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對業務轉型的安全影響

Zoho卓豪發表於2023-11-10


網際網路是由人民建立併為人民服務的。如今,它已成為我們數字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以至於我們無法再想象沒有它就可以完成任務。


雖然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物聯網 (IoT) 更進一步將我們的物理世界整合到基於計算機的系統中。


網際網路熱潮正在發生,此時連線到網際網路的事物比世界上的人口還多。到 2025 年,大約將有 250 億臺裝置 連線到網際網路。


不幸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裝置連線到網際網路,隨著新的人工智慧技術每天進入市場以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輕鬆,政策制定者正在努力追趕。以 2016 年 Dyn, Inc. 遭受 Mirai DDoS 攻擊為例,全球物聯網殭屍網路攻擊導致北美和歐洲使用者的網際網路服務大範圍中斷。後來的 一項研究發現,2016 年 Dyn 遭受攻擊後,14,000 個網站停止使用 Dyn 作為其域名提供商。


雖然這次攻擊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物聯網裝置的漏洞以及預設使用者名稱和密碼的使用,但也有部分原因是過時的安全架構和不充分的網路安全實踐。 IT 部門可能並不總是瞭解組織網路上存在的所有裝置,或者可能缺乏修復安全漏洞的資源。 


對於企業來說是雙刃劍嗎?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繼續成為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資料和通訊的道德考慮已成為一個重大問題。  


使用網際網路資料來個性化客戶體驗可以改變企業的遊戲規則,使他們能夠深入瞭解客戶的行為和偏好。例如,商店可以在特定點放置物聯網感測器來跟蹤顧客行為。這些感測器可以放置在產品展示處、購物車上或收銀臺處,以收集有關客戶移動、產品互動和購買決策的資料。透過分析客戶是否經常購買特定產品,企業可以使用此資訊推薦類似產品、促進交叉銷售或提供該產品折扣以促進銷售。


網際網路資料和其他先進資料收集方法的使用使組織可以更輕鬆地監控和預測使用者行為,而人工智慧系統則簡化了瞭解使用者需求的過程。


這些技術帶來的變化代表著企業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以及消費者體驗這些互動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然而,這也引發了人們對個人資料可能被濫用和偏見持續存在的擔憂。


收集和分析使用者資料可能被視為侵犯隱私,這可能會損害組織的信任和聲譽。此外,使用這些資料來強制使用者行為可能會被視為操縱行為,因為它可能以使用者可能不完全理解的方式使用。


從網路安全的角度來看,此類技術增加了企業的攻擊面,因為它們收集和傳輸大量敏感資訊。許多采用該技術的裝置安全功能較弱,很容易受到駭客和惡意軟體的攻擊。


此外,網際網路裝置透過網路傳輸資料,如果這些網路不安全,駭客就可以訪問資料和裝置本身。據《福布斯》報導,針對物聯網裝置的網路攻擊 飆升 300%僅 2019 年就發生了超過 29 億起事件。


憑藉 5G 提供的更多資料和更快的速度,企業可能會發現檢測和調查任何潛在的內部威脅變得更加困難。惡意員工或承包商可能會在您或您的團隊發現之前快速訪問敏感資訊並竊取大量資料。


此外,組織必須瞭解 5G 和物聯網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安全標準的制定速度。隨著安全漏洞、漏洞和每天出現的數千個端點,組織很容易遭受資料洩露和網路攻擊。


降低組織風險 

隨著我們越來越依賴數字技術來管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將更多的個人資訊委託給這些互聯裝置。保持警惕並持續評估和更新組織的安全措施以防範潛在威脅至關重要。保持資訊靈通、接受教育並 積極主動地採用您的安全方法非常重要。 


目前,整個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來評估 網際網路裝置的安全性,使得消費者很難知道他們的裝置和上網習慣是否有效地保護了他們的資料。


那麼,我們從哪裡開始呢?根據經驗,組織應該對客戶公開其資料的收集、使用和共享方式。他們還應該考慮聘請資料專家來幫助他們有效地管理和分析資料並遵守法律法規。


您也可以從您的員工開始。請注意,負責組織內正確使用 IoT 裝置的員工以及在組織中部署 IoT 裝置和 5G 網路的員工可能缺乏適當的安全培訓。這種知識的缺乏可能會導致出現可被網路攻擊者利用的漏洞。這是一個常見問題,因為通常在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之前就部署了新技術。


確保您的員工接受適當的培訓並瞭解 網際網路裝置和 5G 網路的安全風險至關重要。這包括提供定期培訓、僱用具有安全背景的員工或使用第三方專家協助部署和配置。


為了進一步降低這些風險,企業可以實施其他強大的安全措施來保護其系統和裝置的完整性免受網路威脅;這包括實施特權訪問控制、加密所有敏感資料、在漏洞發生之前識別和修補漏洞、制定最合適的事件響應計劃、監控第三方供應商以及實施持續監控計劃。應定期審查和更新這些措施,以適應新的威脅和技術。


透過確保您的團隊具備保護這些新技術的知識和技能,您可以保護您的組織免受潛在的網路威脅。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35060/viewspace-299474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