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資訊流
保持團隊的技術先進性,要從團隊整體的角度,系統性地建設技術更新機制。
所謂技術資訊流,就是新的技術被團隊接納,逐步應用到業務當中,然後將實踐經驗分享出去,最終回饋技術社群的整個過程。
新技術被採用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我們的目標是要讓合適的新技術持續流向應用階段,為業務創造價值。
對於技術資訊流,要強調“合適”與“持續”兩個關鍵詞。
- “合適”:技術不能盲目求新,對新技術要充分地理解,經過調研與沉澱之後,再結合業務進行試點。
- “持續”:新技術要不斷地進入團隊的視野,並且要能走完流動的過程,不半途而廢,真正在業務中落地產生價值。
要做到“合適”和“持續”,有三個要點:
- 以資訊流入推動
- 以技術產出拉動
- 加強內部評審與指導
資訊流入
團隊要想辦法擴寬接觸新技術的渠道,並且提升從各渠道獲取新技術的效率。常見的渠道包括公司內的培訓分享,技術新聞,技術交流活動等。
技術新聞
團隊成員每天輪流釋出一篇個人精選後的技術新聞。
技術新聞不只是簡單的摘錄,還要寫上個人的評論,描述與我們的業務或者團隊有什麼關係,體現對於新技術的思考。
技術新聞在Wiki中記錄,供大家學習參考。
每週評選出當週最佳技術新聞,相關的主題進入團隊分享的備選課題。
技術交流活動
團隊內部要能夠共享各種技術交流活動的資訊,相互鼓勵,積極參與。
交流活動的優點在於能夠建立人脈關係。團隊要共享技術方面的人脈資源。
通過人脈資源獲取技術資訊往往效率更高,我們要能夠看到同行們實際在做些什麼新嘗試,遇到哪些問題,從人的手裡得到真實的參考。
技術產出
在支援業務發展的同時,團隊也要重視技術方面的產出。技術產出不限於最終實現的服務或者開源專案,對團隊內外的經驗分享也是一種技術產出。
做好技術產出,不只能夠幫助其它開發者,更能夠促進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並且激發團隊的技術熱情。
為了拿出高質量的技術產出,我們會將技術想得更透,做得更細,對於新技術的應用起到拉動作用。
內部產出:
- 組內分享
- 公司級的培訓分享
- 公共服務
外部產出:
- 團隊部落格,技術媒體
- 技術活動
- 開源專案
技術評審
技術評審的目的是提前發現技術方案潛在的問題,給出指導和建議。
我們要求新技術在實際應用前要經過技術評審。
在專案排期的時候就定好參與評審的人員,和評審的時間。對於關鍵專案,技術評審不是可選項。
技術評審可以減少新技術帶來的風險,並且督促被評審者提前將技術本身和所面臨的問題想清楚。無論是評審者還是被評審者,參與技術評審對技術能力的提升都會有很大幫助。
技術評審前,要準備好評審材料,主要內容包括:
- 需求背景
- 專案目標
- 整體方案 - 思路,設計圖等
- 實施規劃
- 工作量評估
- 預期收益
- 後續規劃
- 疑難點,需要討論的問題
- 需要的支援
技術資訊流全景圖
做好團隊資訊流建設,目的是讓合適的新技術持續流向應用階段,為業務創造價值。
做到“合適”和“持續”的要點,是以資訊流入推動,以技術產出拉動,加強內部評審與指導。
團隊實踐
目前我們的技術新聞機制已經落地。每週都會選出最佳技術新聞,並且會進入技術分享的備選議題。
對於技術分享,分享前技術委員會參與內容質量稽核,分享後會有量化評分反饋。技術分享的內容也會編輯後在團隊部落格釋出。
後續我們會安排專人分別負責團隊資訊的流入,活動的組織與內容的產出。
我們從技術社群獲取能量的同時,也會持續提高對外產出的質量,回報技術社群。
開設專欄以來,我們得到了掘金小夥伴很多的反饋,也收到很多簡歷,簡歷的質量很高。
掘金將是我們對外分享最重要的平臺,希望與掘金上的小夥伴有更多互動,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