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 B2B 如何搭建高效的技術團隊(B2B 技術共享第四篇)

宋小菜技術發表於2018-06-09

最近很多人找我們取經,很好奇我們為什麼用了這麼少的人,可以開發出這麼多、這麼複雜的交易平臺,我們現在產品技術部一共35個人,但是開發了:7 個 APP + 1 個運營支撐平臺 + 1 個資料分析平臺,我們從不追求人海戰術,我們甚至都沒有測試工程師,那我們是如何搭建這樣一個高效開發的團隊的呢?

搭建技術團隊之前,我們要清楚B2B業務對於技術團隊的要求是什麼?B2B業務有自己的特徵,團隊要求和其他業務不一樣:B2B業務和產品有以下一些特徵:

1、B2B業務不同ToC的業務,瞬間成交量不會太大,所以B2B業務對於技術的挑戰不是高併發,而是業務複雜度高;

2、B2B業務更強調貨品的價效比和服務,在大規模鋪開之前,產品端不用追求極致的使用者體驗,甚至能容忍偶爾有些小bug;

3、B2B業務中,客戶產生衝動購買的慾望並不強,客戶只是根據自己的生意規模進行下單,不用向淘寶一樣花裡胡哨的產品介紹,下單要儘量簡潔;

4、B2B業務打法變動非常快,一定要快速迭代,要求技術人員開發的效率非常高;

OK,以上四個特徵,是我們這個業務的特徵,我們在組建團隊是,天然就和一些ToC的團隊不太一樣,一般一個產品技術部所需要的四個人數最多的小組分別是:UED、產品經理、技術開發(包括前端、服務端、資料庫開發等)、測試人員;下面分別從這幾個角色看看需要什麼樣的能力的人才:

對於產品經理,根據上面我們總結的業務特徵,產品經理具有以下幾個能力非常重要:

1、產品經理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為B2B業務複雜度高,比如整個交易環節,從註冊、到商品釋出、定價、支付、下單、採購、物流運輸、提貨、售後服務,整個業務流程非常長,裡面涉及到的流程和狀態很多,如果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可能會理不清楚,也不可能把產品的流程和邏輯弄清楚,這樣對後面的產品開發簡直就是災難;

2、產品經理需要很強的同理心,對於交易平臺,角色眾多,比如生鮮從業者年齡偏大,對於手機操作不是很順暢,就需要理解這群使用者的操作習慣;再比如做CRM系統的產品經理,如果不瞭解銷售的工作環境和心理特徵,只會坐在辦公室裡面YY產品,肯定也是做不出好的CRM產品;

3、產品經理需要很強的溝通協調能力,比如在B2B交易平臺中,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產品,會涉及到很多的交易規則,需要和各方去溝通,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如果是一個孤僻的產品經理,很難做好B端的產品;

4、產品經理需要較強的平臺化建設能力,B端的業務部門更多的精力在業務指標上,業務指標往往比較短暫,不會很長遠,這時候就需要產品經理思考的更遠,不能只接業務方眼前的需求,要思考平臺化的未來,思考我們沉澱什麼樣的資料,思考我們未來要長出什麼樣的平臺,併為之做準備;

對於技術開發,一般是一個產品技術部人數最多的小組,再細分的話,裡面人數最多的是服務端和前端開發,B2B業務服務端開發人員需要具備的能力是:

1、需要較強的架構能力,這裡的架構指的是業務架構能力,上面講到,B端業務高併發情況並不多,難度在於業務複雜,資深服務端人員需要把業務模型、業務實體之間的關係梳理的很清楚,在ToB的業務中,業務架構師的比純技術架構師的要吃香,比如能快速理解業務,又能快速搭建技術架構,還能快速實現的技術人員在每一家B2B公司都非常稀缺;

2、需要具備除編碼能力之外的資料庫管理、運維、專案管理等綜合能力,由於是初創公司,崗位不可能齊全,這就要求程式設計師不僅僅侷限於編碼,從系統分析、到編碼、資料庫管理、運維甚至測試,都是由開發人員完成,特別是初創公司,開發人員是萬能的,這樣也是開發效率最高的,我們一個產品從需求分析開發,基本兩週就要釋出,要求開發人員快速響應。

3、B端開發追求開發效率,需要開發人員具備紮實的技術功底和開闊的眼界,服務端經過十幾年的積累,各種中介軟體、開發工具相對於來說趨於成熟,技術功底紮實、眼界開闊,可以對各種中介軟體、工具使用起來遊刃有餘,可以大大提升開發效率;

同理,對於前端開發人員,由於前端技術的特徵,我們總結為以下四個能力:

1、需要較強的學習能力,前端這些年飛速發展,不斷有新的解決方案湧現,無論是 Node.js 社群豐富成熟的框架庫,還是 ReactNative 跨系統開發 App 的能力,提高前端資料接入效率的 GraphQL,包括新的產品形態下的端場景,比如微信小程式/公眾號,凡是提高效率的手段,在 toB 的業務場景下都需要積極研究,謹慎落地,這就需要前端有快速適應的能力,以開放的心態擁抱社群的優秀方案。

2、需要較強的專案合作能力,生鮮 B2B 的流通路徑,鏈路非常長,每個節點上都能長出產品,這些產品背後有著全新的業務概念,而這 7 款 App,不同的前端工程師都可能參與,參與時候所合作的業務方/產品/設計/服務端也都不同,需要前端跟合作方有效率的溝通,快速消化理解產品的互動形態和背後的業務路徑,才能在專案中有效的發現和推進出現的問題。

3、跨端程式設計和體驗優化能力,不同的端意味著不同的物理裝置和使用場景,也意味著不同的使用者人群,比如 PC 端跟 App 不同,iOS/Android App 跟微信小程式又不同,它們背後的技術棧也有差異,宿主環境、佈局原理、系統規範、介面能力也都不同,這就需要前端對不同的端都有理解,不僅在程式設計技巧、工程健壯性、跨端元件複用上面有較好的實踐,同時對於使用者真實的端互動方式和使用體驗有更加準確的判斷,前端是在使用者體驗上最接近使用者的群體,因為前端的工作就是用程式碼來輸出體驗。

4、創造性的工程基建能力,儘管在工程保障和線上執行穩定性上面,社群工具也不斷推陳出新,但新輪子疊舊輪子,並沒有系統化的方案,尤其是小菜主技術棧是 2015 年才面世的 ReactNative,甚至是小程式,在這方面更為匱乏,這就需要前端工程師利用 Node.js 這個順手工具來在團隊內外,業務流上下,快速研發貼合 toB 工程場景的工具系統,保障前端的研發效率和線上產品體驗。

當我們把這些核心角色所需具備的核心能力梳理出來後,就開始找人了,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找人是非常非常難的,通常幾種方式:

1、殺熟,第一批技術人員,大多是通過自己以往工作經驗或者圈子找的,因為剛開始公司啥都沒有,只有彼此的信任,把你身邊的人先捋一遍吧,我們第一批產品技術人員,大都是“殺熟”來的;

2、利用個人影響力招聘,作為產品技術部的負責人,在外面需要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多去參加些活動多寫寫文章擴大影響力,對招聘很有幫助;

3、推薦,利用身邊一切資源幫你推薦人才,不管是做運營做市場的朋友,在他們身邊也許就有你想要的人才。

4、外招,早期比較難,公司名氣小,甚至很多人都不來面試,或者說好來面試的都會放你鴿子,這很正常,第一年我們甚至遇到了一個工程師來上了半天班就偷偷溜走的情況(因為第一天來正好公司公司的站立會,CEO嚇唬了一下大家),但人一旦來面試了,如果感覺人不錯,面試工作就變成了“偵探+BD”,一個優秀的工程師,手上有4、5個offer很正常,在面試的後半段,就要開展你的BD工作了,講行業、講團隊、講公司前景,這將成為他選擇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個好的面試官也是一個好銷售;

萬事開頭難,一旦公司慢慢運轉起來了,公司名氣也有了,行業地位也慢慢建立起來了,到了這個階段,可以加大公司的PR和技術的PR,組織行業會議,建立技術的影響力,招聘相對來說就會容易一些了,各路大俠會慢慢向你靠攏。

關於如何搭建高效率的生鮮B2B平臺,因為包含的內容較多,也很複雜,無法再一篇文章中給大家講清楚,本篇文章只是拋磚引玉,下面將分為多篇文章從行業現狀、業務現狀、產品概述、技術團隊搭建、服務端技術平臺搭建、前端開發等多個維度來講述,我們將三年多在B2B領域沉澱的核心產品和技術平臺公開,希望更多行業的人能深入瞭解,少走一些彎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本系列文章分佈如下(會繼續更新):

1、《如何搭建高效率的生鮮 B2B 平臺(B2B 技術共享第一篇)》

2、《宋小菜如何切入生鮮 B2B 市場(B2B 技術共享第二篇)》

3、《生鮮 B2B 平臺的產品體系如何迭代(B2B 技術共享第三篇)》

4、《生鮮 B2B 如何搭建高效的技術團隊(B2B 技術共享第四篇)》

5、《如何從 0 到 1 搭建生鮮 B2B 的技術體系(B2B 技術共享第五篇)》

6、《宋小菜技術如何應對生鮮 B2B 業務的快速變化(B2B 技術共享第六篇)》

7、《生鮮 B2B 技術平臺的前端團隊該如何搭建(B2B 技術共享第七篇)》

8、《宋小菜有關“能力”的設計和思考(B2B 技術共享第八篇)》

9、《服務拆分的設計和思考(B2B 技術共享第九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