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的後Python之父時代:“獨裁”是管理專案的最好制度?

程式碼灣發表於2018-07-22

有“終身仁慈獨裁者(BDFL)”之稱的 Python 創始人 Guido van Rossum 宣佈退出 Python 核心開發組決策層已超過一週,從那以後社群發生了什麼,治理專案的未來又將如何?

Guido 在宣佈退出決策層時明確表示不會任命繼任者,但會作為一個普通的開發者待在 Python 核心開發組一段時間,並讓社群來確定專案的治理進展。他還強調社群應重點管理兩個主要問題:如何決定 PEP 的進展以及如何引入新的核心開發者。

Barry Warsaw 提出了一種治理模式,建議將一個單一的 BDFL 與官方的顧問委員會保持一致。顧問委員會將幫助控制 BDFL,並防止做出任何片面的獨裁決定。

而 Red Hat 的 Victor Stinner 提出可參考 PHP 的做法,對於 PEP,他希望可以像 PHP 那樣,支援大多數人同意的投票,但投票權要保留給核心開發者。

到這裡,社群圍繞選擇“民主”這個治理手段已經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所以民主是最好的選擇嗎?或者 Barry Warsaw 的想法更適合語言的發展?說到民主,就離不開獨裁,說到“獨裁”,除了 BDFL,不得不提到的另一位人物就是 Linus Torvalds,Linus Torvalds 之於 Linux 核心,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而 Linux 核心的發展情況也有目共睹,所以對於開源專案的治理,並不只是簡單地做二選一題目。

除了這些討論外,有開發者提出了一項有時限的限制舉措,以最終確定任何治理決策,Nathaniel Smith 建議在2018年10月1日之前不要做出新的治理選擇,而社群允許自己解決和完善他們的想法。他還表示,我們需要一些基本規則,因為不確定性讓人難以直接思考。但是,如果現在陷入關於基本規則的複雜辯論中,那麼就會失去最原始的初衷。

而對於其他開發者來說,依然有不少人贊同 Guido 的“獨裁”制度,因為大多數時候他都能做出關鍵決策,並在決策中承擔正面責任。

對於 Python 的未來,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