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無人車安全員之困:這是一份機械、枯燥、影響心理的工作

量子位發表於2018-04-02
Root 編譯自 CityLab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Uber無人車致命車禍後,當事安全員也被扒了精光,有前科、不專注,事發當時沒有任何措施……總之難逃其責。

但要無人車安全員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很難。

640?wx_fmt=jpeg

連平時開車都無法避免疲勞駕駛,就更別說在自動駕駛模式下,這種極其單調,極少變化,也缺乏刺激源的開車環境了。

“我們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幕。”兩名曾被Uber 解僱的安全員在接受CityLab採訪時說道。其中一名是Ryan Kelley,另外一人不願意公開姓名。

640?wx_fmt=jpeg

成為Uber安全員以前,Kelley是做技術支援的工作。

受9歲女兒鼓勵,Kelley毅然決定加入到自動駕駛的發展程式中。從第一次雙手離開方向盤開始,他就感覺到自己已經是未來的一部分了。

那會還是2017年的2月,彼時Uber已經在匹茨堡公開測試自動駕駛技術5個月了。

可是後來,Kelley卻因為違反Uber的安全條例被解僱。原因是他沒注意到一個禁止通行的標,直愣愣把車子開了過去。

而另一個被解僱的匿名人,則是因為在路測時在主駕上玩手機——和3月18號Uber致死事件中的安全員Rafaela Vasquez情況一樣。

640?wx_fmt=jpeg

據統計表明,人類總是很容易出錯,分心,特別是在機器大部分時間裡都沒有報備任何問題的情況下,人會有錯覺,覺得不會發生什麼事。

這個問題在Uber急著刷里程數時期只會加倍放大。

這兩個人在接受CityLab採訪時,都提到了自動駕駛安全員的工作環境非常容易使人產生疲勞。

雖說Uber規定主駕上是不能用手機的,但致死事件裡的車載錄影顯示安全員Rafaela Vasquez違反了這個規定。“雖然我自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被開了,但是我認為這次事件沒有被起訴的安全員其實是負主要責任的。”匿名人稱。

這就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在自動駕駛系統失靈的時候,到底人類能不能擔任好安全員這個角色,及時制止事故的發生?

Uber官方說,安全員在上崗前,都會接受3個星期嚴格的培訓、測試、認證專案。

Uber要求安全員在監控自動駕駛系統時,雙手必須時刻在方向盤附近,這樣才能及時響應緊急情況,隨時拿回車的控制權。手機是可以攜帶的,但在監控時期是嚴禁使用的。

這份工作聽起來很簡單,大部分時候都是自動駕駛系統完成的行駛任務。但8到10個小時的監控裡,只有一次30分鐘的午餐休息。這工作實在是太耗神。

而且路測的路線還都是分配好的,每個人負責的路段都是固定的,這也就意味著一天工作裡得不斷重複地看同一段路,比開長途還要累,全程十分乏味。

“沒有人可以互動,只能聽音樂或者安靜地坐著。”Kelley做了安全員一段時間之後才意識到這對他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Uber只是叫人類安全員來做機器本來要做的事,但機器不停地轉圈不會疲啊,人就不行了。”

更難以承受的是,安全員所刷的總里程數是沒給定的,只會被分派到一定刷路速度。這相當於缺少一個短期的目標,任務永遠都沒有盡頭。

只有提到自己曾為Uber做過3萬到4萬英里路測里程數貢獻的時候,Kelley才露出一絲成就感。

可路測工作機械重複、缺乏一個終點意義的目標,依舊是人類安全員要面臨的最大問題。

這同樣困擾著所有正在路測的自動駕駛公司。

你有什麼建議?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15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qbitbot6入群;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進群請加小助手微訊號qbitbot6,並務必備註相應群的關鍵詞~通過稽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專業群稽核較嚴,敬請諒解)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介面,回覆“招聘”兩個字。

640?wx_fmt=jpeg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作者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