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抗擊新冠肺炎價值凸顯,這個行業還有哪些增量?

動脈網VCBEAT發表於2020-02-24

1月21日,據武漢市衛健委通報,15名醫務人員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月7日,年僅34歲的李文亮醫生被新冠肺炎奪去生命;2月10日,同濟醫院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搶救無效不幸逝世。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在國新辦的新聞釋出會上透露,截至2月11日24時,全國共報告醫務人員確診病例1716例,其中有6人不幸死亡,佔全國死亡病例0.4%。

由於新冠肺炎具有人傳人的特點,身處一線的醫護人員,需要與新冠肺炎患者“親密接觸”,增加了被感染的風險。在16個省“一對一”支援湖北16個市的政策確立後,全國各地的醫生“逆行”湖北。醫護的安危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絃。 

運用科技的手段,減少醫生“接觸”的機率,讓機器人參與檢測、護理、治療和服務,最大程度的降低醫生患病風險是非常重要的創新。 

在醫療領域,機器人的應用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我國醫療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3.9億元,上漲到2017年的4.1億元,到2018年的5.1億美元。未來的市場空間依然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傳統醫療機器人的應用場景

2007年,中國進口了第一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醫療機器人一直是奢侈品,使用的數量很少。直到最近幾年才快速發展起來,產品種類除了外科手術機器人外,骨科機器人、神經外科機器人、介入機器人、穿刺導航機器人、康復機器人等相繼出現在國內市場。 

這些機器人帶有強醫療屬性,是嚴格意義上的醫療機器人,他們的產品需要經過NMPA認證,在稽核和研發等流程方面也相對更加嚴格。相比之下,這次在疫情中廣泛應用的輔助機器人,產品的“技術含量”要求較低,相關產品的適用環境也相對有限,但產品的受眾確是更加廣泛。 

輔助機器人產品方向比較零散,主要包括物流機器人、消毒機器人、導診機器人、護理機器人等,這些場景對產品的需求有強有弱,協同性稍弱。

以我國輔助機器人發展中實用性較為突出的物流機器人為例。醫院裡每天有大量的物資需要在內部轉運,包括各科室的藥品、耗材、器械、X光片、檔案資料、檢驗標本、汙衣被服、餐飲、醫療和生活垃圾等等大量的物品。這些物品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急有緩。物流人員透過手推車、提籃、電梯等進行搬運和傳遞,這是一個相當繁重的工作。 

物流機器人可以自動進行物品裝載、自動行走到目標位置,在院內進行物品傳輸等,可以代替人的工作。在醫院中,相較於醫院場景使用的其他物流方式:氣動物流系統、軌道小車物流系統、中型箱式物流系統,物流機器人運載能力更強,但普及度更低。 

深圳寶安區醫院醫療集團院長陳旭曾表示,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在住院藥房、手術室、PIVAS(門診)、檢驗科、母乳庫、智慧消毒、食堂七個場景已安排物流機器人進行配送。主要進行急診靜脈用藥配送、檢驗科標本運送、住院部藥品運送、智慧消毒、餐飲運送、被服運輸配送。在實際應用中實現物資運送平均5分鐘/次,物資錯發/丟包0次,每天運送量超過50次,每天為醫院護士節省時間250分鐘,機器人每月行走超600公里,每年為護士節省1944公里路程。 

事實上,醫院物流機器人是無人駕駛技術在醫療行業裡的應用。業內人士認為,醫院內的環境有著特殊的難點,若想在醫院物流方面有好的表現,只憑無人駕駛技術也是不夠的,還要考慮“貨物相容性,物資安全,安全與效率,院內垂直通道,院內物聯網,物資閉環管理,資料記錄與分析,監控與報警,運量與續航比率,醫療資訊系統對接”等方面。 

據我們瞭解,在醫院內物流機器人目前並沒有規範的細分產品品類,每個企業持有自己的產品系列。一位投資過物流機器人企業的投資人告訴動脈網,國內物流機器人市場非常不成熟,且目前銷量並不大。 

但物流機器人已經是輔助機器人中銷量最大的一種類別。由此可見,國內輔助機器人的需求並不高。輔助機器人作為5G智慧醫院的必需品,隨著5G的發展,輔助機器人將越來越多的應用到醫院場景中。

抗擊疫情,機器人具有天然的優勢

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除了看到數萬名醫護人員千里馳援外,消毒機器人、配送機器人、測溫機器人、巡邏機器人……,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也加入到這場戰鬥中。

曾經難以開拓的市場,一時間需求量爆發式增長。據瞭解,一些機器人公司在疫情爆發後,接到的訂單數量超過之前的一倍,並根據具體情況有些企業選擇快速捐贈產品。 

輔助型機器人在抗擊疫情中具有天然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全自動。機器人不需要人工干預,可以最大可能減少人因工作而感染的機率;
  • 標準化。機器人不需要崗前培訓,可直接按程式設定工作;
  • 可控制。機器人是可控的,僅在規定範圍內工作,減少跨區感染的可能性;
  • 可追溯。機器人的每一步工作都在程式中,一旦出現錯誤可實現定時定量追溯;
  • 7*24小時智慧高效工作。機器人不需要休息,只要有電即可工作,解決目前人手不足的問題;
  • ...... 

那麼具體分析到各種型別的輔助機器人,他們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又是如何的呢?

物流機器人

曾經,物流機器人對醫院來說,快捷、準確、自動、安全地實現物資運送,是主要的述求。在這次疫情中,使用物流機器人一方面可代替人力運輸緩解醫護人員的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可降低院內感染風險。 

截至2月16日,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此次疫情中為疫區提供物流機器人的企業(若有遺漏,歡迎補充。作者微信:Shirley_CaiAx)。

機器人抗擊新冠肺炎價值凸顯,這個行業還有哪些增量?

 為疫情做貢獻的物流機器人企業(資料來源: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本身我們在武漢的亞心醫院、同濟醫院以及武漢市中心醫院就有十幾臺產品,公司的高層非常重視本次疫情發展,大年初一緊急研究情況,確保在疫區及所有醫院的機器人穩定高效工作,同時加快生產。”智蕙林醫療(原名木木機器人)產品副總胡彬告訴記者,“諾亞是醫院物流機器人行業唯一自己擁有工廠的品牌,諾亞的工廠和產品均擁有國家的CR認證(中國機器人產品認證)。疫情緊急,工廠當地(江蘇如皋)政府特批諾亞機器人工廠復工,我們便開始了輪班無休的生產,產能已經提升至平常的2倍以上。”

早在2017年10月諾亞醫院物流機器人就已經進入醫院,在此期間不斷擴充機器人在醫院中的應用場景,從最開始做PIVAS補液配送,到後來逐漸增加到配送口服藥、標本、高值耗材、無菌包、汙洗器械回收等多個場景,目前已實現醫院全場景智慧配送。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初,諾亞已將5G技術應用到其醫院物流機器人中,在4G或5G的醫院均可以使用。

針對此次疫情,諾亞快速開發了與之對應的機器人自消毒功能。推出了專業消毒櫃式物流機器人,這款新型的物流機器人內部自帶消毒模組,能夠利用光消毒技術,保證櫃內環境清潔的同時,也對放入櫃內的物資進行消毒,進一步防止病毒的傳播。據瞭解,目前該產品已基本完成測試,即將上市使用。此外,諾亞目前正在研發機器人外表面的立體自動消毒技術,在潔淨等級要求不同(如ICU、感染病房、手術室等)的區域連線處,為機器人配置一個小的物理空間讓機器人進行自動消毒,進而滿足潔淨要求,實現安全配送。

在此次疫情中,諾亞機器人是滿負荷執行的。為防止機器人出現故障,諾亞配備了售後服務人員,透過線上狀態遠端監控,確保執行穩定。截至目前,執行穩定。 

物流機器人中,還有一款細分品類——配餐機器人。這類機器人以往的應用場景多為餐廳、賓館等消費服務類行業。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 我們也看到了本與醫療毫不相關的他們的身影。 

大年初一的晚上,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張濤接到了兩個電話,分別來自杭州和深圳兩個隔離點的。電話中張濤得知給隔離點的送餐、送藥成為了困擾。隨即張濤聯絡了其他普渡科技的高管召開了高層會議,決定用機器人馳援疫區。 

第二天,普渡科技就安排了工程師奔赴一線,為深圳的一家酒店隔離點送去了 6 臺機器人。經過簡單的現場除錯,很快就在病房裡啟動了配送任務。 

正值春節,物流公司基本停運,多數地區又封城和交通管制,物資和人員都很難調配。張濤告訴動脈網,“人員的流動非常困難。進不來,出不去。需要開各種證明,有的疫區在人員到達之後需要先行隔離14天才能開展工作,在醫院或隔離點的機器人部署工作僅需要1到2個小時即可完成,然後轉戰下一個地點又需要繼續隔離14天。” 

普渡科技的送餐機器人原只是供給包括海底撈在內的餐廳使用。這次疫情讓這家餐飲機器人公司第一次接觸醫療場景。據瞭解,普渡科技成立於2016年,經過了 3 輪融資,公司已經陸續有 5 款送餐機器人產品上市,去年已經實現了盈虧平衡甚至盈利。

張濤表示,普渡的送餐機器人在醫院執行得非常順暢,對他們而言,機器人進入醫院是一種技術降維。因為餐廳過道窄、桌椅擺放複雜、不同餐廳佈置差異較大、餐廳中走動的人多,所以普渡面向餐廳場景的演算法在定位、建圖、路徑規劃排程感知、避障等方面都更為複雜。

為進一步適應醫院場景,減少感染,普渡對機器人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由之前的點選螢幕操作,更改為透過語音、延時等方法免接觸式操作。同時在托盤上放置裝食物或藥品的置物盒,方便使用者定期更換和消毒。在疫區,普渡機器人的感測器會自動感知環境,自己構建地圖場景,自動調節速度,最快速度達1.2m/s。

消毒機器人

消毒機器人,以機器人為載體,透過汽化氧化氫消毒、紫外線消毒、擦拭消毒等消毒方式,有效、無死角地殺滅空氣、地板中的致病微生物。消毒機器人能夠根據設定的路線自動、高效、精準的對室內進行消毒防疫。 

截至2月16日,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此次疫情中為疫區提供消毒機器人的企業。

機器人抗擊新冠肺炎價值凸顯,這個行業還有哪些增量?

 為疫情做貢獻的消毒機器人企業(資料來源: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易普森在1月21日便啟動了應急預案;1月22日,完成所有使用者醫院的導醫機器人防疫科普宣傳功能的上線工作;1月23日,易普森的工程師緊急開展醫院消毒物流機器人除錯工作;截至今日,已向各大醫院發出數十臺消毒物流機器人。

易普森董事長李小軍告訴動脈網,易普森在年前就有足量的備貨,所以在上游工廠未開工前,易普森有足量的產品供給市場。李小軍表示,易普森的機器人有多種型別,可全方位覆蓋醫院所有場景,此次疫情中應用最多的便是消毒物流機器人。

易普森自主研發消毒物流機器人既可以實現醫用耗材、藥品、器械等的自主配送,也能對外部環境進行紫外線消毒。該機器人外部配備紫外線消毒燈,符合《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可以殺滅包括細菌繁殖體、芽孢、分枝桿菌、冠狀病毒、真菌、立克次體和衣原體等。 

據瞭解,易普森的消毒物流機器人可實現定時和臨時消毒,根據醫院實際需求規劃消毒時間和作業路徑,可自動乘坐電梯,實現360°無死角消毒。 

此外,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競速中,易普森還推出了防疫導醫機器人+醫院消毒機器人的硬核防疫組合。防疫導醫機器人可以提供紅外額感溫度測量、防疫科普宣傳、無接觸全語音智慧分診等服務;消毒機器人是專為醫院環境消毒而開發的一款智慧、高效、安全的醫療裝置,可以替代人工對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區等區域進行UV紫外燈和過氧化氫蒸汽防毒,能夠有效殺滅空氣和環境中的各種細菌和病毒,改善醫院衛生環境,減少傳染病蔓延,避免醫護人員因人工消毒而發生的感染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為保證春節期間產品正常執行,易普森實施部門工程師輪流值班,確保最及時的服務。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商用消毒機器人公司也加入了抗擊疫情的大陣營中。高仙機器人成立於2013年,研究領域是機器人全場景移動全棧技術(定位建圖-路徑規劃-環境感知-運動控制、應用層技術、後臺技術、資料),是商用無人駕駛清潔機器人賽道頭部企業,已向包括醫療、工業、交通樞紐、商綜商超在內向15個國家及地區提供了近千臺機器人。 

此次疫情中,高仙機器人向武漢火神山、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湘雅醫院、重慶衛生公共中心、港大深圳醫院等諸多前線醫院提供了數臺商用清潔消毒機器人。

與多數醫療消毒機器人透過氣體的消毒方式不同,高仙機器人採用的也是醫院最傳統有效的消毒方式——消毒水擦拭地面消毒,可將病毒濃度降低到千分之一。且自帶路徑規劃的高仙機器人能夠更加均勻、不遺漏的為環境消毒,為病毒隔離起到了積極作用。 

高仙清潔消毒機器人使用時不必遣散人群,可自我規劃路線、感知環境,實現“自動巡航消毒”。值得一提的是,高線機器人配合人工邊角立面輔助,從而最大程度上減小後勤消洗人員與風險環境的接觸。


測溫機器人

發燒是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之一。新型冠病毒肺炎防治的難點之一是其近距離接觸時的高傳染性。傳統的水銀溫度計、額溫槍、點溫儀等測溫工具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人的近距離接觸,帶來交叉感染風險。而測溫機器人可以同時給多人進行非接觸式測溫,更適合在人流密集的場所進行快速篩查。

截至2月16日,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此次疫情中為疫區提供消毒機器人的企業。 

機器人抗擊新冠肺炎價值凸顯,這個行業還有哪些增量?

 為疫情做貢獻的測溫機器人企業(資料來源: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達闥科技成立於2015年,是雲端智慧機器人領域的研發製造商。1月30日,達闥科技攜手中國移動將首批捐贈的5G雲端醫護助理機器人、5G雲端消毒清潔機器人、5G雲端智慧運輸機器人和5G巡邏溫測機器人緊急發往武漢和上海醫院,全力協助醫護人員全力抗擊肺炎疫情。

達闥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汪兵告訴動脈網,達闥科技除夕當晚緊急組織人員研發,利用10天的時間研發出了5G巡邏測溫機器人,該產品將紅外測溫與人臉識別系統相連,具有云端AI、遠距離、非接觸、大面積、高效率等特點。 

在研發的過程中,達闥科技充分發揮雲端智慧架構的技術優勢,採用了全新的人臉識別演算法,完成了佩戴口罩、帽子檢測演算法的最佳化,即使在人流密集型的場景下也可以快速識別,不需要被識別者脫帽或者摘掉口罩。 

值得一提的是,達闥科技5G雲端紅外測溫及人臉識別系統設定了預警機制,當體溫超過預警值時,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同時自動記錄當前發熱人員的紅外溫度影像和可見光影像。方便醫護及工作人員快速找到發燒和未帶口罩的人並進行檢測和隔離。

測溫和消毒等機器人已逐步走向了機場、火車站等交通密集之處。在醫院外,相較於陸地行走的機器人,空中的無人機覆蓋的範圍更廣。在此次疫情中,“喊話”、測溫、消毒的無人機也走進了大家的視野。

截至2月16日,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此次疫情中為疫區提供無人機服務的企業(若有遺漏,歡迎補充。作者微信:Shirley_CaiAx)。

機器人抗擊新冠肺炎價值凸顯,這個行業還有哪些增量?

  為疫情做貢獻的無人機企業(資料來源: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藉助熱成像技術,無人機在本身的“天眼”之外增加了“測溫眼”,可遠距離、全覆蓋、高準確的測出相關區域或相關人員的體溫。在無人機上裝一個蓄水桶,放置消毒液,可霧化噴灑消毒液,進而最大程度的降低消毒液對人體的傷害。無人機安裝一個廣播即可實現宣傳,安全高效,節約人力和財力支出。 

除消毒機器人、配送機器人、測溫巡邏機器人外,動脈網也瞭解到,目前國內還有呼叫排查機器人、問診機器人等醫療輔助機器人也開始應用到這場防疫大戰中。 

輔助型機器人的銷量將增加三到五倍

在高危疫情背景下,傳統的透過人力的醫療體系已無法與現有的醫療需求相匹配。這次疫情對輔助機器人行業而言,是一個機會。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輔助機器人快速實現了市場教育,培育發展了國內的市場。 

通常,醫院會把一些低附加值的人力工作進行外包,比如消毒、垃圾回收、送餐等,從而降低醫院成本、提高效率,最佳化醫院的員工結構。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輔助型機器人很難開啟市場。 

一個業內人士告訴動脈網記者,在運送的過程中,一臺物流機器人相當於4個人力左右,而一個人力3-4年的成本,可以換一套物流機器人系統工作20年。 

這是大多數醫院決定是否採購輔助型機器人的計算方式之一。但經過了此次疫情,醫院在認識上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從衡量經濟價值的角度,轉變為衡量除了經濟價值外,還包括安全價值、應急價值、科技價值等。 

這次突發事件引爆了目前醫院中的痛點。經過多方採訪,我們預計輔助性機器人將發生的變化是: 

第一,應用場景發生轉變。例如,以往的物流機器人基本承擔院內大重量貨物運輸的職能,未來物流機器人將更加細化,如分拆為配送藥物、配送餐食、配送汙物等,並進一步將應用場景如院外場景,和院內的手術室、ICU、隔離病房等區分。

第二,銷量增大。以不論是三甲醫院還是基層醫院都需要的消毒機器人為例,按照三甲醫院來算,目前國內擁有越1300多家三甲醫院,每個醫院配備2到3臺。且每家醫院的需求量會在“試水”後增加,會發展到如每個手術室配備2到3臺。保守估計2020年銷量將是2019年的三至五倍。 

第三,市場空間增大。我們採訪了多方投資人,由於輔助型機器人起步晚、銷售數量少、價格差異性大,目前沒有精確的市場空間資料,但普遍預計輔助型機器人的市場空間將會實現爆發式增長。這個增長是兩方面的,一是存量市場的增長,導診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的需求量會增加。另一方面是增量市場出現了,輔助機器人的型別增加了,還有消毒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測溫機器人的新應用市場。

第四,加快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回顧2003年,SARS催生了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催生了電子商務,催生了社交網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則將推進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用機器代替人去做人們不願意做的工作,會成為趨勢。 

但同時,疫情退去後對輔助型機器人企業來說,將面臨真正考驗。一方面,更多非醫療機器人公司發現了“大健康”這塊市場,讓更多“可在醫院場景使用”的機器人真正的走向醫院,競爭對手變多 

如前文所述的普渡科技類似的企業,他們本與醫療毫不相關,但在抗“疫”中找到了新的機遇,獻出自己的一份技術,一臺裝置,看似他們被動捲入這場戰“疫”,但卻又是一個新的商機。

另一方面,目前國家還未對醫療輔助型機器人設定相關的合規標準及相應的證件。很多企業是經過CE、CC或CR認證,但究竟需要透過怎樣的醫療標準,相信國家疫情後也會給出正確的答案。

注:本文對機器人的定義為智慧機器人,至少具備感覺要素、運動要素、思考要素三個要素的機器人。

 *本文參考:艾問人物、人民日報、時代週報、通訊世界網、中新網、36KR等

*封面圖片來源:123rf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