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出來的50% Imagination——思考的樂趣
Matrix67的部落格上的那句“50% Informatics,50% Mathematics, and 50% Imagination”,多出來的50% Imagination 其實要傳遞正是這本新書書名的那個意思:思考的樂趣。
書中插圖 第一部分《找東西背後的概率問題》
和許許多多搞OI(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 )的一樣,對Matrix67這個名字感到熟悉一點也不意外。記得是高中的某次OI課上,老師發給我們一個前輩留下來的壓縮包,裡面是各種程式碼,筆記,解題報告等資料。解壓開,卻看到一個十分純粹而蒼白的txt檔案,沒有任何好奇心地點開,txt裡是一系列學習資源的網站連結,有題庫,有OJ,當然還有許多大牛的部落格。滑鼠繼續點,一 一開啟這些連結,卻在這個www.matrix67.com/blog連結中停止了滑鼠左鍵的行為。對於一個剛剛學習OI不久,Matrix67絕對是我們心目的神牛級人物(其實學習了幾年OI之後一樣是神牛級人物),但看部落格裡的文章關鍵詞,就已經足以讓我們大呼ORZ。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Ctrl+D快捷鍵,於是直接滑鼠右鍵——新增到收藏夾。
而後的高中生活便多了一項日常慣例,那便是用諾基亞5320裡的UC瀏覽器,每日刷這個部落格的更新。高中用電腦的機會僅僅是競賽課,只有爪機是知曉外界情況的唯一途徑。就連我第一次接觸RSS訂閱,也都是5320手機自帶瀏覽器的源訂閱,後來由於Matrix67很多文章裡精美的圖片實在太大,RSS又不會壓縮圖片,導致流量用得飛快,才不得已放棄RSS,轉為UC裡的手動重新整理。總之,每天午睡和晚上熄燈後,總會拿著手機,晚上還得忍者螢幕的強光,讀著那些令人思考而後拍案叫絕的文字。
學OI的人一定不會對M67排序演算法介紹,《資料結構與演算法分析》5000字縮寫,KMP演算法,C語言速成手冊等等文章感到陌生。其實部落格裡真正屬於資訊學的內容並不算太多,更多的是各種趣題,證明,幾何等等的數學內容,時不時還會有遊戲,視訊,圖片,謎題的推薦。其中尤其喜歡的是“驚奇數學事實”這個關鍵詞,就好像平日裡呆板嚴肅的數學人突然化身為黑夜的鬥士,在漆黑的背景下打出了一套令人歎為觀止的招式。雖然那些美妙的招式我不能全部都領會,常常會讀到超過自己知識和理解範圍的文章,但絲毫不影響從這些“驚奇數學事實”裡得到的趣味。部落格上掛著的那句話“50% Informatics,50% Mathematics, and 50% Imagination”,多出來的50%Imagination其實要傳遞正是這本新書書名的那個意思:思考的樂趣。
書中插圖 第一部分《密碼學與協議》
作為一個忠實的M67部落格讀者,聽到了M67要出書的訊息,自然第一時間在京東上買下了這本書,以至於翻完整本書才看到書皮背面45元的定價,其實是有點貴了(在中國來說。。。),不過比起花幾十塊錢看部爛片,這本書帶給我的效用和實在是和幾百塊錢的一場演唱會差不多。通讀一遍,書裡的內容大多其實也是部落格裡的趣題,證明,幾何等等,只是系統地分了章節排了下文章的出場順序。再有,M67選進書裡的內容明顯難度不大,因為通讀一遍的障礙明顯比讀博文的障礙小了很多,差不多都是初級難度的內容。幾何,證明單獨分了兩章,剩下的三章分別是:生活中的數學,數學之美和思維的尺度。生活中的數學在展示數學的實用性,數學之美又是在表現數學的觀賞性,思維的尺度則是在說數學的永無止境甚至超越了宇宙的尺度。數學絕非單純的教科書上的公式和乾巴巴的定理幾點幾,它無處不在並且以一種優雅而精妙的方式存在。覺得數學枯燥無趣的人,不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是畏於它被反覆做題考試包裝下只剩下分數和掛科的外表,不敢近距離地觀賞,並且也喪失了思考的樂趣。
印象最深刻的是幾何那一章的作圖問題,從古希臘人規定的尺規到繡規到單規到火柴棍到摺紙,很難想象這些簡單的工具擁有如此強大的作圖能力,更難以想象按照作圖的能力排序,居然會是:摺紙>火柴棍>尺規=單規>=繡規。數學的魅力這時候便體現出來,將這些作圖方式化為基本的規則,再與解幾次方程聯絡起來,就能輕易解釋作圖能力的差異的原因是什麼。許多看似複雜的問題證明起來出人意料得簡單,而很多看似簡單問題卻是世界級的難題到現在也沒人能說得清——數學的招式就是讓人這麼捉摸不定。
顧森在圖靈生日會演講
其實大學之後反而去看M67部落格的頻率更少了,或許是因為自己讀了個沒用的文科專業於是乎自暴自棄。但是這本書彷彿是又讓我回到了高中用著5320躲在被窩裡看部落格的感覺,看那些完美巧妙的證明一個個從眼前走過,體會思考的樂趣。最近一段時間部落格的更新也十分少,想必是M67牛也不如大學時那樣有大量空餘的時間,就連書裡的作者真相,也從原先青澀的模樣變成了留了一圈鬍子的大叔(聽說M67真人十分正面,嗓門也很大。。。?)。
總而言之,這本書作為科普讀物是本值得一讀的書,對於想培養數學的樂趣又愛思考的人來說更加值得推薦。通讀完的另一大感受,是大牛之所以成為大牛,一定勤于思考並善於積累,更以此為樂。
——摘自豆瓣網友: Gardenia 對於本書的書評
相關閱讀
相關文章
- 製作遊戲的遊戲:創作樂趣的樂趣遊戲
- WOMBO入駐AppGallery,為華為裝置帶來AI對口型的樂趣APPAI
- 韋樂平:雲網融合的思考
- 雲風:Factorio (異星工場)的樂趣
- 《不休的烏拉拉》10月22日公測,來體驗組隊放置的樂趣吧
- 能從遠端獲得樂趣的 Linux 命令Linux
- 夏普Android旗艦機來了!又會帶給什麼樣的「瀏海」樂趣?Android
- 第九藝術的力量:體驗樂趣,感悟人生
- 遊戲,一個有樂趣的、解決問題的過程遊戲
- 《無主之地3》的樂趣迴圈及其GamePlay支撐GAM
- 通過IO模型帶來的思考模型
- Ofcom 分享頻譜的未來思考
- 提升工作效率,暢享PDF編輯的樂趣!Acrobat Pro DC 2021等你來體驗!BAT
- 找個小夥伴,?,有興趣的來看看,
- 要挺過初期的生澀,才能體會《節奏快打》的樂趣
- 遊戲不應該只有樂趣遊戲
- Piper Sandler:調查顯示50%的青少年對元宇宙不感興趣元宇宙
- 三個水桶等分8升水的問題 -《演算法的樂趣》演算法
- 記一次gitHook帶來的思考?GitHook
- 全鏈路貫通+口碑營銷 趣拿引爆樂力趣新品
- 《死亡迴圈》GI 評測 9 分:死亡與赴死的樂趣
- 以 Join 的方式來思考D3.jsJS
- 引爆你的網頁樂趣!前端十個令人捧腹的JavaScript整蠱程式碼。網頁前端JavaScript
- Weight for weight JavaScript趣題:減肥俱樂部JavaScript
- 未來50%的工作會被機器人替代?機器人
- 來電對播放音樂的影響
- 天才的公共車票理論:憑興趣做荒謬無意義事情才有樂趣,才可能創新 - paulgraham
- BrandFinance:2018年足球俱樂部50強NaN
- 雲音樂資料資產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 Polygon 年度遊戲之《巴巴是你》:解讀純粹的遊戲樂趣Go遊戲
- MLXG:《三國志·戰略版》赤壁劇本的核心樂趣是做“海王”
- 第一次感受到改原始碼解決 BUG 的樂趣原始碼
- 遊戲設計:如何讓玩家獲得樂趣遊戲設計
- AARP:現在和未來的50+玩家報告
- IE大學:未來50年的趨勢報告
- 深夜思考著未來
- 雷軍:我這十年來的思考(成功的關鍵!)
- 關於看門狗的兩種模型以及帶來的思考模型
- 遊戲規則的制訂者就真的懂得“規則”與“樂趣”間的關係嗎?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