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業種植的若干思考

郑瀚發表於2024-05-04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節奏,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很重要,不必過分焦慮

在菜園忙活兒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路過和參觀其他家的菜地,看看其他家都種了哪些作物,長勢如何。經常會看到有的人家的作物長勢非常好,進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家,當然也會看到有的人家的作物進度慢於我們。一開始心裡還會暗暗著急,想著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導致作物生長變慢了,但後來請教了村裡資深菜農之後才知道原來不是這樣的,因為作物的播種期是一個時間跨度的視窗,所以每家的播種時間都不同,因此反映到作物的生長態勢上就會有一定差異。

明白了這點後,我突然意識到,其實人的成長也是一樣的。每個人的家庭環境、出生城市、資源條件都是不同的,大可不必過度關注身邊其他人又取得了什麼什麼成就,反而更應該多向內關注自己,找準自己的節奏,把握好每個關鍵節點,儘可能釋放出自己原本的生命潛力,這就是一種成功。

農業天生是一個反焦慮的事情,你需要關注的只是天氣、溫度、土壤、植物的狀態....,充分利用自然規律,持續投入體力和智慧,然後自然會回饋給你與你的勞動量相匹配的回報。

對新人和新生事物需要給予適當的保護和支援

不管種植什麼作物,發芽期都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大多數的經濟類作物都是需要從種子開始從零開始的。就像人一樣,不管多麼牛逼的人,也都是要經歷從孃胎裡出生,然後逐步成長的過程。

不管種植什麼品種的蔬菜,在播種的時候都需要在土裡預留適當的底肥,這些底肥相當於種子的”天使輪投資“。種子剛發芽的時候,根系還很薄弱,葉片也很瘦小,從土壤中吸收水氧肥的能力以及光合作用都很弱,這個時候如果放任作物自生自滅,很多幼苗是撐不過發芽期的。同時,在發芽初期,也要適當多澆水保持土壤的溼潤,因為在發芽初期根系扎的還不深,還沒法獲取到土壤深層的水分,而表層土保水能力又相對較弱水位很容易揮發,因此要採用漸幹漸溼的方式進行澆水。

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

渡過了脆弱的發芽期之後,作物進入了蹲苗期,這個時期相當於小學初中時期。

在蹲苗期,關注的重要優先順序排序分別是”根->莖->葉“,也就是說,根部的發育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莖,最後是葉子。這裡面每一塊都有不同的關注點,我們分別來討論。

作物的根部負責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氮磷鉀按等無機礦物質,是作物的主要營養來源。在蹲苗期,切忌澆水太過頻繁,要逐步適當減少澆水的頻率和量,只有當天氣過分炎熱或者土壤過度乾燥的時候才可以適當救急。因為只有表層土的水分不足,根部才會感受到壓力,不得不努力向土壤深層扎,努力獲取深層土壤的水分。如果澆水太頻繁,植物發現什麼都不用做也可以吸收到足夠的水分,根系的發育就會很弱,這將直接導致進入到後期結果期時作物後勁不足,結果很少。植物和人是一樣的,太好的環境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才,充滿挑戰的環境反而會激發出真正的潛力。

莖部的發育也是一樣的,莖部起到支撐作物以及輸送養分的作用,相當於人體的骨骼和肌肉。在蹲苗期要注意不要過度追肥,追肥可能會帶來短期的葉片生長,但是對莖部的粗壯發育很不利。植物和人一樣的,當外部環境存在挑戰時,作物自身會產生出相應的應激措施,生長出粗壯的莖部。

葉片的作用是進行光合作用,將光能固定為有機物,為自身提供能量。但葉片並不是越多就越好,因為葉片本身也會消耗作物的養分,如果葉片太繁密,會導致養分都被葉片搶奪了,作物就不結果或者結果很少了。所以,在蹲苗期以及開花期中,要適當進行剪枝,剪枝的作用是保留主幹上的優質葉片,裁剪到副支上的小葉,即所謂的”高質量發展“。

同樣的道理在人身上也是一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很多興趣愛好,有很多副業,有很多專案在同時推進,這些事情都分散了我們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辯證地看這個問題,這本質上是探索和收斂之間的平衡問題,人生需要主動增加一些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在一定的範圍內投入時間精力進行探索,如果某個方向經過探索後確認是有希望的就可以繼續加大投入,但是如果某個方向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後依然沒有起色,就應該及時止損,止損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