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機器人轉型對智慧化的影響力

gstem123發表於2022-07-13


 

機器人已經伴隨在我們身邊很長時間了。在某些領域,尤其是製造和裝配領域,機器人的應用數十年來已經從根本上顛覆了工業過程。與此同時,近些年透過整合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技術,機器人在敏捷性、精度和功能智慧方面取得了令人驚喜的進步。隨著中國將機器人技術視為戰略性產業,以及即將面臨的人口壓力,毫無疑問機器人技術將被利用在更廣泛的領域,包括建築環境的設施管理、技術服務以及其他運營與運作功能。

 

機器人技術的轉型機遇也在得到更高層的認可。作為中國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一部分,2021年底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列出了機器人技術從2021年到2025年要達成的具體目標和優先事項,力爭使中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的一箇中心,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

 

這不僅僅是為了給大家帶來引人注目的技術:日益增長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挑戰對於機器人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多。事實上,對每個企業來說,持續增長的人工成本在未來幾年都會是一個挑戰。自2016年起,中國的工資平均每年增長8%,2020年私營製造業更是看到了10%的大幅增長,而中國放緩的人口增長率只會加劇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術水平持續提高,願意從事非技術性工作的年輕員工數量只會逐漸減少。總之,傳統勞動密集型就業崗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將會繼續存在,自動化的發展將非常需要新的解決方案。作為支援設施機器人技術的中心元件,雲平臺是建築環境中管理機器人機群的基礎。雲平臺集中處理由機器人收集的有價值的資料,並將其接入任何智慧樓宇管理平臺,可供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參與者訪問。

 

那麼什麼是機器人技術的新前沿?機器人最令人吃驚的功能可能並不是肉眼可見的,也不是其關於靈巧、精確或者力量這些物理屬性。我們在討論的是資料,並且期待在感測器與資料收集方面可以取得的一些重大突破。關於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李開復說過一句話:15年內,90%的工作會發生變化,50%的工作崗位將會被削減或替代。也就是說,15年後,機器將在超過一半的崗位上把人淘汰。假設您有孩子現在上小學,那麼到他大學畢業的時候,他面對的工作很多是我們現在都沒見過的。

如今的時代,已經進入了人工智慧技術成果大爆發的時代,但是人工智慧在我國屬於新興學科,又涉及到很多計算機和數學的概念,所以社會上有興趣去了解人工智慧知識的人不多。關於什麼是人工智慧?可以借用麻省理工學院溫斯頓教授給出的定義:“人工智慧就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慧工作。”


所以,人工智慧是一門研究使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慧行為(如學習、推理、思考、規劃等)的學科。可以人和計算機的思維路徑做一個比較。人是從經驗中總結出事物的規律。經驗從哪裡來?經驗從試錯中來。當人面對新事物時,就會用大腦進行分析,套用已知的規律進行推理,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機器思考的過程是這樣的。人利用歷史資料建立模型,並不斷進行除錯,我們可以稱其為機器訓練。


一個相對完善的模型建立起來以後,當輸入新資料時,模型就可以透過運算,給出測算的結果。從這一點看,人和機器的思維路徑和運用的推理、歸納、演繹等邏輯理論是類似的。人工智慧不只是一門電腦科學、它還與心理學、哲學和語言學等學科關聯。像語言學家喬姆斯基的一部名著《句法結構》,就給了人工智慧的研究者們許多重要的啟示。科學的發展是受到哲學方法論的指導的,所以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AI技術會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什麼改變呢?看看身邊的例子:蘋果手機中的背後是具有語音識別功能的網路機器人。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汽車,背後是感測器、視覺識別和AI晶片。AI技術在基礎層的突破,會帶來技術層面跨越式的發展,從而在應用層面產生顛覆性的改變。毫無疑問,AI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會給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與快捷。但同時,它也會裹夾著每個人都要相應地做出改變,否則就會被淘汰。我們現在提出的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安防、智慧駕駛等等都是與AI掛鉤的新概念、新行業,它的實質就是用機器替換人。


大量重複性高的工作,即使是重複性的腦力勞動,會被取代。像我們今天認為是很不錯的銀行和證券公司的工作,會被大量削減,美國華爾街的交易人員已經被裁員過半。在影像識別、語音識別方面,機器的識別率已超越人的識別率,這意味那些主要靠“聽”和“看”吃飯的人要被機器取代。比如“看臉”作為核心工作的保安;靠“聽”吃飯的人——客服。根據學者的調查做出了一個統計圖。從圖中看,各行各業將會被機器取代的機率,越往上越危險,越往下越安全。

綜上所述,我們常說希望有個鐵飯碗,傳統概念中的鐵飯碗往往是坐在辦公桌後的重複性工作,這些工作將被機器替代是毫無疑問的。AI對工作的影響,可以引用一句話說明,“在每個領域人工智慧都有可能對傳統公司產生顛覆,每產生一個有價值的機器人,一個人、一個群體就有可能會失業,這對社會影響非常大。”所以說,不能夠掌握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將來無法與機器進行交流,這將是人生活在未來社會一個致命性的弱點。每一個人都應該從現在開始,或多或少地進行人工智慧技術的學習,方能在未來的社會立足!。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19964/viewspace-290560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