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3年聯合國數字和可持續貿易便利化全球調查的結果,該報告指出儘管面臨挑戰,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國家仍致力於建立一個無縫和高效的貿易環境。該報告強調貿易便利化在保證更具韌性的綠色供應鏈方面的重要性,並提到貿易數字化可以有效提高全球供應鏈的韌性和可持續性。
報告強調了採取全區域措施的必要性,包括《亞洲及太平洋跨境無紙貿易便利化框架協議》和類似協議。該報告是由亞洲開發銀行和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共同編寫的第四份亞洲及太平洋貿易便利化實施進展報告。
以下是與資料相關的十個關鍵點:
貿易成本上升趨勢:由於全球供應鏈中斷,亞太地區的貿易成本呈上升趨勢,且波動性增加。
地理政治衝突影響:地緣政治衝突導致全球供應鏈進一步中斷,增加了貿易成本和不確定性。
南亞的高貿易成本:根據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銀行貿易成本資料庫,南亞在亞太地區擁有最高的區域內貿易成本。
東亞的低貿易成本:相比之下,東亞在所有亞太次區域中擁有最低的區域內貿易成本。
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實施率:2023年聯合國全球貿易便利化調查表明,亞太地區31項“一般”和“數字”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平均實施率為67%。
數字貿易便利化的潛力:數字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實施,超出了世界貿易組織貿易便利化協議(WTO TFA)的承諾,可能會使該地區的貿易成本減少約11%。
跨境無紙化貿易的挑戰:儘管各國在建立和加強國家無紙化系統方面取得了進展,但跨境無紙化貿易的實施平均率僅為42%。
貿易成本資料庫:提供了一個全面的雙邊貿易成本衡量,包括與地理距離、文化距離以及進出口程式相關的直接和間接成本。
貿易便利化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透過實施單一視窗系統等措施,可以減少碳排放,例如萬那杜透過貨物清關流程減少了5,827公斤的二氧化碳。
貿易便利化對環境質量的積極影響:例如,斯里蘭卡透過實施電子CITES系統,更好地管理了受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貿易,防止了非法貿易。
這些關鍵點提供了對亞太地區貿易便利化現狀、挑戰和潛力的深入瞭解,並強調了數字化在提升貿易效率和可持續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部分中文內容由 AI (Kimi)大模型生成,準確性和完整性無法保證,且不代表本站的態度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