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不再,正漸漸變成投資圈的共識。在TechCrunch舉辦的Disrupt論壇現場,風險投資人們對這一觀點表達了一致看法:創業公司想要跑出來,已沒必要設在矽谷了。

此前,《經濟學人》雜誌釋出了一篇封面文章“為什麼創業公司正在離開矽谷”。作者解釋了這個彙集了上萬家科技企業的區域,為什麼已經達到了巔峰——風險投資人對矽谷外公司的投資,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多,與之相對的,則是著名企業家和投資人的離去,例如:彼得·蒂爾。

資本以外,高昂的生存成本也讓人們望而生畏。不斷上漲的房租,毋論建立一家新公司,即便是對於前來謀生的就業者,價格也過高了。據調查統計,46%的灣區居民希望解決房價過高的問題,這一比例較兩年前上漲了34%。

Disrupt的論壇上,矽谷再度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作為單一的企業家,很難在舊金山有所作為。”《輓歌為誰而唱》的作者、Revolution投資公司基金的管理合夥人J.D. Vance表示,同樣的情況放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就並不難。他所負責的Revolution旗下這隻基金主要投資於矽谷外的種子期專案。

Revelution的CEO Steve Case在一次與Vance的對話中表示,他注意到一種趨勢開始出現:來自匹茲堡、底特律和波特蘭的創始人們,開始傾向於選擇留在家鄉創業,而不是搬到舊金山矽谷這個“美國創業中心”。

他們將其形容為:那種“要麼來矽谷,要麼就玩不下去”的感覺正不斷被削弱。這種感覺在資金和人才的流向上有了更明顯的表現,人們不再“非矽谷不可”。

再見,舊金山

“在這裡生活太貴了。”在與Spark Capital合夥人Megan Quinn、Benchmark合夥人Sarah Tavel的談話中,種子期風投公司Cowboy Ventures的創始人Aileen Lee如此說道。

Lee指出,這裡很棒,但想要在不擔心收支平衡的基礎上,在這裡生活變得越來越難。Cowboy的組合裡有一家公司,在其需要擴充套件業務時,將公司從矽谷搬到了科羅拉多州,在過去,這會被視為失敗,但今天可能是商業嗅覺的一種表現。

Quinn表示,Spark投資的28家成長期公司中,總部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Pendo最容易在當地和灣區招到人員。她已經開始建議矽谷的公司,去外面開第二間辦公室,因為那裡有更低成本的人才。“以舊金山為中心,三小時航程內,選擇一所有大學的城市,然後開第二個辦公室。”

當然,這三家機構仍然投資了很多舊金山的公司,Benchmark 10個最近投的公司裡面,8家來自舊金山。過去Sarah認為10億美金以上公司一定會誕生在矽谷,但她如今已經改變了想法。

除此之外,矽谷之外的地區也開始展現吸引力。過去,許多灣區的風投公司對矽谷以外的人才,都選擇了視而不見,而實際情況卻是,美國中小市場有很多優秀工程師。

Backstage Capital的創始人Arlan Hamilton在Disrupt當場宣佈,將推出一項新計劃,在四個城市著重搜尋過去忽略的創業者,而舊金山不在其列。與之相對的,則是大量資金開始湧入費城、洛杉磯、倫敦和其他城市。Hamilton表示,洛杉磯和倫敦的科技人才不容忽略。“很多錢、很多投資者,就像三年前在矽谷。”

矽谷和中國

矽谷的勢弱可能不僅僅是生活成本增加、其他地區人才被忽視的緣故,國外競爭也是原因之一。

紅杉資本早期、成長期投資人Doug Leone表示,中國人的職業信仰和矽谷截然不同。“中國企業家比美國企業家更無情,而且前者的工作時間要長得多。”

“在中國,我曾直到晚上10點才吃晚餐,而且人們晚上10點之後還去上班,”Leone說。“美國不存在這樣的現象,不是說美國的創始人應該這樣做,但這就是差別。”

中美創業者也有很多相似處,他們都有夢想,也有各種各樣改變世界的方法,他們都是超級自我驅動的人……但中國創始人多出的優勢在於,他們更加拼命。

這樣的說法此前也有過,直到現在,矽谷仍然是屬於投資者和創業者的地方。但一些科技文化從業者一直都很焦慮,他們在等待市場崩潰、泡沫破滅、波谷到來的那天。

文章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