉賓針對醫療機器人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與路徑進行了探討。其中,張送根教授和王田苗教授針對醫療機器人和醫療行業如何實現創新成果產業轉化,表達了自己的思考,動脈網對其觀點進行了整理。

兩家實現盈利的醫療機器人公司

近幾年,全球的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長迅速。2021年,醫療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07億美元。2014年到2021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0%,其中手術機器人佔整個醫療機器人市場的60%。

醫療機器人的臨床價值≠商業價值、創新≠創業,關於產業轉化,這些值得思考美國在全球醫療機器人行業佈局處於領先地位,亞太地區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醫療手術機器人的研發應用方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用於硬組織手術和一類是用於軟組織手術。由於應用場景不同,這兩種方向的基礎方案設計完全不同。用於軟組織手術的機器人無論是單孔機器人還是多孔機器人,原理都是用裝置代替人的眼睛、雙手,在體內操作。用於硬組織手術的機器人的核心是幫助醫生定位,並逐步增加磨削功能。

在軟組織手術機器人方面,達芬奇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在硬組織手術機器人方向,天智航目前是最有代表性的公司。據動脈網瞭解,目前天智航已經盈利,成為繼達芬奇之後全球第二家實現商業化運營盈利的手術機器人公司。

患者需求助推醫療技術進步

據統計,目前全球手術機器人的手術量已經從2005年的2.5萬例,增長到2018年的130多萬例,13年增長了52倍。尤其是前列腺手術,有80% 是由達芬奇機器人完成的。達芬奇也正是找到這樣的適應證,才保持其穩固的市場地位。

手術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增長,不僅與技術進步有很大的關係,同時也是患者需求助推臨床進步的結果。

隨著患者對微創手術認識越來越強,如果醫院沒有開展相應的微創手術,或者醫生不具備微創手術的能力,患者就會選擇去其他的醫院就診,這種現象推著醫院引進手術機器人裝置,助推醫生進步學習新技術。

不過,機器人只是工具,再好的手術機器人也需要經驗豐富的手術醫生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手術機器人的另一個作用是延長外科醫生的黃金時間。外科醫生的黃金時間是指醫生的手術技能、經驗和體力都達到職業生涯的最佳狀態。

一名外科醫生的黃金時間其實是很短的。開始從醫時,醫生需要幾年的時間鍛鍊,學會手術後還需要時間去適應,長時間手術引發的腦力和體力耗損從而引發的手抖、腳腫等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又開始不支,各種原因都在縮短醫生的黃金時間。手術機器人的出現,可以解決體力的問題,延長醫生的黃金時間,進而提供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

中國醫療機器人研發的兩個優勢

推動中國醫療機器人發展的除了患者需求,還有科研人員的努力。中國的醫療機器人研發有兩個特別明顯的優勢。

第一,我國大醫院的醫生經驗十分豐富,研究人員的任何想法,醫生都可以快速理解吸收,並鼓勵科研人員在倫理框架下進行動物實驗或者臨床實驗。

第二,大部分醫生在醫工結合的科研方面有強烈的積極性。其中一些醫生是發表學術論文的需求,另一些醫生則是個人興趣,希望接觸到新的技術前沿。

無論哪種因素的驅動對於醫療科技創業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醫療科技創業需要產、學、研、醫多方合作,尤其是醫療機構的支援和醫生的參與,這對產品的研發和後續的落地起到決定性作用。

合作的醫院與科室對專案起到重要影響

中國的手術機器人發展有自己的優勢,但也有明顯的差距。首先手術機器人在不同的領域都有研發,但是目前真正做出產品,產業化落地的屈指可數。

一方面是因為目前承擔國家相關專案的群體比較分散,涉及醫院、高校、科研院所等,他們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進行創新,並發表論文,但是到了具體的產品化、商業化的時候,沒有一套完整的落地模式,沒有成熟的企業願意接收。

另一方面,由於手術機器人產業落地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從立項到形成產品需要5年,獲得認證又需要大約5年。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至少1億美元以上的資金支援,並且很難有回報。創業者該如何堅持?

另外,手術機器人是否可以實現產業落地,往往與合作的科室總體實力有很大關係。目前我國手術機器人率先出成果的是骨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這幾個科室都是醫院營收較高的幾個科室。

關於康復機器人,市場上有很多成熟的產品,但是我國康復發展較慢,科室收入不高,康復行業最近幾年已經在快速增長,但是康復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還需時日。

臨床價值≠商業價值,創新≠創業,專案≠公司

醫療機器人的臨床價值≠商業價值、創新≠創業,關於產業轉化,這些值得思考

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關村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

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董事長張送根

讓手術機器人落地,除了需要時間和金錢投入,從業者的思想狀態也需要緊跟時代。為此,張送根教授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臨床價值≠商業價值。很多技術和應用可以解決臨床上的需求,但它不一定有商業價值。比如說盆骨手術,臨床有需求,技術也可實現,但是市場的量很小,市場規模不足以覆蓋研發成本,運營成本,這樣的研發很難進行市場化運作。

其次,創新≠創業。很多高校把創新和創業混在一起。技術型創業包含有技術創新、產業轉化、商業運營多個維度。而創新多為實驗室、醫院的研究,更多也只是研究,與商業化無關。所以創新就是創新,創業就是創業,兩個是不同的範疇,不可混為一談。

再次,專案≠公司。同樣的,專案和公司也是不一樣的,專案可能是研究人員向國家、省市、學校申請的研究,國家給經費,研究人員給出研究成果,甚至沒有成果都可以。但是作為公司,研究只是一部分工作,如何管理好團隊,如何運營好公司,如何實現盈利,對員工、投資人負責都是公司需要考慮的。

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醫療機器人的臨床價值≠商業價值、創新≠創業,關於產業轉化,這些值得思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導、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王田苗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釋出《2017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超1.76萬億元,同比增長12.3%。

王田苗教授表示,科技成果中90%的基礎研究、90%的專利來自於高校院所,80%的科技成果也來自於高校院所。如此大量的科研成果轉化率卻非常低,這中間有三個問題需要思考。

首先是科研創新的定位問題。科研創新比較好的定位應該是“書架”和“貨架”。

“書架”是指,科研論文和理論足夠有原創性,甚至可以著書立說,為後續的研發者和學生提供支援和幫助,讓他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快步向前。

“貨架”是指,研發成果可以實現產業化應用,得到客戶認可。

目前的現狀是,很多研究人員的成果處在兩者中間,原創性不足,對產業應用不接觸。這些科研成果成了雞肋,被高校束之高閣,似乎感受不到這個研究的價值。

第二是解決產權的問題。如果研發專案定位是上“貨架”,那麼就需要讓市場證明成果的價值,需要具備商業頭腦的CEO參與。這樣就牽扯產權的問題。

關於產權問題,目前國家已經有相應的指導意見。相關部門曾公開表示,研究成果70%歸個人。產權明確後,才可以順理成章的設立法人,走商業化道路。

據瞭解,目前科研轉化做的比較好的單位是上海交通大學和北醫三院。

第三,需要長期可信賴的合作伙伴。醫療產業轉化週期長,涉及單位人員多。有時需要10年左右的研發,產業落地週期長,研發團隊和臨床及其他參與方有可能會有意見和分歧,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專案很難持續走下去。

國內不少專案是因為團隊中途夭折掉的,因此尋找一個能夠傾聽意見,包容缺點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慶幸的是,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長達10多年的研發過程中,產、學、研、醫各方協同工作,雖然在內部也有不同意見,但是大家願意彼此傾聽,最終成為並肩作戰的好戰友。

當然,不僅是醫療機器人的產業轉化需要產學研醫多方協調,醫療其他領域的科研產業轉化也應該是這樣:找到合作的醫院和團隊,沉下心來,各司其職,將放在儲藏室的研究成果儘可能的轉化為商業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