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下載:新增199IT微信公眾號【i199it】,回覆關鍵詞【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觀察】即可
畢馬威中國今日釋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觀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經濟總體保持復甦態勢,下半年增速有所放緩。全年經濟總量達到114萬億元,約17.7萬億美元,以美元計較2020年增長超過3萬億美元,大約相當於英國的經濟總量。全年經濟累計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也推動我國人均GDP在2021年達到1.25萬美元左右,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世界銀行對高收入經濟體的定義(2021年為12,695美元)。中國有望在今年正式邁入高收入經濟體的行列,這將使得全球高收入經濟體的總人口實現翻倍,從當前的12億人增加至26億人。
2021年四季度中國實際GDP同比增長4.0%,受基數影響,較三季度4.9%的增速有所放慢。剔除基數因素,四季度兩年平均增速為5.2%,高於三季度。
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例如,傳染性更高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仍在全球傳播、高通脹促使發達經濟體加速貨幣政策收緊、國際供應鏈持續緊張等,我國經濟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壓力。但我們預期在穩增長政策的支援下,我國經濟將繼續復甦,2022年實現5.2%的增長。
生產方面,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兩年平均增長6.1%,與疫情前增速基本持平。去年暑期受環保等因素影響,我國煤炭產量有所降低,推動價格上升,部分地區出現限電限產的狀況。9月以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保供穩價措施,如加大煤碳、天然氣等能源的產能和進口,釋放儲備能源,統籌協調煤炭價格迴歸合理區間等,確保發電量和工業生產穩定。與此同時,在強勁出口的帶動下,四季度工業生產有所修復。兩年平均增長5.5%,較三季度有所提升。
從需求端來看,消費復甦依然較慢,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速4.0%,仍遠低於疫情前的水平。受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影響,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區域性零星點狀散發,防疫措施再次收緊,拖累了消費復甦。根據央行四季度城鎮儲戶調查,居民對收入的信心較三季度小幅回升,但仍處於偏弱的水平,居民消費意願較疫情前也仍有較大差距,短期內消費復甦節奏依然會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但從長期看,就業市場和居民收入狀況的不斷改善,將支援消費持續回暖。
投資方面,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速為3.9%。在投資的三大支柱中,製造業投資穩步回升,但房地產和基建投資較前幾年增速放緩。其中,工業企業利潤快速增長,推動了製造業投資的改善。2021年我國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5%,兩年平均增長5.4%,較三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支柱。受巨集觀調控收緊等因素的影響,去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回落,商品房銷售、新開工、施工等各項資料同比均出現下滑,房地產市場面臨下行壓力。去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節奏放緩,一般公共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基建投資資金來源受到一定約束,疊加優質專案儲備不足,拖累全年基建投資。
進出口保持強勁。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6萬億美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30.0%,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經濟復甦領先全球,較高的疫苗接種率和嚴格的防疫政策,繼續有效控制了疫情傳播,為國內穩定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而新興市場經濟體疫苗接種率依然較低,產能修復較慢,也對我國製造業出口形成了一定替代需求。進口方面,國際市場原材料和農產品價格高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進口金額同比的快速上升。展望未來,隨著發達經濟體消費復甦逐步由商品轉向服務需求,疊加高基數的影響,我們預計2022年我國出口增速將放慢,但整體依然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巨集觀政策方面,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財政支出在四季度加速發力,帶動全年財政赤字金額達到4,380億元,較前三季度大幅提升,但總體來看,財政支出總體節奏較往年有所放緩。2021年底,財政部再次提前下達1.46萬億元的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授權額度高於2019年的8,100億和2020年的1.29萬億。此外,發改委表示已經對地方報送的2022年專項債券專案形成了準備專案清單,將推動專項債儘快落地,形成實物工作量。2022年1月以來,地方省級陸續召開兩會,多個地方政府工作報告表明均將加速推進專案工程建設,一系列重大專案正式啟動。截至2月11日,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達到5,416億元。可以看到,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的“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政策正在發力。我們預計一季度的基建投資將顯著回升,支撐經濟增長。
貨幣政策方面,2021年12月以來特別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央行出臺了降準、降息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2021年全年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1%,較2020年進一步下降0.1個百分點,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在政策的支撐下,2022年1月的金融資料好於市場預期,人民幣貸款和政府發債較去年同期大幅回升,帶動社融資料創下月度新高。巨集觀政策的集中釋放,有助於增強內生動力,緩解經濟面臨的三重壓力。下一階段,我們預期貨幣政策將繼續加大發力。總量方面,仍存在繼續降準降息的空間,以進一步提高銀行信貸投放能力;結構方面,央行將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援力度,落實支援小微企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用好碳減排支援工具並支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
1月下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釋出了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4.4%,較10月的預測下調了0.5個百分點。一方面,全球通脹水平在四季度進一步走高,持續的高通脹風險將加速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緊的步伐;另一方面,一些處於全球供應鏈重要環節的經濟體產能尚未完全修復,疊加國際航運壓力、勞動力供給短缺等現象,供應鏈緊張的持續時間或將長於此前預期。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經濟應對疫情的韌性也在不斷增強,儘管奧密克戎可能會對2022年一季度的經濟修復造成一定的衝擊,但其影響預計將從二季度開始消退。在全球經濟整體保持復甦的同時,也要看到不同經濟體之間存在差異。IMF預計發達經濟體將繼續保持穩步復甦態勢,總產出在2022年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當前的財政空間有限,較低的疫苗接種率,較高的通脹水平,疊加高負債造成財務負擔較重,將對未來經濟復甦動能產生持續影響。
在政策分析部分,本期報告對2021年四季度政府釋出的重要政策和相關熱點事件進行了梳理和解讀,內容包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點解讀;國家多舉措激發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湧現;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國發布首份利用外資發展專項規劃;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啟動。
報告下載:新增199IT微信公眾號【i199it】,回覆關鍵詞【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觀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