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融資沒戲了,生鮮電商接下來要圈錢只能IPO了?

liukuang發表於2019-07-24

瘋狂融資沒戲了,生鮮電商接下來要圈錢只能IPO了?


日前,據彭博社報導,生鮮電商每日優鮮正尋求5億美元融資,以便度過困難時期。知情人士稱,本輪投資方包括高盛集團、老虎環球基金,融資後估值至少為30億美元。後續,每日優鮮還計劃融資3億-5億美元,融資後估值達40億美元。


報導釋出後,關於此次融資其實是為了渡過困難期這一說法,每日優鮮方面予以否認,“去年底,每日優鮮已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經營性現金流為正,資金狀況良好,不存在‘尋求融資’的說法。”


不過,任何事情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去年9月每日優鮮剛剛完成一輪由騰訊領投的4.5億美元鉅額融資。在上輪融資之前,每日優鮮在短短3年多時間也完成了高達7次的融資記錄。每日優鮮正在不斷給我們上演一個又一個生鮮電商的融資新故事……


每日優鮮的瘋狂融資史


每日優鮮自2014年成立至今,業務不斷擴充套件,目前已經完成在水果、水產、肉蛋、蔬菜、乳品、飲品、糧油、零食、輕食等9個品類的佈局。


每日優鮮創立前,徐正正在聯想控股做農業投資,自己買農場、管農場,乾得很辛苦。聯想控股做農業的戰略是8個字,“兩頭佈局,先上後下”,徐正和搭檔曾斌覺得,在生鮮的流通環節,可以做一些事情,就想在產業鏈條做佈局,但把一定規模的生鮮電商掃描了一遍後,分析結果並不理想:市面上的公司,要麼有今天沒未來,要麼有未來沒今天,越看越覺得沒機會投。於是,他們兩人就計劃自己創業做這麼一個公司。


2014年底,徐正和搭檔曾斌從聯想集團離職,一個一個的找人。2014年底的一個夜晚,在北京的永泰九十九頂氈房,16個人喝了一頓大酒。徐正酒量不錯,但那天還是喝得找不到回房間的路。心裡高興,要幹一件大事了。加上還在深圳出差的2個人,湊成18個羅漢,每日優鮮宣告成立了。


每日優鮮成立的當月,就獲光信資本、元璟資本500萬美元天使輪投資。而這也為每日優鮮不斷驗證尋找模式奠定了資金基礎。


2015年,伴隨著外賣、校園貸等業務的蓬勃發展,校園經濟也成為創投圈關注的一個重點領域。每日優鮮也試圖從校園開始做推廣,但試了三個月,發現使用者群數字不對,就撤掉了。“其實會試很多東西,試完了評估什麼樣方式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什麼樣的人群達到我們要評估標準,達到就是好模式,達不到就不是好模式。”


徐正說,“驗證商業模式,起碼看到它能夠覆蓋主要人群、主要購買方式,並且可盈利,可高速複製或者高速增長,如果沒有這四個標準,就再去找。”每日優鮮透過不停的驗證尋找商業模式,最終確定了全品類精選、前置倉配送的模式。


2015年夏天,每日優鮮在望京建了第一個前置倉,服務於周圍半徑三公里。而這一年,又先後獲得了1000萬美元A輪投資以及2億人民幣B輪投資。


2016年3月,每日優鮮APP正式上線。為了實現快速發展,每日優鮮于2016年4月完成了遠翼投資領投、華創資本跟投的2.3億B+輪融資。那一年的7月,每日優鮮實現了在北京地區連續5個季度後的規模化盈利,至此模式向全國複製。


憑藉著快速的發展,每日優鮮于2017年1月、3月分別完成了C輪1億美元融資和Tiger Global、元生資本領投,時代資本參與聯合投資的2.3億美元C+輪融資。


2017年7月份,每日優鮮上線了便利購。截止到17年11月份,便利購已經擴充到北京、上海、深圳等5個城市的核心商務區,並且透過小程式實現掃碼購買。徐正說,“我們就是讓每個人隨時隨地享受食物的美好,到家的場景已經跑的比較順了,現在使用者第二生活空間在辦公室,我們為了切這個場景推了一個便利購。”


那一年的12月份,每日優鮮先後斬獲2億美元融資,而此次所獲資金將用於無人貨架便利購業務。


經過幾年的發展,2018年上半年,每日優鮮在生鮮電商行業的使用者規模佔比已突破50%,連續4個季度領跑行業。而在這一年,每日優鮮獲得由高盛、騰訊等資本領投的新一輪融資,本次融資金額高達4.5億美元。


至此每日優鮮已完成水果、蔬菜、乳品、零食、酒飲、肉蛋、水產、熟食、日百、輕食、速食、糧油等全品類精選生鮮佈局,在全國20個主要城市建立“城市分選中心+社群前置倉”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使用者提供自營全品類精選生鮮1小時達服務。


縱觀每日優鮮的歷史,它成長曆程的背後是瘋狂的融資。我們可以發現,自成立以來,每日優鮮已經完成8輪融資。騰訊為其主要投資人,從2015年A輪融資時進入,隨後在B、C、D輪中相繼跟投。其它投資方包括高盛、Tiger Global等。


而每日優鮮瘋狂融資的背後正釋放了一個悲慘的行業發展現狀:生鮮電商是一個燒錢非常瘋狂的領域。


流血不止的生鮮電商


生鮮電商作為電商品類中的後起之秀,一直備受資本市場關注。隨著“生鮮”在電商領域的不斷升溫,多家生鮮電商平臺不斷湧現。但好景不長,很多初創型生鮮電商企業由於太過燒錢,造成死傷無數的慘痛現狀。

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釋出的資料顯示,在全國40 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則是鉅額虧損。


2016年底,該研究中心釋出了2016-2017年度生鮮電商“死亡”名單,有14家生鮮電商企業宣告破產倒閉。其中包括:吉哆生鮮、菜管家、鮮品會、美味七七、花樣生活、正源食派果蔬幫、後廚網、青年菜君、特土網、果食幫、採購兄弟、搶鮮購、壹桌、本來便利。


這波最早的傳統生鮮電商,大多因為盈虧難持平問題走向末路,站在新零售風口的一眾玩家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裡去。


從2016年盒馬鮮生首店誕生,到此後“零售+餐飲”、“線上+線下”的新零售概念火遍大江南北,永輝、京東、美團等快速推廣自己的生鮮零售新形態。但是進入2019年,國內這些生鮮新零售企業,卻處境更加艱難了。


在剛剛過去的5月底,在全國範圍內開了1500多家門店的盒馬鮮生宣佈崑山店關停。對於此次關店訊息,盒馬相關人士回應稱,“如果看不到這家店未來的增長空間,我們就選擇關掉它,這是很正常的決策”。


開店關店雖然對於零售行業來說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盒馬的關店並非傳統零售關店那麼簡單,此次關店不僅是盒馬在選址上的失利,也是盒馬鮮生標準店在下沉市場融合中的錯配。


盒馬向左,永輝向右。為應對盒馬的迎面碰撞,永輝雲創在成立之後,先後推出了“超級物種”和生鮮便利店“永輝生活”。截止到2018年末,超級物種開了73家,永輝生活開了400家。


因處於持續投入期,永輝雲創至今未實現盈利,去年前三季度虧損 6.17 億元,遠大於 2016、2017年虧損的 1.16 億元和 2.67 億元。永輝超市為了更好看的財務數字,將旗下超級物種的運營主體——“永輝雲創”的20%股權在2018年12月釋出公告出售,並剔除了永輝上市公司合併報表。近日,又有媒體報導超級物種上海首家門店——五角場萬達店關店。


除了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美團點評的小象生鮮和京東的7FRESH也面臨同樣處境。


5月23日,美團點評釋出財報透露,計劃關閉低線城市的小象生鮮超市。5月24日,美團關閉了無錫及常州的 5 家門店,只剩北京兩家門店還在支撐。對此,美團相關人士表示:“基於對投入回報的覆盤和分配資源的考慮,小象生鮮目前專注於北京兩家門店的運營提升,關閉了低線城市的 5 家門店,但是我們會重點關注提升目前一線城市兩家門店的購物體驗和運營效率。”


對於小象生鮮關店的原因,CFO陳少暉在美團點評公佈財報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由於投資回報率低於預期,已經關閉低線城市的5家小象生鮮門店。


無獨有偶,京東的7FRESH也在苦苦掙扎。今年2月,京東宣佈淘汰10%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隨後不到兩個月,京東9位CXO中的3位,陸續以個人和家庭原因辭職。4月,京東老將王笑松被調離原崗位,至此不再負責7FRESH業務,而王笑松當年立下未來5年門店數要達到1000家的flag又起變數。


與此同時,有訊息透露,京東正在與一家傳統的大型超市接洽,意在出售7FRESH,不過,對於這個訊息,京東內部相關人員予以否認,強調7FRESH仍然在不斷推進開店計劃。不過可以明確的是,由於生鮮業務以及高管經歷了多次的調整,7FRESH的開店速度已經放緩。


由此看來,不論是生鮮電商創業者,還是阿里、京東、美團等巨頭們佈局的生鮮電商,都難逃燒錢流血不止的命運。那麼,為什麼生鮮電商會如此難做?


生鮮電商的病根究竟在哪裡?


生鮮賽道市場體量巨大,風口之上,群狼環飼。無論是盒馬鮮生的緊急剎車,還是每日優鮮的快速擴張,又或是其他生鮮電商的舉步艱難,都凸顯了生鮮電商在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生鮮電商燒錢流血不止的真正原因。


1. 損耗大


第一個是原產地的損耗。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依然存在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等問題,這就造成生鮮品種、質量不一,進而造成生鮮損耗。而很多生鮮電商卻忽略了原產地的損耗,沒有把起點定在從原產地拿到生鮮產品的這一環節,這樣就會增加企業的成本。


第二個是倉儲運輸的損耗。


目前生鮮電商倉儲保鮮主要有兩個方式,一是建設冷鏈倉儲,二是對於保鮮期極短的產品直接跳過倉儲,從原產地冷鏈物流送達給使用者。這兩種方式,對於產品損耗控制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建設和運營成本非常高。


第三個是配送時的損耗。


對於外包第三方冷鏈物流的生鮮電商平臺而言,雖然省去了自建冷鏈物流的高投入,但這個環節的損耗卻是最大的。因為企業對第三方掌控力不高,而第三方的物流並不會對產品負太多的責任,就會帶來商品損耗問題。


2.物流保鮮成本高


冷鏈物流的標準化一直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主要包括上游本身缺乏標準化、標準化範圍難以界定、受限於技術瓶頸、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目前來看,我國冷鏈物流體系還未成熟,而生鮮電商是一個對冷鏈物流要求非常高的產業。


生鮮電商不同於其他產品,它從出廠到運輸,再到消費者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時間,而這個過程導致生鮮產品難以保鮮。這就要求生鮮電商必須全程冷鏈物流配送,這個過程極其繁瑣,涉及到冷藏箱、冷凍箱、冰盒等諸多溫控環節,只要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商家就要承擔更高的成本和風險。


此外,生鮮冷鏈物流的成本較普通商品高出1-2倍,冷鏈成本佔銷售額25%~40%。因此對於生鮮電商來說,它的整個冷鏈物流建設成本非常的高,回報週期又比較長,這就使得大多數生鮮電商無法承受如此大的成本。


3. 生鮮產品難以標準化


生鮮產品的標準化主要包括了產品標準化和生產標準化兩方面。


在產品標準化方面,生鮮產品容易受溫度、溼度、光照等因素的影響,而生長環境又容易造成生鮮產品的形狀、色澤、口感等方面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會造成生鮮產品品質不同,進而影響它的定價。因為產品難以標準化,就無法降低它的成本,同時在消費者做橫向對比的時候,不容易積攢消費口碑。


在生產標準化方面,一些農戶因為缺乏先進的種植、養殖技術和生產安全意識,使得生鮮產品中的農藥、化肥殘留和汙染問題加重。另一方面,在生鮮產品加工階段,如果加工企業小而亂,就很容易造成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行業競爭激烈,燒錢搶市場仍是常態


自2005年至今,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已經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在經歷了探索期、市場啟動期、快速發展期後,巨頭於2016年到2017年進場,隨之就是行業的洗牌以及2018年的再一次探索。在發展過程中,玩家增多,資本活躍,融資金額不斷增多,創新模式層出不窮。截止到目前,生鮮電商多強爭霸的初步競爭格局雖已形成,但行業競爭仍然非常激烈。


經過4年佈局的永輝雲創,雖因不斷增大的資金壓力,最終被並,剔除了永輝上市公司合併報表。但永輝雲創相關負責人在談及未來規劃時表示,超級物種會定位於優質生鮮食材售賣+餐飲體驗,將深耕上游供應鏈。


除此之外,其他生鮮新零售的實踐者們都把目光聚焦在社群商業。


5月29日,美團CFO陳少暉在公司第一季度財報分析會議中表示,美團關注於本地零售業務,尤其是生鮮業務領域。在關閉了5家低線城市的門店後,美團在未來會關注於社群裡的小型零售店,也就是美團買菜,而這個業務將會滿足消費者對雜貨送貨服務的需求。


5月30日,京東7FRESH業務負責人王敬首次對外宣佈7FRESH超市業態升級MSSM,也就是餐食解決方案超市。與此同時,今年下半年,京東7FRESH也將推出“七鮮生活”與“七範”兩個全新業態。


王敬表示,不遠的未來7FRESH將推出兩個全新業態,一個是聚焦社群的小超市業態“七鮮生活”,另一個是服務辦公人口集中區域的美食零售混合業態“七範”。對於即將推出的“七鮮生活”,也將是一個有生鮮、有便利性商品、有餐飲解決方案的業態組合。


7月1日,盒馬推出的第五個新業態Pick’n Go在上海落地,主打“即拿即走,不用排隊”理念的Pick’n Go剛一上線,就吸引了許多目光。除此之外,在今年3月份,盒馬鮮生CEO侯毅表示,基於不同的城市、商圈等,盒馬將打造盒馬F2、盒馬Mini、盒馬菜市、盒馬小站等四大業態。


雖然當下我國生鮮電商多強爭霸的初步競爭格局已經形成,但競爭非常激烈,燒錢搶奪市場仍然會繼續。這種現象,從最近行業的融資情況就可窺探一二。


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資料,2018年國內共有22家生鮮電商企業共融資近120億元,分別為:百果園、食範、華和生鮮、誼品生鮮、食得鮮、美菜網、鮮世紀、彩虹星球、天馬便利、有好生鮮、壹號餐桌、三蛋生鮮、宋小菜、十薈團、呆蘿蔔、天鮮配、每日優鮮、生鮮傳奇、每日一淘、農政齊民、快鮮網、食享會等平臺。


其中,作為主打農產品和蔬菜水果的B2B生鮮食材電商的美萊網,成功獲得兩筆融資共10.5億美元,成為2018年生鮮電商行業最大的一匹黑馬,兩輪融資後,其估值達到約70億美元。此外,作為專注於優質生鮮移動電商的每日優鮮,保持著平均六七個月一次的融資速度,於2018年9月6日,宣佈完成新一輪4.5億美元融資,這是每日優鮮自成立以來的第8輪融資。


除此之外,2018年融資排名前十的生鮮還包括:食得鮮、百果園、每日一淘、生鮮傳奇、宋小菜、十薈團、鮮食享會、鮮世紀等。


據艾媒報告《2019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商業模式與使用者畫像分析報告》顯示,在今年的1-3月,生鮮電商企業已經融資13筆,融資約3.9億人民幣。


資料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融資13筆,融資約3.9億人民幣;2018年共融資22筆,融資金額約51.1億元;2017年融資13筆,融資金額約52.6億元。


從當下的融資節奏來看,與2017年相比,2018年融資筆數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融資金額相對變化不大且金額普遍較大,說明資本界仍看好生鮮電商行業,行業發展速度平穩。與前兩年相比,2019年第一季度融資13筆,融資金額3.9億元,說明生鮮電商行業依然在依靠融資燒錢來搶奪市場。


一級資本市場鬧錢荒,流血不止的生鮮電商接下來圈錢只能IPO了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投資人變得更加理性和謹慎,對專案變得挑剔,專案執行週期有所延長。一級市場融資難度加大,市場穩中有降,融資的筆數和金額均有所降低。


據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2018年金融統計資料包告》顯示。其中,有幾組資料需重點關注:2018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82.67萬億元,同比增長8.1%;狹義貨幣(M1)餘額55.17萬億元,同比增長1.5%;本外幣貸款餘額14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


貨幣增長有所減緩,貸款金額又創新高,說明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少了,同時表明上半年央行去槓桿、嚴監管效果開始初見成效,一級資本市場的資金開始出現緊張。


對於生鮮電商行業來說,多強爭霸的格局還將延續較長的一段時間,平臺之間的競爭仍然會非常激烈,燒錢砸市場的比拼較量仍然會繼續,要想給生鮮電商的流血不止劃上句號,短期內恐遙遙無期。接下來,生鮮電商平臺們在一級資本市場融資會越來越困難。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生鮮電商們為了圈錢會陸續走上IPO之路。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37827/viewspace-265154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