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高效率的生鮮 B2B 平臺(B2B 技術共享第一篇)

宋小菜技術發表於2018-06-09

很開心在這裡和大家交流,我們是一群生鮮B2B的創業者,在生鮮領域創業三年多;我們也是一群工程師,致力於通過網際網路產品和技術讓我們的農業更輕鬆更健康,我們是來自宋小菜的產品技術團隊,我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生鮮B2B的技術平臺如何搭建。

為什麼想在這裡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有幾個原因:

1、每次交流都有人問,你們是如何用這麼少的工程師,做出這麼複雜的一套平臺出來的,有沒有什麼祕訣?也有非常多的生鮮從業者找過來想諮詢我們的技術解決方案,每次都要分享一遍,不如集中在這裡分享;

2、我們剛開始搭建這個平臺時,在網上搜尋了很久,找不到類似的參考;我們在這個領域沉澱了三年多,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希望分享給大家;

3、生鮮平臺不同於3C、服裝等標品電商,是非標商品的交易平臺,搭建難度高,我們也走了一些彎路,希望幫助大家少走一些彎路;

4、我們平臺還在快速增長中,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分享吸引更多的產品經理/工程師加入進來一起壯大我們的技術力量。

基於以上幾點,我們花了不少時間來梳理我們這幾年在技術方面的沉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了大家更好的瞭解我們,我們現在創業的公司叫“宋小菜”,是一家創業三年多的B輪公司,主要做生鮮農產品的B2B,每年通過我們平臺成交的農產品噸位達到20萬噸,是全國第一家專注蔬菜交易的垂直B2B公司,也是第一家推動蔬菜標準化、商品化的B2B公司;成立三年來,我們先後獲得了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吳泳銘、IDG、元璟、普華、經緯、銀泰資本、普洛斯、指數資本等知名機構共計4.5億的投資。

再簡單介紹下我們團隊,管理團隊來自阿里、美團點評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團隊來自阿里、騰訊,核心骨幹人員具有10多年產品設計、技術架構、程式開發經驗,我們產品+UED+技術開發一共30人左右的團隊,卻開發了7個APP+1個資料運營平臺,打造了B2B平臺的八大核心模組,包括:

1、交易平臺,包括全中國第一套生鮮商品的商品庫、智慧定價系統、會員系統、訂單系統、支付系統;

2、營銷平臺,支援會員分層,支援滿減、代金券、紅包、充值送、團購等多種營銷方式以及後臺營銷;

3、供應鏈管理平臺,包括採購管理、供應商訂單管理、結算管理等;

4、物流倉儲、排程平臺,主要包括倉庫倉內操作的WMS系統和線路排程的TMS系統;

5、價格行情平臺,包含蔬菜產地從銷地的五級價格行情資料庫,為交易、金融、行業從業者做行情支援;

6、CRM平臺,包括客戶管理、銷售過程管理、客戶服務平臺、工單管理等;

7、金融服務平臺,包括徵信、風控管理、抵押物管理以及變現、資金管理等金融產品;

8、資料分析平臺,從品類、使用者、城市、供應商等多種維度對經營成本、利潤進行分析和計算,幫助業務端做業務決策;

另外,通過以上八大平臺,我們沉澱了農產品B2B的六大核心資料庫,包括:

1、買家庫,買家的實名資料庫,包括買家檔案資訊、售賣品類、交易資訊、資金資訊以及徵信資訊;

2、賣家庫,賣家的實名資料庫,包括賣家的檔案資訊、供應品類/週期、交易資訊、徵信資訊等;

3、司機庫,包含司機的聯絡方式、車輛資訊、線路資訊、運輸資訊等;

4、冷庫,包含冷庫地理位置、儲存品類、冷庫容量等等資訊;

5、商品庫,包括商品的類目庫、屬性庫、SPU庫、SKU庫等;

6、價格庫,包括從原料到商品、從產地到銷地的五級價格行情庫;

我們把最頂層的、和使用者互動的產品叫做應用層,主要是APP,中間的一層叫做系統層,就是我們前面介紹的八大系統模組,最底層是我們沉澱的核心資料層,包括我們上面說的六大核心資料庫,用一張大圖概述如下:

111.png | center | 545x426

我們一直在思考,不同的行業,ToB和ToC因為業務特徵不同,對於技術的要求應該是不一樣的,在B2B業務中,對於的技術的要求:

1、對於B2B業務,技術的價值我們總結為三個關鍵字:效率、成本、規模,對內通過系統化工具大幅提升效率、通過成本管控系統大幅降低成本,對外,通過網際網路的產品進行規模化擴張,上面我們講到的八大產品模組就是按照這個邏輯組織的。

2、B2B業務複雜度高、變化快,技術上追求開發效率是第一位的,現在第三方的技術框架、開原始碼、中介軟體都越來越成熟,技術視野很重要,只要能提升開發效率,拿來就用,大膽嘗試,比如阿里雲上的中介軟體和一些服務能大幅提升開發效率,前端開發採用RN這樣的跨平臺開發語言,我們7個前端開發工程師,沒有一個ios和android開發工程師,照樣開發維護了7個ios和andriod版本的app。

3、在新業務的起步階段,鼓勵業務先行,我們最怕的是業務還沒跑,就要給你做個工具,比如我們經常收到一些需求,說客戶想做個進銷存工具,如果你一股腦的給他做好之後,發現根本用不起來,因為客戶根本就不想公開自己的進貨成本,或者就一個人用,每個月用一次,最後不了了之,這些都會極大的浪費開發資源,你可以告訴業務方,不如你們先用excel記錄一週後,我們再來討論技術開發,這樣既不會耽誤業務時間,也不會浪費資源。

4、一旦業務跑通後,如果使用頻次高、工作量大,產品技術要快速迭代、小步快跑,我們一個產品的迭代版本基本控制兩週之內,兩週釋出一個版本,快速解決最重要的需求,保障核心業務的快速開展。

5、產品技術部要定位成一個業務部門,一個僅僅做support的技術部是沒有前途的,很多人認為產品技術部就是一個支援部門,業務部門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這樣,對內團隊成員很難有成就感,公司的核心產品和資料也都是短期的,沒有長期規劃和沉澱,對外,可能也失去了平臺化、規模化的機會,產品技術部除了很好的支援業務部門外,也應該揹負一些核心的產品指標和資料指標,比如核心資料(如人、貨、車)的資料結構的完整性和沉澱的數量,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短期的業務價值和長期的平臺價值。

關於如何搭建高效率的生鮮B2B平臺,因為包含的內容較多,也很複雜,無法再一篇文章中給大家講清楚,本篇文章只是拋磚引玉,下面將分為多篇文章從行業現狀、業務現狀、產品概述、技術團隊搭建、服務端技術平臺搭建、前端開發等多個維度來講述,我們將三年多在B2B領域沉澱的核心產品和技術平臺公開,希望更多行業的人能深入瞭解,少走一些彎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本系列文章分佈如下(會繼續更新):

1、《如何搭建高效率的生鮮 B2B 平臺(B2B 技術共享第一篇)》

2、《宋小菜如何切入生鮮 B2B 市場(B2B 技術共享第二篇)》

3、《生鮮 B2B 平臺的產品體系如何迭代(B2B 技術共享第三篇)》

4、《生鮮 B2B 如何搭建高效的技術團隊(B2B 技術共享第四篇)》

5、《如何從 0 到 1 搭建生鮮 B2B 的技術體系(B2B 技術共享第五篇)》

6、《宋小菜技術如何應對生鮮 B2B 業務的快速變化(B2B 技術共享第六篇)》

7、《生鮮 B2B 技術平臺的前端團隊該如何搭建(B2B 技術共享第七篇)》

8、《宋小菜有關“能力”的設計和思考(B2B 技術共享第八篇)》

9、《服務拆分的設計和思考(B2B 技術共享第九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