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攪局者”放手彩電業務

華爾街科技眼發表於2023-03-02

獨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攪局者”放手彩電業務

文/ 彭藝信 郭楚妤 曾嘉怡

編輯/cc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十年前手機、網際網路企業蜂擁進入電視行業,十年以後的2023年,彩電行業的外來者卻有集體撤退的趨勢。

近日,OPPO裁撤電視業務的訊息不脛而走。對此,OPPO負責人回應媒體稱,相關傳言不實,電視業務線仍在正常執行中。表態雖如此,但2020年跨界進入電視領域的OPPO,在過去的三年並未掀起大的浪花,在彩電市場一直處於邊緣化狀態。

無獨有偶, 《華爾街科技眼》獨家獲悉百度旗下小度電視業務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縮,未來不再開發新品 ,目前只留運維和售後人員。百度旗下的小度2021年進入智慧電視市場,整個業務仍處在市場開拓期。對此,小度公關部回覆《華爾街科技眼》表示,電視業務線在內部會有一些調整,目前屬於智慧家居IoT的一部分依然在推進中。

獨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攪局者”放手彩電業務

與此同時,《華爾街科技眼》獨家瞭解到,今年年初有華為智慧屏業務高管轉會至海爾。該業務高層有非常豐富的彩電市場營銷經驗,轉而投奔傳統彩電品牌,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華為的智慧屏業務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有傳統彩電企業的負責人亦佐證, 2019年,華為發力智慧屏,在彩電行業招兵買馬,聲勢浩大,各彩電企業如臨大敵。 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市場高估了華為的品牌力和產品力。

獨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攪局者”放手彩電業務

智慧電視市場像圍城,城外的總是躍躍欲試。近十年來,各大手機、網際網路企業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智慧家庭成為其關注的方向。在最初的發展期,智慧家庭行業將電視視為IoT生態的核心中樞,可以成為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和營銷戰場。因此,電視業務自然成為以上企業發力的目標,於是彩電市場不斷迎來“攪局者”。

不過入城不久,發現不及預期的外來者,開始鳴金收兵。

跨界企業搶佔智慧家庭入口

過去十年,前半程樂視扮演攪局者的角色,後半程則是華為。跨界企業的加入令彩電行業呈現更加多元化的市場格局,為一向由傳統彩電企業一統天下的電視市場注入新鮮血液,市場的競爭也越發激烈。

2013年樂視進入網際網路市場時就提出“硬體免費”的營銷話術,即透過免費電視吸引海量使用者購買,一旦市場保有量形成規模,就可透過向使用者提供增值服務、精準投放廣告等模式獲利。既然電視都可以免費送,自然不能靠賣硬體賺錢,所以早期網際網路企業採用低價策略搶佔市場。這樣的做法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傳統彩電企業毛利率被拉低,網際網路企業也賠本賺吆喝。 主張“硬體免費”的樂視電視業務部門(樂視致新),僅2016年上半年的虧損就接近6000萬。

2019年,華為推進全場景智慧化戰略,在同年8月即釋出榮耀智慧屏。當時5G技術成熟,作為作為智慧家庭的入口,智屏產品承載了異常豐富的想象空間。

華為成為市場鯰魚, TCL、創維加速新品上市節奏。

近五年來,以華為為代表的攪局者發起的價格戰不像樂視那般誇張,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華為智慧屏還一直沒有實現盈利。

獨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攪局者”放手彩電業務

對於這樣的競爭態勢,長期跟蹤家電行業的產業觀察人士馬聰認為,實際上,網際網路在商業模式上,在對於使用者的瞭解上,對於內容時代的生產力把握上,對於年輕消費者的理解上,都是有絕對優勢的。但是 傳統彩電企業也在不斷迭代,他們保持了足夠的緊張,也並沒有丟失自己的優勢。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劉步塵也認為,網際網路、手機企業對電視行業的影響不在技術和產品層面,而在盈利模式層面,傳統電視企業長於產品與技術,網際網路手機企業長於營銷及推廣。 但電視產業發展至今,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技術幾乎全是由傳統電視企業貢獻的。

智慧家庭生態去中心化

過去的十年,智慧家庭的發展日新月異,全屋智慧普及率也在不斷提升,但智慧家庭的入口卻呈現多樣性——除電視外,冰箱、手機、音響皆可成為入口。

對於此中原因,馬聰分析道:“就以家庭的IoT生態來說,因為電視不具備移動性,隨時開機的消耗較大,也沒有在功能性和效能上承載核心的實際能力, 頂多只能是顯示核心。

而且智慧家庭生態入口在逐步去中心化,奧維雲網副總裁、地產事業部總經理李影認為,像音響、電視這樣的單品,可以在初期快速地切入到市場當中。但在未來,感測器、大資料都可以幫助系統實現智慧,未來真正的智慧家居其實都是去中心化的。對此,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趙希楓也認為, 智慧家居不會是依賴單一入口,沒有任何入口具有唯一性。

獨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攪局者”放手彩電業務

在這種狀況之下,在網際網路企業勾畫的藍圖中,電視的入口價值就被弱化,OPPO、小度調整業務線也就不足為奇。

彩電行業屬於彩電企業

後疫情時代彩電市場的走勢,也是業內關注的焦點。據奧維雲網(AVC)2023 年彩電開年總結顯示,2023 年 第1 到 6 周(2022.12.26-2023.02.05)中國彩電線上市場零售量規模為 314 萬臺,同比下降 19.8%;零售額為 68 億元,同比下降 27.8%。線下市場零售量規模為 35 萬臺,同比下降 40.2%。從銷售規模資料來看,2023年中國彩電行業的發展存在一定增長壓力。

不過疫情的結束對於彩電行業來說屬實是利好,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表示, 2020年到今年年初中國彩電市場整體銷售額之所以下跌,原因很大一部分在於疫情,而今年以來,管控政策解除,物流和交通更加便利,彩電的銷售和運輸更便利,此外,消費者購買力不斷恢復,也能促進彩電市場的繁榮。

獨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攪局者”放手彩電業務

而對於未來的市場格局,2023年2月22日,第三方國際權威市場調查機構Omdia公佈《2022年全球TV市場出貨量資料》報告,報告中顯示2022年全球電視銷量為20325.67萬臺,三星的全球銷量在全球範圍內仍然排在第一,2022年海信系電視全球出貨量2454.3萬臺,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三星,同比增長16.1%。前四的企業中還有TCL和LG。

有意思的是,儘管彩電圍城吸引了華為、百度等一眾有實力的集團企業,然而傳統彩電企業在銷售榜單上依然佔據前列。劉步塵向《華爾街科技眼》表示:“網際網路、手機企業推出的電視產品力弱於傳統電視企業。市場競爭的焦點是產品,而不是盈利模式和營銷模式”。劉步塵還特別強調, 即使像華為這樣科技形象領先的企業,其電視業務表現也大大低於市場預期,同樣是因為產品力不夠。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系銷量躍居全球第二。在過去五年,海信的產品主要集中在ULED和鐳射電視領域,LG和中國企業創維更著力發展OLED產品。海信成為全球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鐳射電視的發展信心,對此馬聰認為,在過去的三年裡,國內OLED產業受疫情帶來的結構性影響,發展曾一度停滯。OLED原材料集中在國外,海外發光材料供應受阻,跨境合作無法開展,國內OLED相關企業也降低了期望,許多主流彩電品牌對於OLED發展的力度和激情成為“過去式”,更多的企業選擇了另闢蹊徑,找到新的優勢打破局面。海信借OLED空窗期發展傳統彩電,提升液晶電視畫質、提高顯示技術,最終“彎道超車”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

獨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攪局者”放手彩電業務

而針對未來彩電行業是否還有外來者透過價格戰快速獲得市場份額,科技產業分析師梁振鵬認為, 在現如今的彩電市場一味搞價格戰,對彩電市場的刺激很有限。 隨著消費升級,高階高價值的產品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也是市場彩電企業應該真正發力的方向。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23934/viewspace-293792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