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逆向思維的人?專家分析太到位了

光電加速發表於2020-06-04

專家一:逆向思維的人,在出謀劃策上能夠提供非常有價值的方法或途徑。我極力建議大家都能夠把自己培養成有逆向思維的人。逆向思維無處不在,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會有極大的益處。 逆向思維的本質不僅僅是我們日常所理解的“反過來思考”,而是脫離慣性思維、打破常規、丟棄舊的想法和定義、反常識的思考方式,它是一種帶有批判性、新穎性又符合普遍性的思路。擁有這種從新穎和批判思維的人就是有逆向思維的人。逆向思維常常可以給我們提供“看上去無法解決的問題”的解決方法,能夠為我們提供成功之路。它不僅可以用於生活上,還可以運用在我們的工作當中。它對社會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我們用一些逆向思維的案例,對逆向思維的價值做一些有益的探討。 我們先來看看打破常規的一個案例。下面是一個有九個點規則排列的圖,如何用一筆四劃就可以把所有的九個點連線起來呢?你們先試試再看答案。 我相信,如果我們用傳統思維來思考這個題,就無法解決這道難以。但如果我們把思維從九個點內部放在外圍思考,也就是一筆的線要走到九點方框的外圍,就可以順利解決掉這個題。如下圖: 如果我們的筆劃不走到九個點的外圍,就無法完成。這個遊戲是對逆向思維最好的解釋:脫離常規、脫出條條框框、不遵常理。 還記得我們舉過的一個案例嗎?東莞一個香皂廠,生產線上的香皂盒,有時候並未裝入香皂,就被送到客戶手裡。為了解決空香皂盒的問題,老闆請了一家自動化公司解決,結果需要投入二三十萬。於是老闆要求小組長解決這個問題。結果生產線的小組長,幾十塊錢買了一臺風扇,調好與生產線的距離和風量,空香皂在生產線上走到這裡時,就會被風扇的風吹走。這就是逆向思維。幾十塊,就為老闆解決了需要花幾十萬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力量。 還記得汾酒企業參加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情景嗎?當時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都是世界頂尖的酒行業企業,那時候的中國備受歧視,汾酒也沒有受到客戶的青睞。結果,汾酒企業的老闆故意打碎一瓶汾酒,結果打碎的汾酒香飄四溢,吸引了眾多的客戶,並在最後獲得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唯一金獎。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臺灣一家食品企業去參加一個食品展覽會,位置特別偏,在一個臨時搭建的角落裡,而且還要上一些臺階。人們根本不願意大老遠走到他那個角落看他的展品。於是,這位老闆印刷了一些“憑此票免費領一盒食品”帶有展位號的宣傳單,散落在展覽大廳。來參觀的人紛紛撿起這些宣傳單到他的展位領取免費食品,結果倒成了最熱鬧的一個攤位。這也是很好的一個逆向思維的案例。 還記得《閃閃的紅星》裡潘冬子是如何把鹽運過敵人的封鎖線的嗎?那是個冬天。按照常理,硬生生地把鹽包裝起來過封鎖線,可能會被敵人“翻箱倒櫃”地查到。於是潘冬子把鹽用河水化開,倒在自己裡面的衣服上,然後穿上衣服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盤查。回去後,把衣服上的水擰到鍋裡,敖幹,鹽就這樣出來了。這也是逆向思維的結果。 上海新開了一家咖啡店。為了讓自己的店鋪得到宣傳,店鋪老闆把“大杯”、“中杯”“小杯”,換成了“姚明杯”、“小明杯”和“敬明杯”,大家覺得好玩,就紛紛拍照發到網路上,結果一時間大家都這個小店“獵奇”,小店沒有花費太多的成本就起到了宣傳的作用。這也是逆向思維。 洗衣機在最開始設計時,甩幹筒的轉軸是硬的,但高速轉起來後,整個洗衣機會抖動,大家按照常規,把軸加粗加寬,都沒有解決問題。後來,透過逆向思維,把硬軸反而變成軟軸,高速轉動起來後,反而解決了抖動的問題。從“硬到軟”,也是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的方法,大致有三種:反轉型逆向思維法、轉換型逆向思維法和缺點型逆向思維法。細節大家可以慢慢去查閱。 還有多如牛毛的逆向思維的案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逆向思維是解決問題、創新必不可少的一種思維方式,願大家能夠慢慢養成逆向思維的習慣,拋開線性思維(正向思維),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添光加彩,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價值。  專家二…不知大家的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一群人:在看待同一個問題時,他們總是會有一些奇思妙想,觀察問題的角度也與別人截然相反,十分的與眾不同? 我們把這樣一群人的思考方式,稱之為“逆向思維”。 那麼到底什麼是“逆向思維”呢?如果讓有書君用更加專業的術語來解釋的話,這種“逆向思維”,也叫做“求異思維”,是一種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思維方式。這種思考方式敢於“反其道而行之”,從問題截然不同的相反面著手,進行深入地探索,最終往往也會得到全新的結果。 這樣的思維方式有這幾個明顯的特點:第一,逆向思維具有批判性。這樣的思維方式往往是對那些常規的、常識的、公認的或習慣的想法與做法的反叛和挑戰,使得思維能夠克服思維定勢,破除由經驗和習慣所造成的僵化的認識模式。第二,逆向思維具有新穎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屬性。但由於受過去經驗的影響,人們總是用循規蹈矩的思維和傳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逆向思維則克服了這一障礙,往往能夠讓人始料未及,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現實生活中,當大家都在朝著一個固定的方向思考問題時,他們卻經常獨自朝相反的方向思考。 人們經常習慣於順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去思考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這樣的慣性思維已經成為了潛意識。但實際上,逆向思考,或許會使問題變得更加簡單。 可能大家會想:反正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解決了問題,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又有什麼區別?最初,有書君也提出過這樣的疑問,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對比後,有書君也不得不承認,善於逆向思維的人,確實更能夠看透問題的本質。 讓我們來看看兩個歷史上的真實案例。 首先,第一個案例就是大家從小就聽過的一個故事——《光砸缸》。 司光在只有七歲的時候,就已經穩重得像個大人了。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有個小孩爬到了大水缸上面,不小心失足掉到缸中的水裡,掙扎著大喊救命。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立刻都跑了,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缸被砸破了一個大洞,裡面的水湧了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逆向思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按照我們正常的思維方式思考的話,小孩落入水中,我們要想辦法把人從水裡撈出來,而不會想到去破壞容器。光正是跳脫出了這種“救人離水”的常規模式,而是透過逆向思維,選擇了“讓水離人”,破壞了裝水的容器,才及時救了小夥伴性命。 而另一個案例,則是物理學史上的里程碑——電磁感應定律的發現。 1820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物理教授漢斯·克里斯蒂安·奧斯特,在透過多次的實驗後,確定了電流磁效應的存在。而在那之後,有許多物理學家便開始試圖尋找它的逆效應,提出了“磁能否產生電”、“磁能否對電作用”等問題。 英國的物理學家邁克爾·法拉第對此也懷著極大的興趣,並從奧斯特的實驗中獲得了啟發。當時,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辯證思想已經傳入英國,法拉第受其影響,認為電和磁之間必然存在聯絡,並且能相互轉化。他想既然電能產生磁場,那麼磁場也一定能產生電。 十年後,法拉第設計了一種新的實驗,他把一塊條形磁鐵插入一隻纏著導線的空心圓筒裡。結果,導線兩端連線的電流計上的指標竟然發生了微弱的轉動!電流產生了! 隨後,他又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如兩個線圈相對運動,磁作用力的變化同樣也能產生電流。 在經過法拉第不懈的努力下,18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電磁感應定律,並根據這一定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發電裝置。 人類社會從此邁進了電氣化時代,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而法拉第成功地發現電磁感應定律,也是運用逆向思維方法的一次重大勝利。 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逆向思維都會給我們帶來意料之外的驚喜,運用逆向思維去思考和處理問題,更是能開拓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眼界,出奇制勝。  專家三:與常規思維不同,逆向思維是反過來思考問題,是用絕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所以也叫求異思維。運用逆向思維去思考和處理問題,實際上就是以“出奇”去達到“制勝”。 真正的逆向思維需要經過科學的訓練,“反其道而行事”的方法並不難,難的“逆反的有道理”,什麼時候該用?如何跟別人想的不一樣,否則就會像你說的那樣,反而讓人誤解。 舉兩個例子: 洗衣機脫水缸的轉軸是軟的,搖搖晃晃,為的是高速脫水時轉得很平穩。不過,一開始這個轉軸是硬的,因為一般的軸的都是硬的。但脫水時會產生劇烈的顫抖和噪聲。技術人員一開始的方案是加粗加硬轉軸,全部無效,最後還是逆向思維幫了忙,為什麼不能用軟軸呢?終於解決了問題。 早期的破冰船,用自身的重量從上往下壓碎冰層,所以很重,費燃料,而且很慢,遇到很厚的冰層,還不管用。前蘇聯的科學運用逆向思維,設計出一個從下往上“頂”碎冰層的新型破冰船。因為藉助水的浮力,所以新型破冰船重量大大減輕,節約能源,還很輕巧,就算很厚的冰層也能“頂”碎。 這兩個都是典型的逆向思維的案例:一個是把‘硬軸“變成”軟軸“,一個是把”往下壓“變成”往上頂“。 培養逆向思維的能力要從兩個方面努力: 一個方面是方法訓練。像辯論賽的選手都要鍛鍊逆向思維的能力,他們會把一件的正常邏輯全部列出來,一個個的分析,如果反過來會有哪些發現;他們還會選擇那些大眾都深信不疑的觀點,一個個拿出來反駁,從各種角度反駁。 大量的訓練,可以把逆向思維培養成自己的一種本能。 另一個方面是大量的儲備各種知識,而且要在各種知識之間建立橫向的聯絡。像前面洗衣機的軟軸設計,工程師也是在看到一種植物的構造之後,才聯想到洗衣機的構造,把這兩類完全不相干的知識聯絡在一起。 把問題反過來想的能力,其實真正考驗的不是你會不會“逆反”,反而是你的常規思維的邏輯能力是不是足夠強大,知識面是不是夠廣,這就是“守正出奇”的道理。  專家四: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查理思考問題總是從逆向開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獲得幸福,他首先研究的是人生如何才能變得痛苦;要研究企業如何做得強大,他去研究的卻是企業如何衰敗;大部分人關心的是如何投資成功,他本身作為一個頂級成功的投資者,研究的卻是為什麼股市投資的人為什麼大多數失敗了。 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他持續不斷地收集各式各樣的人物、企業以及政府政治、學術研究等領域中的人類失敗案例,並把那些失敗原因排列成正確決策的檢查清單。 這使得他在人生以及事業投資中幾乎不犯下重大錯誤。 查理一輩子研究人類災難性的錯誤,對於人類心理傾向引起的災難性錯誤尤其情有獨鍾;查理一生研究人類失敗的原因,所以對於人性的弱點有著深刻的理解。基於此,他認為人對自己要嚴格要求,一生不斷提高修養,以克服人性本身的弱點。 查理說:反過來思考,總是反過來思考。 他總是說: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不用去那兒了。 這種生活方式對查理而言是一種道德要求。在外人看來,查理可能像個苦行僧,但在查理看來,這個過程既是理性又愉悅,能夠讓人過上成功、幸福的人生。 順著思考往往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比如,你到自動取款機裡取錢,發現沒有現金了,你聯絡業務人員的時候該說什麼?是說取款機沒有現金了嗎,你這樣說銀行才不會管你呢。但如果你說,取款機多吐出很多錢,他們很快就會出現。 順著思考不通的時候,反過來思考也行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75707/viewspace-269626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