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溝通的橋樑》說課材料

syqxmxx1982發表於2018-04-23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來自未來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在希望中長大”,比較深刻的展示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看似矛盾的愛。
《架起溝通的橋樑》旨在教育孩子在生活中學會與父母溝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充分根據孩子家庭的不同情況給予指導,把握溝通的原則,重點指導什麼是有效溝通,學會理解,學會尊重,學會溝通,並引導孩子發生與父母進行溝通的道德行為。
【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孩子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講道德,有家庭責任感,家庭成員之間應該相互溝通、平等相待,能正確處理自己與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 
因此,我確定了本課的設計理念為:以孩子為本,從生活實際出發,努力激發孩子的道德情感,誘導孩子的道德行為。教學採用課內課外結合的策略,從認知到情感,再到發生道德行為的一貫性原則。儘量做到“三化”:淡化完美,追求真實;淡化說教,追求無痕;淡化概念,追求情景。
【教學目標】
本著課程要對兒童的生活進行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教學必須回到兒童生活,實踐並提升生活這一理念。五年級的孩子,透過一節課就能學會與父母進行有效的溝通,達成理解基礎上的和諧,這是較難的。因此,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與父母溝通的方式,初步掌握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和主要方式。
2.能力目標:培養孩子與父母溝通的能力和選擇解決問題的方式的能力。  
3.知識目標:嘗試與父母換位思考,體會父母對自己的良苦用心和期待,正確對待父母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與教育,但也正是父母採用了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引起了雙方的矛盾與衝突。為此我確立的教學重點是:“學習與父母交往溝通的基本要領。掌握溝通的技巧,實踐溝通的技巧。”
  五年級的孩子自我意識初步建立,加之青春期逆反心理的作用,使得兩代人的關係相對緊張。我確立了:“真正從內心理解父母,主動化解與父母的矛盾。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期待”為教學難點。
【教與學的策略】
基於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孩子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為了突破以上的重、難點,我採用體驗感悟、音樂薰陶、案例教學、集體討論等教學策略。引導孩子運用角色體驗、互助合作等學習策略來共同完成學習目標。
【教學環節】
   課程標準指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義演、認識和感悟,惟有透過對生活實踐所謂體驗和感悟來實現構建,才是道德教育更為有效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教育理念,我將本堂課創設為一個治病求醫的過程,預設了5個活動:撕紙遊戲掛病號、情景表演做體檢、角色扮演尋處方、制定計劃去病根、擴充作業固療效。
活動一:撕紙遊戲掛病號
為了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我在開課時設計了撕紙遊戲,按照操作程式指導學生完成活動,(1)第一次撕紙:學生閉上眼睛,根據口令操作,不準向老師發出任何問題,老師發出單向口令。統計跟老師相近的作品。(2)第二次撕紙:學生睜開眼睛,根據口令操作,不準向老師發出任何問題,老師發出單向口令。統計跟老師相近的作品。(3)第三次撕紙:學生睜開眼睛,根據口令操作,同桌可以交流,老師發出口令,有反饋。統計跟老師相近的作品。
遊戲結束,展示結果,思考並討論:為什麼第3次撕紙比第1、2次撕紙誤差要小呢?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哪一種更有助於理解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預設用時5分鐘。讓學生參與、體驗、感悟,從遊戲中領悟,人際溝通是雙向互動的過程,只有增加雙方的資訊交流與感情溝通,不斷反饋,調節溝通方式,才能達到溝通的最佳效果。
活動二:情景表演做體檢
我立刻抓住這一契機,進入到活動二---情景表演做體檢,我設計了一個劇本,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再現這一情景,之後不解決問題而是引入課本14頁,交流:平時你與父母相處有哪些衝突呢?接著討論:我們為什麼與父母發生矛盾?透過以上3個問題的檢查,最後總結交流產生矛盾的病因在於:1.由於溝通太少,父母對我們不理解。2.我們自己不成熟,讓父母操心。3.父母的教育方式跟不上我們成長的速度。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預設用時5分鐘。採用情景表演的方式。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明白與父母產生矛盾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學會和父母溝通。在分析,比較過程中,引導學生體驗與父母溝通的重要性。
活動三:角色扮演尋處方
透過上面的活動,我們已經感受到和父母之間的溝通是非常必要的,那麼如何有效地溝通就顯得更加重要了。這就水到渠成的進入活動三--角色扮演尋處方。此時我出示四個案例:關於學習衝突、上網玩遊戲衝突、看電視衝突、交友衝突,要求孩子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引導:同學們想一想,父母的種種希望和要求,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再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要求自己的孩子呢?這叫做換位思考。
活動結束,使同學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冷靜公平的對待與父母矛盾,並主動的思考解決的方法,初步歸納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
    愛心、尊重、理解(板書)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預設用時20分鐘。由他人到自己,有生活到內心,透過角色扮演,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為親子之間的溝通掃除了心理障礙。但學生的閱歷畢竟有限,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適時告訴他們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作為上一環節的一個總結。這樣本課的教學重點——與父母溝通的技巧也就水道渠成了。
活動四:制定計劃去病根
在前面的活動中,同學們已經回憶了或者記錄下了自己與父母之間不愉快的事情,請你選擇其中的一件事情,設計一份溝通計劃,使愛的衝突中只有愛,而沒有衝突。(背景音樂《讓愛住進我的家》)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預設用時5分鐘。透過前一環節的鋪墊,和背景音樂渲染,把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對父母的情感在此刻有一個昇華,突破難點:真正從內心理解父母,主動化解與父母之間的矛盾。
活動五:擴充作業固療效
學生的道德行為只有回到真實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強化和鞏固。我們不僅需要親子間的溝通,更要將溝通的橋樑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預設用時5分鐘。整個課堂再次在有彈性的預設下擴充主題,使主題延伸至中國夢,無限放大學生的價值觀,提升道德認知,達到與時俱進的目地。
【課後反思】
透過本節課五個活動的展示,預設學生從情感上,能力上有了和父母溝通的基礎。在作業設計時,化情為行,既加深了孩子與父母的感情,又鞏固了在課堂上學會的溝通技巧。也為第二課時《分享溝通的快樂》打下了基礎。體現了從認知到實踐再到認知的螺旋式上升的完整的教學過程。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生成、調整話題,根據其真實體驗和反饋,來引導他們思考、討論、交流,共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升道德認知,整個課堂在有彈性的預設下“動態生成”、精彩紛呈。這是我努力的方向。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圍繞著一座 “橋”進行。透過提煉文字,展示“我喜歡的溝通技巧”等方式,力圖在課堂營造一種“愛、尊重、理解”的氛圍,讓孩子們在“愛的港灣”裡探尋溝通的技巧,感悟溝通的幸福,學會與父母有效的溝通。     


附件一:
告 家 長 書
尊敬的同學家長:
您好!今天的《品德與社會》課上,我們學習了《架起溝通的橋樑》這一課,旨在教導孩子理解父母,學會與父母溝通。當然,我們也希望尊敬的家長朋友們們能夠多理解我們的孩子。理解才會有尊重,尊重才會有溝通,溝通才會有和諧的家庭和幸福的生活。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在相互溝通的過程中快樂的生活。讓孩子在快樂的生活中健康的成長吧!
衷心感謝你們的支援和配合!
                                          
您的老師:XXX
2014年12月9日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4771618/viewspace-215325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