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上的服務並不是真正去中心化!

banq發表於2021-10-13

加密網路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承諾:只有當大多數獨立節點都達成共識(去中心化),並且這些節點執行的程式碼可供任何人檢查(信任)時,才會提交新交易。這個系統要求節點對服務的運作方式有一定的發言權。例如,比特幣礦工由獨立方運營,每個投資方都投資並保持服務執行,因此只有在符合社群利益的情況下才會同意新的協議更改。
但是對於充當虛擬機器的通用鏈,包括領跑者:以太坊,以上原則並不適用。理論上,以太坊節點可以過濾對其執行的智慧合約的修改,但在實踐中,節點運營商沒有理由檢查或拒絕這些升級,因為他們與單個合約或其生態系統的成功無關。如果智慧合約的所有者釋出了新的更改,節點將無意識地執行它。

以太坊其實就是區塊鏈的亞馬遜雲AWS。
 
去中心化不僅僅意味著“很多人執行大量計算機”。這意味著權力下放。以太坊網路本身當然可以被認為是去中心化的,但執行在以太坊上面的服務有一個明顯的單點故障——所有者。
像任何軟體一樣,必須進行升級,必須修補錯誤。理論上,協議可以達到一個成熟點,當它們被凍結在時間中,但實際上,這不會發生。
真正的風險反而不是 "跑路":即所有者把每個人的錢裝進袋子裡然後跑掉。真正的風險是:為了 "更好地滿足社群的需求",服務將偏離其最初的承諾。
真正的風險是,Twitter將開始審查定義可疑的 "仇恨言論",或者區塊鏈萬事達卡將增加對退款的支援。
真正的風險是,區塊鏈服務開始像中心化的公司一樣運作,我們又回到了我們開始的地方。
區塊鏈倡導者說,操作智慧合約的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信任,因為他們在公開場合運作,受到生態系統的制約,甚至通常有投票協議來管理變化。這些都是偉大的想法。它們也不需要區塊鏈。任何將服務部署到傳統雲的組織都可以以這種方式運作。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性問題。它是存在性的。如果對區塊鏈的信任歸結為對一個單純的社會系統的信任,那麼得到了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