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無人車與機器人,未來誰更適合當快遞員?

行者武松發表於2018-03-07

在送快遞的過程中,投送方式只是三選一或三選二,並不能實現真正的自動化。




近日,機器人制造公司波士頓動力創始人Marc Raibert受邀在NIPS2016大會上發表演講。在演講中,除了講解動力足式機器人,Raibert還向觀眾現場展示了波士頓動力的Spot Mini機器人。


從相關現場視訊來看,波士頓的Spot Mini機器人體型嬌小,行動十分靈活。此外,在演講過程中,Raibert還說,大家都在用無人機送快遞,為什麼不考慮用足式機器人呢?


當前,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少科技企業、物流商都在試圖用無人機、無人車運送快遞,而此次不管波士頓背後到底是誰,Raibert都向人們提出了一個智慧送快遞的新形式。而在對比之下,哪一種更適用於快遞行業呢?



在成本上,機器人稍遜一籌


不管是哪個行業,除了盈利能力之外,最先考慮的還有成本。而在成本上面,將無人機、無人車和機器人進行對比,要想達到能夠運送快遞的的標準,其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無人機:雖然無人機運送成本極低,但據業內人士分析,就單架物流無人機的成本就可能在10-50萬元左右,並且無人機炸機事件並不少見,其中的運營成本、維修投入也是筆不小開支。


無人車:以谷歌無人車為例,其成本約人民幣96萬元,其中鐳射感測器就佔了成本的一半。雖然體型嬌小,但出於安全的考慮,快遞無人車的感測器也是不可馬虎的,再加上維修等費用,成本應該比無人機高那麼一丟丟。


機器人:想要機器人很好地運送快遞,穩定性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而這個不是依靠輪子就可以的。在這方面,做的最好的應該數波士頓動力了,然而,其機器人的成本還是相當之高的,有的甚至超過了100萬美元。


鑑於比較結果,如果只是考慮成本問題的話,相較於機器人,顯然無人機和無人車更適合送快遞。



圍繞機體本身,無人機輸了


事實上,不管是無人機、無人車還是機器人,本質上的它們都是一堆人工智慧技術的綜合體。而這些技術體現在它們的穩定性、識別能力等方面。


穩定性


在快遞投送過程中,環境適應力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在這方面,機器人遙遙領先。


比較之下,解決“最後一公里”的無人車和無人機適用於不同的場景,分別是城市和偏遠地區。


在偏遠地區,無人機的高空線路的確很有優勢,但是它的環境適應力卻不行,比如風力極強的天氣,當前無人機的飛控恐難以對抗。與此相對,如果是足式機器人,利用相關平衡演算法,其已經可以實現自行爬起、上下坡、走梅花樁等高難度的動作,且達到的最快速度也是可以與無人機相媲美的。


在城市,足式機器人與無人車的能力不相上下,突出的優勢在於跌倒後能夠自行爬起等方面。


在穩定性上,處於各方面的考慮,雖然無人機和無人車在各自的分管範圍內都表現的不錯,但綜合各方面,還是足式機器人能力更強一些。



安全性


由於是高空作業,無人機的安全成了一個極大的隱患,這也要求其加強各方面的標準,畢竟有時候,僅僅只是機體設計上的一個誤差,就極有可能造成炸機事故,比如說不久之前曝出問題的谷歌的快遞無人機。


而作為陸地作業的無人車和機器人,它們在安全性方面也不是沒有隱患的,只不過比之無人機的無可預知,它們的能夠提前防範,從而降低了威脅性。



論應用落地,機器人還得等


目前,縱觀人工智慧應用的落地情況,無人機必須奪得頭籌。在軍隊中,用於偵察的微型無人機、用於作戰的大型無人機比比皆是,在民用領域,航拍、植保、安防等多達十幾個應用領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隨著應用的落地,我們看到的是無人機內人工智慧技術的愈加成熟。此外,不僅僅是無人機廠商,諸如英特爾、蘋果等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也加入了無人機陣營,再加上不算高昂的成本,無人機在快遞行業是相當受歡迎。



因為安全隱患,商用無人機在多國遭到了政策條例的“綁架”,從而衍生出了無人車。與無人機和機器人相比,無人車的表現應該說是比較中庸的,沒有什麼太大的特色,但也沒有那麼多的毛病。


當下,谷歌、福特等科技公司及傳統汽車製造商皆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競相博弈,在這之中,他們帶來的是感測器技術、高精地圖等各方面的提升。在這之上,小型無人快遞車的無人駕駛系統也將逐步提升,以進一步優化服務。


相比於前兩者,機器人還是相當具有優勢的,而它投入使用的唯一阻礙就在於成本。如果只是負責運送快遞的話,機器人還需要搭載一個人工智慧系統,讓其能夠準確找到地點、識別周邊環境。不過,這樣就不能體現出“機器人”的特色了,因而,成為一個服務周到的快遞機器人,它還需要更多的人工智慧技術,比如簽收所要用到的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等。由此一來,機器人的成本又增加了,所以降低成本是關鍵。



結語


經過多個方面的對比,不得不承認,相對於無人機和無人車,波士頓動力創始人Marc Raibert所談及的快遞機器人的確擁有自己的優勢。然而,在鎂客君看來,其只是增加了一個送快遞的新方式,並不能替代整個運送線路。


以整條送快遞線路為背景,在這三者之中,不管單獨採取哪一個方式,都並不能真正的做到智慧送快遞。環境是多變的,無人機、無人車和機器人唯有相互補充才能打造一條完整的快遞線。以偏遠地區為例,無人車負責將貨物運送到指定快遞點,再根據天氣情況來選擇無人機或是機器人,如此一來,整條線路的效率將大大提高。

原文釋出時間:2016-12-13 18:46
本文作者:韓璐


本文來自雲棲社群合作伙伴鎂客網,瞭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