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紅利下降,服務機器人 產業會爆發?
如果說,工業機器人是以生產製造為核心,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用工成本。那麼服務機器人則是與人互動,為人類提供更智慧、更個性化的生活服務。現如今在餐館、酒店、銀行、養老院、醫院、物流倉庫等眾多行業中,服務機器人已經開始得到應用。
在機器人全面來臨的前夜,人類對服務機器人充滿了好奇,也充滿了隱憂,機器人會不會代替人類?一些人會不會因此失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重複率越高越簡單的工種或是高危領域的工種,越會被服務機器人所替代。但是,機器人不可能完全取代人類,服務型機器人的主要作用還是輔助人。
中國企業的優勢領域
何為服務機器人?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嚴格的定義。作為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服務機器人在接受著各種各樣的標籤。在上海交大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波看來,除了工業以及流水線上的機器人,能給人類提供服務的就可以稱之為“服務機器人”。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向《IT時報》記者表示,服務機器人是可以輔助人做重複的、可程式化的勞動,其演算法可以幫助機器人解決在已知的一些條件下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不可否認,服務機器人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維護、運輸、清洗、救援、監護等領域都會有它們的一席之地,並且與人類的接觸越來越親密。
無人機、掃地機器人是服務機器人1.0時代的產物,以深圳為中心的華南智慧硬體生態圈已經形成,無人機從這裡孕育而出,同一時期在長三角地區,掃地機器人遍地開花。兩家獨角獸公司也應運而生,大疆無人機從2013年起步,如今已經佔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70%的份額,掃地機器人的龍頭科沃斯佔據了國內同類市場50%左右份額。
比起工業機器人,資本市場更看好服務機器人,認為其是“潛力股”。“具有網際網路和2C屬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空間很大,規模可能相當於手機市場、汽車市場、第三代網際網路市場規模之和。”投資人對服務機器人的市場前景頗為樂觀。
“服務機器人將是中國人的天下。”約肯機器人CEO李之勤向《IT時報》記者樂觀預言,在他看來,服務機器人最核心的是市場和資料,有了市場才能鋪量,鋪量上了規模才能產生大資料,大資料才能更好地幫助AI訓練,機器人才會越來越懂人類,所以只有具備一定規模人口基數的國家才有可能佔據先機。
魚越號圖書館機器人總經理李冰向《IT時報》記者講述了一箇中國後來者居上的故事,新加坡是全球圖書館科技風向標,圖書館自助借還系統就是從新加坡興起的,比中國早了10年。而當新加坡國立圖書館開始物色圖書館盤點機器人時,他們發現,新加坡機器人採購成本竟是中國的5倍。這歸功於中國機器人產業供應鏈的完備和相關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力成本越來越貴,用機器人代替人的需求越來越大。中國這個人口大國開始尋求轉型,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湧入服務機器人的賽道。”
B端市場落地難是“心病”
在中國,服務機器人B端市場百花齊放,但是,很多To B的服務機器人公司倒在了落地這一環。
2016年7月,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迎來了5個名叫“阿鐵”的機器人,據新聞報導,它們會唱《白蛇傳》,會陪聊,會提醒老人吃藥,還會幫老人與家人影片聊天。但是,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工作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阿鐵”機器人和實際工作脫節,無法替代人工,半年前就全部回廠升級了,“我們中心大多是高齡老人,不會操作機器人。護理員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大多是小學初中學歷,操著一口方言,機器人大多聽不懂護理員說什麼。”
蘇劍波告訴《IT時報》記者,服務機器人落地難關鍵就是其功能並不方便,對於使用者來說,如果負擔大於方便度,那服務機器人等於沒用。“服務機器人的人機互動能力、運動規劃能力等非常重要,以人機互動能力為例,現在很多企業都號稱自己的產品語音識別準確率可以達到98%以上,但實際上,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必須放在特定的場景中才可以得出相對較為準確的結果。”
2016年,李之勤做出了兩款服務機器人模型——無人小車和水下無人機,但是苦惱到底賣給誰。偶然參加一次機器人展,可以水下跟拍的無人機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觀看,而無人小車卻無人問津。“當時,我們連水下密封問題都還沒有解決,我倒是更看好無人小車,因為我們還為小車配備了智慧跟隨功能。”最後,團隊決定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發水下無人機,他沒料到的是,配送機器人在兩年後竟發展得如火如荼,這不就是無人小車的概念嗎?所幸,李之勤認準了水下無人機這個細分領域深耕,從出海做C端市場,到挖掘水下勘探、養殖等To B市場,讓無人機去往人類無法進入的水域,才有了從幾十臺到數千臺的規模突破。
“機器人要有實際場景才能落地,如果做出了機器人再去想應用場景,最後什麼都做不起來。”跟李之勤走的路不同,李冰一直深耕在圖書館這個細分領域,從自助借還系統到圖書館盤點機器人。一開始她想把直銷握在自己手裡,和江浙滬所有圖書館館長談過後,她發現從有意向到拿到申請款項至少要3年。“養一個銷售3年至少要60萬,我不如把直銷交給傳統的渠道商做,專心做研發。”李冰意識到,大渠道商和地方勢力盤根錯節,創業團隊技術再牛,速度再快,都無法在短時間內驅動渠道的利益變革,而3年,可以把一個創業公司拖死。
跟電視機一樣,服務機器人行業僅靠賣硬體是活不下去的。“一臺圖書館自助借還裝置,剛開始能賣十多萬元,如今只能賣兩三萬元。”李之勤和李冰都認為,單純靠賣硬體是不可持續的,將硬體和軟體分開來賣,將是更好的嘗試。
傅利葉是一家做康復機器人的中國創業公司,他們用硬體和軟體“兩條腿”走路。近期,傅利葉聯合美國國家儀器、墨爾本大學推出了一個外骨骼機器人開放平臺,學校、研究機構、臨床中心都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外骨骼機器人的二次開發,無需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無需從零基礎開始研製。開發一款外骨骼機器人往往需要上千萬元投資和數年時間,很多開發工作都是從零開始且重複的,造成了資源浪費。傅利葉CEO顧捷向《IT時報》記者說道,“我們希望行業不要重複去發明車輪。”
在康復機器人領域,創業企業還面臨著不小的難題。醫院將康復機器人作為康復治療師的輔助裝置,而且還處在試驗階段,醫院很難就此專案收費,如若收費,還將涉及醫保、個人支付能力等諸多考量,這些都制約了康復機器人的順利落地。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在國內,服務機器人To B更有市場,而在國外,To C更有市場,這是體制和經濟制度決定的。
個性化才能激發C端市場活力
說到底,服務機器人終究是要為人提供服務的,雖然有人更看好To B市場,但“飛入尋常百姓家”也是服務機器人的終極目標之一。
蘇劍波有著這樣的願望,“未來一個家庭不一定是由男人和女人構成,很有可能是一個人和N個機器人組成,這些機器人可以提供所有的服務。”因此,在蘇劍波看來,可以提供家居服務的機器人(養老、照顧小孩、管家)To C的市場更大。
2015年,蘇劍波創立了上海靈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其主打產品是“Mr. G”智慧服務機器人,能為家庭提供安全、看護、娛樂等服務。與傳統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比起來,靈巧學習演算法最大的區別是能夠使用本地化應用,少數樣本即可以訓練。這個演算法不需要連線伺服器,因此具備三大天然優勢,成本低、實時性和注重隱私。根據市場需求以及私密性和安全性兩大特點,蘇劍波等公司創始人又將智慧門鎖領域作為核心突破點。“智慧門鎖的應用領域很廣泛,以家庭場景為例,主人不在家時若有人來訪,訪客人臉資訊會傳送給主人,確認透過後主人可傳送密碼給來訪者,讓來訪者進屋。”蘇劍波說道。這套人臉識別系統的背後,是特徵提取、統計特徵等各種演算法,“如果特徵提取得好,對錶情、光照等變化都有充分的描述,用這類特徵來進行人臉識別最方便、最簡單,並不是說人臉提取的特徵越多越好,因為這樣會使計算效率降低,識別速度也會降低。”
當一個人站在門鎖前面,希望用人臉識別來開鎖,結果識別10分鐘也沒有開啟,肯定沒有耐心繼續。蘇劍波告訴《IT時報》記者,他們在採集人臉特徵時採用智慧演算法,主要採集特徵比較豐富的區域,而特徵不豐富的區域就算了。
除了智慧門鎖,蘇劍波還帶領團隊研發了消毒機器人,可以在特定的空間內檢測汙染源、確定消毒方式和消毒時間等。
在蘇劍波看來,一個合格的服務機器人必然是能人機互動、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比如我們的消毒機器人,如果它在消毒過程中,有人催它,問它什麼時候能消毒結束,它能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回答。”
要想開啟To C市場,關鍵在於服務機器人是否有足夠的自我學習能力、是否能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是否能夠自我升級換代,這些都是體現服務機器人“智商”的標準,也是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的關鍵區別。
一位業內人士向《IT時報》記者表示,服務機器人研發的難點在於基礎功能的研究,比如視覺識別、語音識別技術,而應用技術的難點包括系統整合後的穩定性和網路配置。
說起研發服務機器人的成本,蘇劍波告訴《IT時報》記者,從單位成本來說是比較高,但如果從不同的場景中提取類似的技術,再組合成產品,就可以降低成本,“就好比手機上的App,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安裝。”
服務機器人能普遍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時間節點是何時?在蘇劍波看來,這是大勢所趨,但是不保守估計的話,也要8~10年。
而在顧捷看來,以康復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為例,現在如同在IBM商業機時代,離個人電腦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康復機器人會先進入醫院、養老機構,再進入有剛需的家庭,最後才會進入普通家庭。
“中國的勞動力正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移,服務機器人可能要經歷5年的萌芽期,才會迎來爆發。”木蟻機器人CEO錢永強認為,當人口紅利下降時,服務機器人會爆發,5到10年後,當中國人口老齡化,服務人員數量大幅減少時,這個爆發點將會來臨。
教育機器人的啟示:“上學”才有未來
全球第一個盈利的服務機器人,便是教育機器人。孕育了20多年,教育機器人行業在技術、產品和市場方面已相對成熟。
據權威機構預測,到2025年,全球教育機器人市場空間將達到3000億元,將成為第一個超過工業機器人的全球最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
中國有2.5億少年兒童,全球超過20億,如今中國又有著二胎紅利,未來15年青少年人數將會井噴式增長。而且隨著家長消費能力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提升,未來市場前景可期。同時,教育部門也在大力推動人工智慧進入學校課程體系,去年物聯網、AI等新技術都走進了高中課本。
樂高、能力風暴等行業領頭羊都已早早進入了學校和教育機構。據《IT時報》記者瞭解,全球已經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萬多所學校與培訓機構、1200多所學校教育機器人實驗室都引入了中國的能力風暴教育機器人。
葡萄少兒程式設計機器人產品總監陳卓平介紹,在C端賣程式設計機器人定價高、上手慢,家長與孩子的接受度都不會特別高。在B端推廣課程和產品,學校和家長都會有較長的決策週期,這些機器人課程到底對孩子有什麼提高,所以除了要讓孩子感興趣,也要更好地培訓老師、服務家長。
在行業深耕20多年的惲為民是教育機器人學和未來夥伴機器人的創始人,他認為,兒童機器人和教育機器人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兒童機器人有機器人外形,大多實質是學習機、電讀機的升級。而教育機器人不是簡單的玩具,也不是枯燥無味的教具,而是具備豐富的專案設計空間和開發空間的智慧機器人。好的教育機器人除了內容、資料、技術和體驗,更要回歸教育本質,要對少年兒童的成長提供根本性幫助。
從本質上來說,教育機器人還無法完全代替老師的教育和家長的陪伴。惲為民預測,未來在2B市場中,教育機器人實驗室、人工智慧實驗室、教育機器人培訓等領域,都有著不錯的機會。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59640/viewspace-263761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商業服務機器人破冰機器人
- 億歐:2020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附下載)機器人產業
- 共話"機-智" -- TUV南德助力商用服務機器人產業揚帆出海機器人產業
- 機器人客服是如何改變企業服務的機器人
- 工業自動化,機器人和無人駕駛產品-協作和服務機器人機器人
- 齊家網大力收割產業化紅利產業
- 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慧紅利滲透與爆發(附下載)人工智慧
- 易車:2021人口紅利洞察報告–中國車市如何應對人口下滑衝擊(附下載)
- 服務機器人:元旦期間服務的一把“好手”機器人
- 服務機器人關鍵技術(一)機器人
- 產業服務是什麼意思?詳解產業服務產業
- 中國電子學會:2021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機器人產業
- 2018服務機器人發展現狀及2019趨勢分析機器人
- 海爾聯手軟銀機器人,進軍服務機器人領域機器人
- 為機器人打造萬能底座:機器人安卓的產業機遇機器人安卓產業
- 機器人產業迎來跨越發展視窗期SAZX機器人產業
- IFR:2023年全球專業服務機器人銷量增長30%機器人
- 躺平平臺背後,家居原創設計紅利等待爆發
- 產業發展和產業服務有什麼不一樣產業
- IFR:2022年人員短缺導致專業服務機器人銷量增長48%機器人
- 掃地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市場發展前景機器人產業
- 服務型機器人的“立春”來臨了嗎?機器人
- 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長33%機器人
-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報告機器人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年機器人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附下載)產業機器人
- 機器人產業加快邁向中高階WCZD機器人產業
- 會顛勺的國產機器人來了:大模型加持,家務能力滿分機器人大模型
- LG搶佔商用機器人市場份額,欲推出三款商用服務機器人機器人
- 對話式服務思考,如何在 Messenger 用聊天機器人做好客戶服務Messenger機器人
- 我們為什麼需要模擬服務機器人?機器人
- 從人機共生體的視角,重新理解機器人產業方法論機器人產業
- “人形機器人”,新產業還是舊思維?機器人產業
- 天津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編制完成機器人產業
- 2019印尼APP市場洞察:人口紅利增長迅速 中美把持市場APP
- 人形機器人也要服“軟”機器人
- 電話機器人普及會讓電銷人員失業嗎?機器人
- 基於TRIZ理論的服務機器人改進研究機器人
- 將機器學習投入生產的雲服務SageMaker - svpino機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