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食品供應鏈安全保障體系的應用,假冒偽劣產品將無處遁形

jyke123456發表於2020-12-28

       食品供應鏈包括了從產前種子、飼料等生產資料的供應環節,到產中種養生產環節,再到產後分級、包裝、加工、儲藏、銷售環節,最終到達消費環節,即所謂的“從農田到餐桌”工程。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市場範圍的不斷擴大,現在越來越多的食品是透過這種漫長而複雜的供應鏈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多層次的加工和流通往往涉及位於不同地點和擁有不同技術的許多公司和人員,消費者很難了解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到經營的全過程是否能夠保證食品或原材料的安全。鑑於此,對於一些特殊食品(例如奧運食品、世博會食品)就需要一個完整的食品供應鏈安全保障體系來實現這樣的目標。



       1.國內外食品安全現狀

       國外食品安全監控現狀以美國和日本為例:美國整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分為聯邦、州和地區3個層次。三級監管機構的許多部門都透過聘用流行病學專家、微生物學家和食品科研專家等人員進駐食品加工廠、飼養場等方式,從原料採集、生產、流通、銷售和售後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監管,構成覆蓋全國的立體監管網路。與之相配套的是涵蓋食品產業各環節的食品安全法律及產業標準,既有類似《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這樣的綜合性法律,也有《食品新增劑修正案》這樣的具體法規。在這種管理下,有關單位一旦被查出食品安全有問題,食品供應商和銷售商都將面臨嚴厲的處罰和數目驚人的鉅額罰款。



       再看日本,在農產品生產環節,根據《食品衛生法》的新規定,將設定殘留限量標準的物件增加到799種,且必須定期對所有農藥和獸藥殘留量進行抽檢。在食品流通和銷售環節,日本實行嚴格的食品標註制度,《日本農林規格法》明確制訂了生鮮食品和加工食品的產品標註標準。生鮮食品的銷售者必須標明食品的名稱、原產地和容量。加工食品必須標明名稱、原材料名、容量、保質期、儲存方法、生產廠家和地址等,其中乾魚類加工品和蔬菜冷凍食品等8類加工食品還必須標註原料原產地。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令人堪憂,食品藥品安全事故不斷髮生,嚴重影響消費者的健康。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條即科學技術監管的作用發揮不夠。具體表現在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的標準工作滯後;檢驗檢測水平不高;防止和制止製假售假的技術手段不完備。


       2.RFID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

       RFID技術與傳統的人工檢測和條碼技術相比,擁有較大的技術優勢。RFID技術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管理的監控問題,對與食品流通相關的人、商品、車輛等都能進行身份標識。透過對食品(包括人員和運輸車輛)貼上電子標籤,結合數字化系統支援的網路體系,能對食品流通環節中出現的問題一目瞭然。 

       3.RFID食品安全解決方案舉例

       為了消除食品安全隱患、追查出現漏洞加工、運輸或儲存環節,就需要對食品生產和流通的全過程利用RFID進行追溯。具體應用透過兩個過程來實現食品安全管理:一是從食品源頭到消費者進行跟蹤管理,即從農場→加工商→供應商→零售商→消費者,這個過程主要用於跟蹤採集和管理食品資訊,為食品安全的事故追溯打下基礎。另一個逆向的過程是質量追溯,也就是消費者在消費時發現了食品安全和質量出現問題後,可以向前面的各個環節進行追溯,最終確定問題所在,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問題產品的追溯和召回。

     (1)食品生產與RFID

       在食品生產的源頭,不管是畜類飼養過程中的飼料資訊,還是種植過程中的肥料資訊,及種植(養殖)地和種植(養殖)者資訊,均可以透過電子標籤記錄到食品安全資料庫中,作為將來質量追溯的原始資料。加工商可以為其產品分配一個標籤號,這個標籤號對應加工商的資訊,再結合種植(養殖)者資訊就能確保食品種植(養殖)資訊及加工資訊,利於將來追溯

     (2)食品運輸及庫存與RFID

       食品運輸環節的應用主要體現為在中途貨物的監控、跟蹤及道口檢查。食品上的RFID標籤為物流公司提供了實時監控和跟蹤服務的方便,同時對於業主而言也可以透過計算機網路方便地知道自己的貨物到達了什麼位置,是否有被丟失、延誤或調包等情況。

       在食品物流倉庫中使用RFID,可以方便地實現對食品的核對、歸類、上架、統計。在不同位置安裝讀寫器,透過監控中心的大螢幕可以實時動態統計食品質量、保質期、存銷狀況,例如在倉庫門口安裝讀寫器就能批次處理入庫產品的數量及入庫時間等資訊;在庫內運送食品的叉(推)車上安裝讀寫器便於導引食品上架等。

       在食品庫存中,環境因素非常重要。根據RFID裝置記錄的環境資訊,物流倉庫的質量評估系統將發揮作用,自動對庫存食品進行評估,判斷過期食品,確定發貨順序。

     (3)食品銷售與RFID經過嚴格的流通檢驗過程,安全食品將被運送到消費者手中。這樣不論是在餐桌旁還是貨架上,消費者都可以瞭解到自己所選購食品的原料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等資訊,保證自己使用的是“放心食品”,

     (4)可能存在的挑戰與展望

       食品安全管理是一個多方協調的系統,因此可能存在的挑戰之一就是多方協調性的高低。食品供應涉及面很廣,從原產地到加工廠、包裝、檢驗檢疫直到餐廳、賣場等環節,每一個環節的編碼和通訊協議等都必須統一,才能順利地完成RFID食品安全追溯。這就需要管理部門從整體上把握各個環節的硬體、軟體產品及屬性,制定相應的流程和規範。 

       按照食品跟蹤和追溯的模型,要求在食品供應鏈中的每一個加工點,不僅要對自己加工的產品進行標識,還要加上原料上的標識資訊,並將全部資訊對應於一個標籤並標識在成品上,以備下一個加工者(銷售者、消費者)使用。此原理好比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在任何一個環節斷了,整個鏈條就脫節了,而供應鏈中跨環節之間的聯絡比較脆弱,這是實現RFID跟蹤和追溯模型具體實現的最大難點。

       很多食品採用金屬包裝,比如罐頭,這對RFID應用有一定的挑戰,一般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確定金屬包裝對RFID的效能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然後再正式應用。

       文章來自 健永科技,專業從事RFID技術研發與應用。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88643/viewspace-274594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