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Daniel S. Chertow團隊,在頂級期刊《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1],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廣泛關注。
他們對44名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的死者開展了全面的屍檢,發現在感染早期新冠病毒就在多種呼吸道和非呼吸道組織(包括大腦)中複製;而且他們在包括整個大腦在內的多個解剖部位持續檢測到新冠病毒的RNA,甚至在症狀出現後230天也能檢測到。
讓人意外的是,雖然新型冠狀病毒對人體的感染是廣泛而持久的,但是他們在呼吸道以外組織和器官中,幾乎沒有觀察到炎症或直接病毒細胞病理學的證據。
▲ 論文首頁截圖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一種會影響多種組織和器官的疾病,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多種器官功能障礙,威脅感染者的生命。
早期的屍檢研究已經證實了新冠病毒可以感染人體的多種組織器官,也有研究發現肺外器官往往缺乏病毒介導的損傷或炎症的組織病理學證據。在Chertow和他的同事看來,這似乎是個悖論。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新冠病毒在人類中的細胞趨向性、複製能力、永續性和進化,並在受感染組織中尋找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的組織病理學證據,他們對44例感染過新冠的死者展開了全面的屍檢。
▲ 44例屍檢時間(2020年3月19日-2021年3月19日)
這44名死者都沒有接種疫苗,其中30%為女性,中位年齡為62.5歲,61.4%的人有三種及以上的合併症。所有患者從症狀出現到住院和死亡的中位時間分別為6天和18.5天,屍檢距離死亡的中位時間是22.2小時。
Chertow團隊根據患者死亡距離患病的時長,將屍檢病例分為早期(≤14天,17例)、中期(15-30天,13例)或晚期(31天及以上,14例),還將病毒持續存在定義為在晚期屍檢病例中發現新冠病毒RNA。
他們在84個解剖部位和體液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RNA的存在,與非呼吸道組織相比,呼吸道組織的病毒載量在早期、中期或晚期的樣本中均更高,但是呼吸道組織的病毒載量下降速度遠快於非呼吸道組織。這也說明,非呼吸道組織清除病毒的效率較低。
▲ 病毒載量下降速度的比較
在所有晚期病例中,雖然在血漿中檢測不到新冠病毒RNA,但在多個組織組中都檢測到了新冠病毒RNA的持續存在。
在11例有中樞神經系統組織活檢的病例中,10例病例的組織中檢測到新冠病毒RNA。值得注意的是,在6例晚期病例的樞神經系統組織中,有5例的大部分腦區檢測到了新冠病毒RNA,其中編號為P42的死者死亡距離發病的時間長達230天。新冠病毒感染持續的時間可見一斑。
▲ 新冠病毒感染廣泛且持久
針對肺外組織的新冠病毒RNA原位檢測發現,新冠病毒RNA在甲狀腺、食道、脾臟、闌尾、腎上腺、卵巢、睪丸(成熟的精子中也存在)和子宮內膜等組織的細胞中存在,定位於這些組織細胞的高爾基體和內質網。
▲ 新冠病毒RNA原位檢測結果
在44例病例中,38例確定死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其中35例(92.1%)在死亡時有急性肺炎或瀰漫性肺泡損傷。10例(23%)出現肺血栓栓塞性併發症,4例出現心肌浸潤,包括1例實質性心肌炎。此外,他們還在淋巴結和脾臟中,同時觀察到淋巴細胞耗竭和濾泡及副皮質區增生。其他非呼吸系統的組織學變化,主要與治療的併發症或死者原有的合併症有關。
雖然11個大腦組織中的10個有大量的病毒負擔,但Chertow和他的同事幾乎沒有發現組織病理學的變化。此外,有一個不太常見的變化是血管充血,他們認為這可能與感染引起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有關。
總的來說,Chertow團隊的這項迄今最全面的研究表明,在感染呼吸道組織之後,新冠病毒就會散播到全身,而且新冠病毒在非呼吸道組織中的複製可能持續長達7個月之久。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研究涉及的病例主要是年齡較大且未接種疫苗的人,在年輕、健康或接種過疫苗的人體內是否也如此,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其次,這個研究是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開展的,目前新亞型是否也有這個特點,也需要進一步研究;最後這個研究發現的病毒持續存在現象不能用來解釋長期新冠後遺症。
儘管如此,這個研究加深了我們對新冠病毒感染永續性的認知,併為以後研究新冠長期後遺症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Stein SR, Ramelli SC, Grazioli A, et al. SARS-CoV-2 infection and persistence in the human body and brain at autopsy. Nature. 2022;612(7941):758-763. doi:10.1038/s41586-022-05542-y
來自: 奇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