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健康重組:AI+醫療的生意為何“叫好不叫座”
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221869/
1月,谷歌再一次重組了自己的醫療部門。由號稱“醫生領導者”的David Feinberg擔任醫療戰略部負責人。將分散在各個部門的醫療健康專案都打包進了全新的Google Health。
不僅搜尋、雲業務、谷歌大腦、alphabet等業務的醫療模組被分拆,AI第一人deepmind也被肢解,其健康部門deepmind health和steamers團隊,統一被新的Google health接收。
一直以來,谷歌的醫療技術就像噴霧一樣散落各個業務線中,谷歌為什麼要給自己動“大手術”?原來的AI+醫療模式存在哪些問題?重組之後的谷歌健康能大殺四方嗎?
震驚!谷歌健康為何走上“大保健”之路
重組之後的谷歌健康,形成了一個很大的醫療業務叢集。我們為大家梳理了一下核心的三個板塊:
1.集合Deepmind的AI能力。包括透過AI來輔助醫護人員進行診療,多種疾病的判斷和預防,電子病歷和醫生工具,新藥研發,以及streamers應用程式等等。
2.集合Verily的保健業務。核心能力是透過分析工具、干預措施來改善醫療保健,幫助患者進行疾病檢測和預防,以及生活方式管理。
3.集合Calico的抗衰類技術。專注於用AI來理解大型資料集,抵禦衰老以及與年齡有關的疾病。
另外,一些谷歌風險投資部門GV的戰略投資佈局,如消費健康、資料與AI、機器人與硬體等領域的創業公司,也將集體為全新的谷歌健康做功。
不難發現,重組後的谷歌,除了Deepmind“疾病診療演算法”這張王牌,其他業務基本都是圍繞著保健、健康干預展開的。
哎,好好的一個谷歌,說搞大保健就搞大保健了,就像看到暗戀的校花居然開始做微商了一樣憂傷。於是,你一邊恨不得馬上為愛打錢,一邊又忍不住想,它到底都經歷了些什麼啊?
江湖夜雨十年燈:谷歌未解的執念
原因很簡單,“用技術撬動醫療富礦”,已經成為了谷歌的執念。
其實早在2008年,谷歌就推出過Google health專案,提供醫療數字檔案服務,但很快被叫停。2009年Google Wave登臺亮相,拿下美國醫療雲190億美元的大單,但隨後推行受阻,2010年又停止運營。此後Google也一直在不斷地實踐,尋求醫療難題的技術解決路徑及其商業化的可能。例如,推出了糖尿病管理系統Onduo。
而11月的這次重組,完善技術矩陣的同時,也讓谷歌健康在商業化上,有了更為清晰的路線圖:
1.與政府合作,成為醫護人員的輔助醫療裝置。比如,Deepmind就與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NHS展開合作,幫助臨床醫生更準確地判斷疾病的早期症狀。
2.發揮演算法優勢,為大型醫療裝置和製藥公司提供研發引擎。目前,谷歌與醫療裝置公司Dexcom共同開發的小型連續葡萄糖監測器(CGM)已經進入商業化階段,能夠以85%的準確率檢測糖尿病。
3.幫助醫院搭建資料醫療基礎設施,改善醫療保健體驗。DeepMind的應用程式Streams,就能夠透過APP及時向醫生、護士等提供相關的病人資訊和警報來檢測急性腎損傷。
4.推出家庭健康服務護理服務和新的消費醫療硬體。Nest已經推出了家庭自動化系列產品,幫助管理使用者的健康狀況,以及監控獨立生活的老年人。Google Fit也在努力擴大可穿戴裝置的市場份額,設法透過裝置讓患者可以獲得及時治療。
5.保險業務,並對患者進行健康風險干預,改善大部分人的健康狀況。目前,谷歌正在招聘健康計劃主管,在VALLY醫療服務平臺為患者提供健康護理。
上述業務都有同樣的特質:盈利模式清晰、由政府或醫療機構買單、適用人群廣闊。
家大業大的谷歌,到底是怎麼走到 “為錢禿頭”的地步的?技術不是問題,問題是無節制地“燒錢”已經讓華爾街心急如焚。
谷歌:想一想,不充錢你會變得更強嗎?
谷歌的醫療健康佈局,幾乎覆蓋了產業鏈所有關鍵環節。不僅如此,谷歌還尤為青睞那些耗資巨大、風險極高的突破性技術。曾經以7500萬美元投資了研究癌症免疫療法的Forty Seven,5000萬美元投資了ARMO BioSciences。
不斷衝擊醫療AI研究頂峰的DeepMind,也常年處於虧損狀態。
這種激進的策略,一方面使谷歌健康擁有了醫療產業最上游的技術話語權,尤其是藥物研發、基因編輯、遺傳工程等生物科學領域,網際網路公司幾乎無出其右。但也讓谷歌的健康業務長期處於“月光”狀態。
比爾·馬里斯(前GV的CEO)認為,“技術問題解決後,剩下的(回報)不過是水到渠成”。
但幾年下來,現實顯然教育了我們,擁有強大的技術是一回事,將其轉化為商業上的成功,又是另外一回事。而谷歌,一直沒能找到解鎖這個命題的秘鑰。
新成立的Google Healthy能否打破“商業化”的魔咒,恐怕還得打個問號。因為這道難題的背後,展現的是AI應用的行業通識困境。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 難以“消愁”的AI醫療
認真數一數,絕不是隻有谷歌在AI醫療商業化的泥潭裡掙扎。
這兩年,亞馬遜、蘋果、Berkshire-Hathaway、JPMorgan Chase、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都在切入AI醫療的賽道,但目前為止都還處於投入階段,沒有在市場上取得什麼大突破。IBM的Watson Health在今年夏天甚至還不得不裁員來縮減開支。
是科技企業的AI技術不夠強嗎?別的不說,至少谷歌的AI在醫療領域表現出了強大的優勢。
尤其在前沿熱點領域的大規模下注,手握著疾病診療及預防這樣的硬核技術。目前,Deepmind的疾病診療範圍已經在眼部疾病、糖尿病、心臟病、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上有所建樹。DeepMind 的AI系統,已經可以識別和確診50多種眼部疾病,轉診推薦的準確度甚至專科醫生更好。與英國NHS系統合作的諸多AI醫療服務也備受好評。
但悲傷的是,真正阻礙科技公司在醫療產業獲益的,其實是那些技術之外的因素。比如:
1.醫療行業自身的複雜規則和產業關係,AI還不足以被完整地採納及應用。這讓想要用技術撬動整個醫療版圖的科技企業只能小範圍發力,價值難以全面彰顯;
2.醫療領域的資料敏感性,解決大眾的隱私保護和信任問題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方面,谷歌在廣告營銷上的優勢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3.政府對本地資料的監管禁令,也使以資料為核心的科技公司非常難受。被Google合併後,DeepMind關於如何使用NHS患者資料的合法性,也受到了英國政府一些審查。
在谷歌身上,除了這些普遍問題,還必須克服一些內部問題,像是重新整合不同子公司業務帶來的負面影響。
前不久就出現了高階僱員大規模流失的情況。Calico的前首席計算官daphne koller,Calico R&D hal barron的前總裁daphne koller,以及Verily的前心理健康專案主管thomas insel這樣的高階人才離開,也讓人對谷歌拆分子公司之後能否團結一致的開展工作十分擔憂。
總而言之,谷歌的技術實力固然讓人膜拜,但僅憑這一點,就想撬動嚴絲合縫的醫療版圖,真的有點想當然。
殘酷現實與英雄夢想:醫療AI的未來向何處去
說了這麼多,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科技企業圖謀已久的醫療AI,究竟該如何突破。
從谷歌身上不難發現,技術的成熟度和貨幣化,是科技企業最大的兩個挑戰。
首先,能夠被行業接受的解決方案,必須確保技術的優越性和穩定性,決定了技術池的深度和廣度很難兼得。
在這一點上,中國科技巨頭們就接地氣得多。如果說谷歌是一個醫療行業的“複方藥”,中國企業更像是“單靶向”的特效藥,集中資源解決一個或幾個應用問題,像是虛擬助理、醫學影像、輔助診療、醫院管理、線上科研平臺等等。
比如騰訊的智慧醫院、覓影,阿里的“ET醫療大腦”,不同公司的服務和偏重技術都有差別。
另外,貨幣化也考驗著科技企業的“工程師思維”。拒絕被產業同化和過於固守原始規則都是不行的,需要複雜的平衡和相互妥協。
無黑科技不歡的谷歌,為了與產業貼合更加緊密,也邀請了深耕醫院管理、患者保障等領域24年的前蓋辛格(Geisinger)健康系統公司CEO David Feinberg,來擔任Google Health的負責人。
顯然,邀請業內資深人士領導醫療保健工作,谷歌正在從“技術至上”,轉為接受和擁抱傳統產業那些根深蒂固的規則。
技術的成熟度和貨幣化,其中任意一個能力的缺失,都可能讓科技企業隔著玻璃不斷碰壁。
在醫療這個任何環節都不允許出錯的“高壓”環境中,想要破局,需要的或許是一把錘子和無數釘子。
錘子,是核心的演算法專利技術,能夠切實獲得產業端的歡迎;釘子則是被深刻扎進痛點的應用場景,無數場景的集體共振,總有玻璃破碎的一天。
殘酷現實下,也許谷歌還沒有放棄“靠技術優勢撬動一個古老行業”的英雄幻想,但它至少手握著足夠的底氣和籌碼。
對於其他科技公司來說,還是一個釘子一個釘子地砸下去,才能良性運轉直至規則瓦解的黎明。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9829936/viewspace-222189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智慧醫療+精準醫療打造全新的醫療健康時代
- 寵物醫療,成色幾何?
- 雲棲科技評論|醫療AI,醫療健康產業的“核按鈕”AI產業
- 谷歌啟動醫療健康新專案:大資料疾病預防谷歌大資料
- 人工智慧何時才能在智慧醫療健康領域落地成子?人工智慧
- 看微軟醫療聊天機器人,如何服務醫療健康市場微軟機器人
- 智慧醫療中的人工智慧——用於改善健康醫療實踐人工智慧
- 谷歌工程師:每天遮蔽醫療廣告 公司損失慘重谷歌工程師
- 5G時代的蛻變與新生,醫療健康產業左右為難產業
- 網際網路醫院春風下的移動醫療將何去何從?
- 人工智慧加速醫療健康產業變革人工智慧產業
- 智慧醫療健康峰會議程終曝光
- 顛覆醫療:大資料時代的個人健康革命大資料
- CNNIC:網際網路醫療+商業保險,合力挖掘數字醫療健康價值CNN
- 谷歌3250萬美元投資醫療公司 為智慧隱形眼鏡谷歌
- 當生成式AI照進醫療,醫患關係將何去何從?AI
- “VR+醫療”更好的創造“智慧醫療”醫療模式VR模式
- 將顛覆醫療健康行業的五大科技行業
- 雲知聲加速佈局智慧醫療領域,推動醫療健康事業向前發展
- 醫療技術能成為解決新加坡醫療保健挑戰的方案嗎?
- 貝恩諮詢:疫情之下,中國醫療行業何去何從行業
- 圓心科技:以患者為中心,為院外患者提供高品質的全程醫療健康服務健康服務
- 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機遇和優勢行業
- 2018未來醫療健康產業報告:醫療創新實踐五年回顧產業
- “GPT+醫療健康”前景廣闊,景聯文科技大量醫學資料儲備助力AI醫療大模型GPTAI大模型
- AI+醫療”獲政策支援六大應用場景有望落地AI
- 醫療視覺化為醫療診斷方式帶來巨大變革視覺化
- 分分合合分分,谷歌醫療走向大敗退谷歌
- 德勤諮詢:智慧健康與未來醫療報告
- 華為雲釋出醫療健康解決方案,盤古大模型賦能五大醫藥健康場景大模型
- 人工智慧與醫療,正成為人工智慧時代重頭戲人工智慧
- 除了技術代差、估值體系,中美醫療投資為何大不同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錢琨:健康醫療大資料時代下的智慧醫院建設大資料
- 醫療健康行業AI落地中,英特爾的十問“實”答行業AI
- 深度分析:中國在全球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產業中的地位產業
- 基於電子健康檔案的區域醫療 SOA 解決方案
- AI+基因編輯,為何成為比爾·蓋茨口中的救命良方?AI
- 不斷豐富“VR+健康醫療”應用場景YD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