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路若干問題思考
5月9日至10日,以“數智創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雲網智聯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匯聚國內外產、學、研、資各方嘉賓,吸引了來自國際組織、高校及科研單位、知名院士、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主流媒體等800餘人參加,打造一場高規格、高水平、大規模的通訊行業盛會。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蔣林濤在主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未來網路若干問題思考》的演講,他指出,SDN/NFV的引入沒有改變通訊技術的體系核心,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網元和連線的形態,資訊科技(IT)和通訊技術(CT) 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兩者協同工作構成完整的資訊通訊基礎設施。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科技委主任 蔣林濤
現狀
“未來網路”的提出是2000年前後的事,至今已經有20多年了,綜觀國內、國外的發展現狀,未來網路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在研究方向上,越來越沒有共識。新概念、新名詞、新術語越來越多,往往是定語不斷翻新,定義往往是沒有的。
“未來網路”沒有理論體系指導,勇於打破已有的理論體系(不管對不對);但無能力構建新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基本上是“自說自話”)。名詞、術語“文學化”,定語越來越多、越來越“玄”,定義卻越來越少,準確的定義幾乎沒有。
定義和概念
資訊通訊技術(ICT)是涉及資訊通訊全過程的技術,包括:資訊採集、連線、傳輸、儲存、計算、分析、處理、呈現等環節的技術。
通訊技術(CT)是網路技術,通訊技術是資訊管道的技術,是資訊連線和傳輸的技術。
資訊科技(IT)是資訊資源和服務的技術,包括:採集、儲存、計算、分析、處理、呈現等環節的技術。
通訊(網路)技術是資訊連線和傳輸的技術。
連線包括點到點和端到端的網路連線的管理和控制,還包括端到端業務連線的管理和控制;面向連線,不面向連線,路由和交換;承載網連線和業務網連線。
傳輸包括資訊傳輸的質量和效率,點到點鏈路複用和糾檢錯,端到端網路定址、複用;還包括業務網服務質量和資源需求的管理和控制。
通道編碼,主要關注在行動通訊的空口和光通訊等的傳輸;
複用:時分、頻分、碼分複用;鏈路複用和埠複用;
傳輸質量:資源管控和使用者體驗;
傳輸效率:網路資源利用率。
資訊科技:裝置(器件)、資源、能力和服務的技術。
裝置(器件)方面,採集和呈現的器件和裝置。如:電話機的話筒是聲音採集裝置,耳機則是聲音呈現裝置,其他如攝像頭、顯示器、各類感測器等。
資源方面,CPU、GPU、XPU和各類儲存器,它們單獨(計算機、伺服器、超算機等)使用或組合使用(如各類雲化資料中心),它們的作用是提供資訊科技資源(計算資源、儲存資源等)。
能力方面,計算能力(算力)、分析能力、處理能力(程式控制、函式計算、人工智慧、各類演算法);
服務方面,服務分為資源直接服務和資源間接服務;資訊科技服務(包括:雲、算)均可以三種形態出現:IAAS、SAAS、PAAS。
資訊科技和通訊技術的關係,在體系結構上,通訊技術(CT)和資訊科技(IT)各自構成完整的獨立體系,彼此沒有交集。應用上,兩者緊密協同,融合發展,“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者融合的定義:融合是物理過程,經融合後,兩者”密不可分”,但僅是形態的改變,而本質不變。以黃銅為例,它是銅鋅的合金(融合),黃銅只是改變各自的形態,但本質不變。
通訊(網路)技術(CT)
通訊技術是實現連線和傳輸的技術,連線包括點到點和端到端網路連線的管理和控制,還包括端到端業務連線的管理和控制;傳輸包括傳輸的質量和效率,點到點鏈路複用和糾檢錯,端到端網路定址、複用;還包括業務網服務質量和資源需求的管理和控制通訊技術的具體形態是網路,通訊技術也稱為網路技術。
通訊技術是管道技術,是資訊通訊技術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承載網和業務網(網業)關係分為三類。網業一體:電話網的電話業務;網業分離:網際網路中的全部業務(OTT形態),未來非OTT形態的業務;多網多業:協同不同能力(同層)網路技術(最小集合),支援多種業務發展。
通訊(網路)技術的形態有廣域、局域、微域(晶片)三種。
廣域方面,行動通訊網、固定通訊網、網際網路的廣域網(IP網)、電信網的廣域網,這些網路都屬於廣域通訊網。它的特點就是提供廣域範圍的資訊通訊管道,提供廣域範圍的可以管控的連線和傳輸;“雲”間網,雲到使用者的網路也是廣域網。
局域方面,局域範圍的移動網和固定網,提供局域範圍的資訊通訊管道,提供局域範圍的可以管控的連線和傳輸;計算機匯流排也是局域通訊網,提供局域範圍的可以管控的連線和傳輸;包括:普通區域網,雲內網,裝置內網等。
微域(晶片)方面,提供晶片內連線和傳輸的網路。
通訊(網路)技術的傳輸包括通道編碼技術、網路編碼和鏈路捆綁、複用技術(傳輸效能、質量和效率、管控技術)、確定性技術、業務網的資料傳輸。
通訊(網路)技術的連線分為鏈路連線(點對點)、網路連線(端到端)、業務連線。
通訊技術和資訊科技
美國史丹佛大學於2007年提出OpenFlow;這是一種支援網路創新研究的新型網路模型,該模型透過開放的流表支援使用者對網路處理行為進行控制,從而為新型網際網路體系結構研究提供新的途徑,它是GENI(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ing Investigations)計劃組成部分。
在OpenFlow中,流表(flow table)是核心。流表(flow table)中每一個條目(entry)包含3個部分:規則(Rule),操作(Action),狀態(Stats)。對流表和對流表中條目(entry)的程式設計處理是Software Define的核心,它將有能力改變網路的行為和特性。
SD-WAN目前商用,控制轉發分離只是針對路由體系的。控制器本質是網管,只是增加路由計算和轉發表管理功能。
雲和算是屬於同一個品種,是IT技術,提供IT資源和服務;網路是管道,提供連線(承載和業務)和傳輸;
虛擬機器(VM)不能當作虛擬網元用(見前圖MUMA結構),業務鏈也無法作為網元間連線用(埠是不確定的,效能達不到要求);因此,用“雲”無法真正產生與實體網元效能相同的虛擬網元資源,更無法替代實體網元埠之間的連線。
雲網融合/算網融合是IT和CT的融合,“雲”和“算”是IT,是資源和服務,網是管道起“連線”和“傳輸”的作用,融合是物理過程。本質是相互獨立的,協同工作,提供端到端資訊服務能力,服務於消費者使用者。
結束語
概念要清晰,定義要嚴謹,要經得起“時間考驗”;術語要聽得懂,要容易理解,切忌“文學化和藝術化”。
資訊科技(IT)和通訊技術(CT)的關係可以類比電廠和電網的關係。資訊科技(IT)是資訊的資源和服務類比電廠的電力資源和服務,自成完整體系;通訊技術(CT)是資訊管道技術,是實現資訊連線、傳輸的技術,類比電網提供資訊的連線和傳輸,也自成完整體系。
SDN/NFV的引入沒有改變通訊技術的體系核心,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網元和連線的形態,資訊科技(IT)和通訊技術(CT)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兩者協同工作構成完整的資訊通訊基礎設施。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45813/viewspace-295136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車路協同若干痛點問題的思考
- 從疫情起伏思考網路安全未來防護思路
- Assignment Problem的若干思考
- 未來物聯網的一些問題
- 深夜思考著未來
- 智慧城市帶來哪些網路安全問題?
- C# Task若干問題淺析C#
- 馬化騰深夜發問 網際網路未來何去何從
- 【思考未來】你憑什麼不下崗?我在問自己。
- 週報調整的若干思考
- eventlet 之 monkeypatch 帶來的若干相容性問題例項分析
- 遇到網路問題?別慌!MTR來幫您
- 《元宇宙:網際網路新未來》簡介元宇宙
- Ofcom 分享頻譜的未來思考
- 【邊緣計算】劉陽:邊緣計算髮展中的若干熱點問題及思考
- 網站流量前SEO需要思考哪些問題?網站
- 演算法隨筆——樹上問題若干演算法
- 新華三亮相2017全球未來網路發展峰會釋放未來網路技術風向
- 關於農業種植的若干思考
- 思考一個問題
- Chaos 測試下的若干 NebulaGraph Raft 問題分析Raft
- 全真網際網路時代將至,“未來智慧網路”還有多遠?
- MMC:2018年未來網路趨勢報告
- 未來,AI可用於5G網路分析AI
- 構建未來20年的光纖網路
- 在邊緣構建智慧網路的未來
- 面試必考:網路問題面試
- 走向網路開放 戴爾易安信未來的網路願景
- iOS-靜態庫聯調中的若干問題iOS
- 如何使用手機代理軟體來解決網路訪問受限的問題?
- 關於數字經濟時代的若干思考
- 網路即服務(NaaS)是未來的趨勢
- 網路全球,決勝未來--第三屆全球未來網路發展峰會與紫金山實驗室相互助力
- 如何排查網路問題-開發眼裡的網路
- [20181031]模擬網路問題.txt
- 使用 nsenter 排查容器網路問題
- 網路問題定位工具記錄
- 最近思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