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開業三週年 亞投行打消外界四大質疑

weixin_33711641發表於2019-01-16

(經濟觀察)開業三週年 亞投行打消外界四大質疑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電 題:開業三週年 亞投行打消外界四大質疑

中新社記者 俞嵐 王恩博

2016年1月16日,由中國倡議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開業。從其建立之初,外界便不乏針對這家新興多邊開發機構的質疑之聲。

2019年1月16日,亞投行開業三週年,成員從建立之初的57個增加到93個,各項業務穩健執行,累計批准專案投資逾75億美元。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我們的表現向全世界無可爭議地證明,這是一家切實按國際高標準執行的多邊開發機構。”

質疑一:亞投行是“中國的銀行”?

亞投行由中國發起成立,作為大股東,中國出資最多,投票權也最大。有些國家便擔心,亞投行會變成一家“中國的銀行”。

三年來,亞投行用行動證明,這是一家國際性金融機構,其規章制度和運作由各成員協商決定。英、法、德等西方已開發國家也打消顧慮相繼加入。

“這是國際社會投出的一張信任票。”金立群表示,實踐表明中國政府言必行、行必果,不直接干預銀行經營,而是通過董事會發揮大股東應有作用。

對於新朋友,亞投行也始終敞開大門。談及備受關注的美日兩國會否加入亞投行,金立群表示,各國是否加入是其自身選擇,不會影響亞投行與其合作。他透露,目前亞投行與美、日均保持良好溝通,與兩國金融機構也有廣泛接觸。在未來的專案國際招標中,亞投行將對美日企業一視同仁。

質疑二:亞投行挑戰現有國際秩序?

針對中國發起成立亞投行,有聲音猜測此舉意在挑戰現有國際秩序,甚至擔心亞投行會削弱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作用。

“中國無意推翻現有國際經濟金融體系,實際上中國本身就是這個體系的受益者”,金立群表示,中國一直以來都積極參與國際多邊合作,並努力促使現有國際經濟秩序發揮應有作用。

自開業以來,亞投行與“前輩”機構們也都保持良好合作關係。2017年,亞投行和世行便在華盛頓簽署了一項備忘錄,以加深雙方未來合作。

不過金立群亦指出,中國支援現有體系的同時,也認為需對其進行改革。亞投行的意義絕不僅在於提供資金彌補基礎設施資金不足,更重要的是體現發展中國家發展經驗對國際經濟金融合作機制的貢獻。

質疑三:亞投行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提款機”?

“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均由中國發起,有些人便妄加猜測這是中國的“戰略算計”,更有人稱亞投行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提款機”。

需要指出,亞投行並非為“一帶一路”建設而設立,但二者確有交集,即都為相關國家發展和建設提供支援。金立群介紹說,亞投行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案為重點,不斷加大對成員國基礎設施專案投入,開業以來共參與亞洲、非洲十餘個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各類資本近400億美元進入相關專案。

針對具體專案遴選,除了符合財務可持續、環境保護等要求,亞投行始終關注其能否為當地發展帶來切實好處。金立群表示,亞投行在評估專案時必須要看其是否有利於所在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改善。同時,由於亞投行的目標是推動互聯互通,相關專案不僅要有利於所在國,還要惠及其周邊國家。

質疑四:亞投行治理機制不健全?

無論針對運營透明度,還是風險管控能力,能否建立起健全的治理機制,是亞投行自籌建起就被討論得最多、質疑也最多的問題之一。

事實勝於雄辯。開業運營三年來,亞投行在治理結構、政策標準、運營模式等方面體現出國際性、規範性和高標準,贏得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和讚譽,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均給予亞投行3A信用等級,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給予亞投行零風險權重。

金立群透露,亞投行在銀行制度設計、架構上進行了一些創新,同時內部每個重要決定都在充分醞釀討論的基礎上民主決策。此外,廉潔也是亞投行特別強調的準則,“中國政府打擊腐敗的力度非常大,作為中國人領銜創辦的機構,也一定要把清正廉潔作為一塊招牌。”(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