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需求挖掘
想要做使用者需求挖掘,先讓自己成為使用者,然後努力去做讓自己滿意的事。 其實,這很難做到。當我們站在網際網路人的視角時,決策的出發點可能有偏差,就很難成為真正的使用者。舉個例子:步行時,我們覺得私家車不懂禮讓很討厭,有車了不起啊;開車時,我們覺得步行的人能不能走快點,我趕時間呢。這就是立場不同,屁股決定了腦袋。
所以,把握使用者需求變成了一件專業的事,對我們互網路人而言就需要我們會分析、運用和創造使用者需求,並在產品上落地,從而達到產品的整體目標。
一、挖掘使用者需求其實就是挖掘產品的痛點、爽點、癢點
1、痛點
痛點就是使用者想要逃避卻又必須要解決或者優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產品的切入點和重心點。產品誕生和存在的價值其實就是解決使用者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痛點,網際網路人必須要有發現痛點的眼睛,解決痛點的能力。
痛點的特點:
- 一般是大部分使用者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叫市場的痛點,才有做成產品的價值。
- 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誰能最先發現它並解決它,誰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痛點是客觀存在,也就意味著很多人發現了這個痛點,但只有少數人去解決了它,他就走在了行業的前沿,例如出行困難這個痛點一直都在,為什麼只有到滴滴和摩拜這樣的產品出現,才得以改觀,是因為他們進行了模式創新,將傳統的需求借助移動網際網路進行了優化。
2、癢點
使用者的粘性來自於癢點的運營,簡單的來說尋找痛點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製造癢點則是滿足慾望。
癢點的特點:
- 一般是超出預期的個性化的需求。比想要一個生日禮物。
- 癢點往往伴隨著價效比、個性化、高品質等關鍵詞。比如花很少的錢去住五星級的酒店。
- 需要精細化的運營。每個人的癢點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看重品質,有的人注重價格,有的人更愛與眾不同,所以我叫使用者的癢點,既然使用者的癢點不同,那麼根據使用者分群的精細化運營是基礎。
如果尋找痛點並解決它是做產品的主要職責,而製造癢點讓使用者時不時的有心動的感覺,則是為了更好的使用者體驗,留住更多的使用者。我們需要對使用者分群分類,要找出使用者不同的癢點所在,再講這些癢點落地。發掘癢點並滿足癢點應在產品發展的成熟期,此時產品要發展,就必須不斷的提升產品的使用者體驗。
3、爽點
爽點即賣點,前面的痛點作為切入(解決使用者根本問題),癢點進行營銷誘惑(滿足使用者的慾望),已經掉起了使用者的胃口。其實爽點就是銷售的一套說辭,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把痛點和癢點說清楚,把傳遞的價值說清楚這就是賣點。過去我們經常以自我為中心,總是在告訴消費者我是啥,我有啥,而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組織賣點,所以效果不好。所以產品的爽點一定是結合市場的痛點和使用者的癢點去說的,從滿足需求的角度去說。從而引導使用者的情感、判斷力均向我們傾斜。讓使用者有豁然開朗、眼前一亮、就是它了……這種很爽的感覺。
爽點的特點:
- 說問題,也就是說痛點,讓使用者有種你很懂他的感覺
- 闡述清楚我們的產品如何解決他的痛點,激起他的慾望
- 展示意想不到的功能和服務點,即癢點,直擊要害,拿下他
產品只是解決了使用者有什麼問題,並不能激起使用者嘗試使用和持續使用的慾望,因而產品(即解決痛點)只是一個核心也是基礎,突出的癢點是內涵,讓使用者感知到爽點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要挖掘使用者需求即挖掘產品的痛點、爽點、癢點,需求調研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二、傳統的調研方式
1、調研的流程
a、根據產品定位,給出目標人群的類別
b、按人群類別列出屬性,如性別/年齡/所在地
c、手機使用者資訊,如問卷/電話/訪談
d、分析收集到的資訊,得出調研結論
2、收集使用者資訊的方式
a、問卷調查
b、焦點小組
c、相關人走訪
d、現場觀察
e、競品調研
三、傳統調研的弊端
以上是傳統的使用者調研方法,看起來很順暢,很合理,其實有很多問題:
1、使用者反饋不真實
我們追求的是最本質的客觀事實,而在調研中,使用者反饋的資訊必然會經過自己處理,不知不覺的加入了主觀意識。這樣得到的反饋資訊,就有悖於我們想得到客觀事實的初衷。
影響反饋真實性的原因:
a、利益驅使
就使用者自身而言並沒有什麼理由和必要參與調研,更不要說給出自己真實情況了,所以一般的解決辦法就是用獎品激勵、誘導。本身就是衝著獎品來的,那本應客觀公正的使用者調研,調研出來的資料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真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當使用者拿了或想拿你的好處時,就會不自覺的給出偏正面的反饋。例如,我們在網購時,當包裹裡有好評返現5元時,即使商品一般,大多數人也會為了這預得的5元錢給出好評。
沒有利益驅動,就很難讓使用者參與調研;有了利益驅動,有可能會影響最終結論,不過,如果對調研樣本的數量要求不高,這個問題的影響面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b、群體效應
在參與調研時,如果與群體在同一空間內,個人觀點會受到群體影響,從而給出非客觀的資訊。
這種案例很多很多,例如,一群行人等紅燈,如果大多人去闖紅燈,那麼本身沒闖紅燈想法的人也會跟著人流一起闖紅燈。
調研時更容易受群體效應的影響,比如你看完一部電影,準備去豆瓣上標記評分,正在糾結打三星還是四星,這時候你發現大多數人都打了三星,這是你就會不自覺的大三星。
2、認知不統一
對於調研中的問題或選項的描述,很多時候是沒有嚴格且清晰的界定,使用者對此的認知也可能完全不同。如果認知有差異,那麼調研的結論就沒有價值了。
例如,讓幾個男生評價一個女生的外貌,張三選的「還行」,與李四選的「漂亮」,很可能在他們心裡都是「不錯」的意思,屬於同一水平。
3、把未知因素視為已知條件
調研時,需要先設定一個場景或條件,再收集資訊。然後從各個角度再調研,去交叉驗證這個預設場景是否正確。這是傳統的方法,理論上是合理的。
但實際上很少人去做「交叉驗證」這個環節,只做了「預設場景」,相當於把調研設計者的主觀意志強加到使用者身上。
例如,在調研中有這樣一個問題:
三商線上測評時,你會先做哪部分的測試題:
a、情商測試題
b、智商測試題
c、逆商測試題
這個例子本身就存在問題,把未知的因素視為一致條件;首先,使用者壓根就不一定有興趣去做三商線上測評;其次,部分使用者可能就不清楚什麼是情商、什麼是智商、什麼是逆商,又何來會先做哪一項呢。如果是這樣,這個問題就沒有意義了。
以上三點,是調研使用者需求時,容易出現的問題。並不是說問卷或訪談不靠譜,而是說這種形式更適用於收集客觀的使用者資訊,比如在一個廣場裡,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是本科生多還是碩士多。不要偏激的認為傳統調研不靠譜,而是要針對不同的調研目的,選擇合適的調研形式。
四、如何有效挖掘使用者需求
文章開頭提到想要做使用者需求挖掘,先讓自己成為使用者,然後努力去做讓自己滿意的事。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一下兩點:
a、把握使用者需求,瞭解使用者像瞭解自己一樣
b、把使用者需求落地,有效的解決產品的痛點、癢點和爽點
所以,使用者需求實際上是來源於對使用者的瞭解,真正的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和積累,去做使用者做的事。
為了更好的挖掘使用者需求,做使用者需求調研的方法應做出如下調整:
1、大量的與使用者溝通
在調研前並不確定哪幾類使用者是我們的目標受眾,所以先主觀列出幾個分類和名單,大量與使用者面對面溝通,快速積累到一定的量級。
這時理應對使用者群體有了一定了解,再回頭來檢查之前列出的分類和名單是否合適,再調整的更合理一些,然後繼續溝通,直到自己找到真正的痛點為止。雖然這是笨辦法,是體力活,但一定最有效、最牢靠。
在訪談量級較小時,可能會感到困惑,因為個體之間的差別很大,並不能總結出規律。一旦積累到一定量級後,我們首先能做到對研究的群體有足夠的瞭解知曉了痛點是什麼;其次也能認知到不同群體的差異(產出癢點的差異性),從而量變引起質變,我們找到一個折中點來解決所發現的痛點。
2、去做使用者會做的每件事
使用者會圍繞我們的產品做很多事,為了體驗使用者的感受、融入使用者群體,我們也應該去做這些事,甚至在多個場景、長期大量去做,這樣才能真正體會使用者的感受(就是我們現在做的自測)。才能真正知道使用者想要的是什麼,進而意識到使用者的癢點何在,知道了癢點的存在,將其解決掉不就讓使用者產生愉悅感了嗎,使用者不就喜歡上我們的產品了嗎。
以掘金為例,貢獻使用者是寫作愛好者。想要了解這部分人的需求,就要自己多發幾篇文章試試。別小看這件事,分這幾個階段,以及相應感受如下:
定主題: 感受策劃過程中的糾結和痛苦
寫和發: 寫作時的感受和產品體驗
等反饋: 比如回覆/贊/轉發/評論
我們來說一下最後一點“等反饋”,之前兩步做的所有工作,付出的時間和艱辛所積攢的情緒,都要通過這個環節釋放。所以,收到很多讚賞和好評是什麼感覺,收到很多謾罵和無人關注是什麼感覺,如果你不寫文章,就無法體會這種感覺的。當然了,作為掘金使用者個人很喜歡第一時間看見收到了多少贊,掘金就的很好,把“贊”的圖示和數量放在了前面且用藍色著重顯示。
3、研究行業
除了感受使用者,還應去研究使用者所在的行業。行業是使用者和產品所處的大環境,使用者和行業就是魚和水的關係,去研究水,是為了更好的理解魚。
不是說做行業調研,在使用者需求調研這個話題裡,只需要做到關注行業熱點和趨勢,並參與業內交流就夠了。
獲取資訊和業內交流的方式,這裡不細說。這點主要依賴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以及自我驅動和學習的能力。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有“從外行到內行”的變化。
4、關注競品
需求調研的難點是,讓使用者在構建的場景下給出反饋資訊,但實際上使用者感受不到這個場景。
所以此時去調研競品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假設你想知道使用者是否有某一方面的需求,可以看看競品裡是否有滿足這個需求的模組,看看這塊的資料情況,基本上就能印證了。比如,想知道使用者是否願意為文章付費,就去看簡書和公眾號;想知道是否會為音樂付費,就去看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
有的在前臺就能看到資料,比如打賞和瀏覽量。
5、充分利用內部資源
使用者反饋
收集使用者的反饋,假設每週收集使用者的反饋(bug及時處理),並分類和標記優先順序,積累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有幾個類似的痛點或癢點會被不同的使用者反覆提到,這時就要重視起來,挖掘使用者反饋背後的需求。
比如,使用者希望新增「關注」的功能,實際需求可能是找不到之前瀏覽過的內容了。假設這點成立,產品就不一定非得上線「關注」功能,實現需求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根據使用者興趣推薦內容,省去了去「關注」這個操作。
使用者行為資料
想了解使用者有哪些需求,可以看現有各功能模組的資料,或者預先上線幾個功能看看效果,資料是最有參考價值的。
例如,想知道使用者喜歡50字,還是300字的影評,可以選一部電影,在相同位置把兩個字數的影評各放一天,記錄瀏覽量和互動量的資料。輪換不同的電影和不同風格的影評,多試幾次,就可以明顯的得出結論。
做網際網路人,建議平時多看看產品的資料,不僅包括整體的DAU(日活躍使用者量)和新增,還包括各個模組的,以及過去一段時間的走勢,從而更有效的解決使用者的痛點,優化產品的癢點,進而獲取使用者的爽點,讓對方愛上我們的產品。
總結,上述調研方法雖然有效但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所以在調研時要視情況而定,深挖使用者需求點時也許值得這樣付出;而且使用者需求沒有恆定不變的結論,就像使用者的癢點就是是在不斷變化的。作為網際網路人,我們要想盡辦法融入使用者群體,不斷去感受和鑽研使用者需求,甚至去探索使用者都未發覺的需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