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皓談程式設計師的升級:職業規劃就像軟體工程

heying1229發表於2007-09-25
陳皓談程式設計師的升級:職業規劃就像軟體工程[@more@]來自:CSDN 王玉磊

【CSDN獨家訪談】電信、銀行等行業一直是許多人非常向往的工作單位,清差厚祿,旱澇保收,陳皓卻不以此為然。所以當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連用了兩個“最”字來形容他離開銀行的成就感。

陳皓畢業後的前兩年就職於雲南省工商銀行,從事銀行電信內全國性業務系統開發。後來在全球最大的網格計算/分散式平臺軟體公司從事研發工作,熟悉Unix 系統以及C/C++語言,擅長大型系統軟體需求分析、設計、架構、實施和維護,目前是某全球金融資訊資料處理公司的技術主管。


隨波逐流

回想當初,陳皓頗有感慨。還在大三的時候,他就被系裡優先推薦給了工行。那時他參與了繫上的一個專案(用HTML+JAVA開發一個線上教學課件),由於當時國內根本買不到HTML和JAVA的書,而學校也沒有上網條件,所以關於HTML和JAVA對系裡的老師都是比較新的東西,當開發完成後,系裡對此評價比較高。因此就在大三下學期把陳皓推薦給了工行。

由於早早地被銀行“預定”,所以陳皓的大四生活很自由,整個一年他基本是在一家很小的軟體公司打工度過的。 就是在那家公司工作的經歷,讓陳皓後來產生了離開銀行的念頭。

那家公司主要做些MIS系統,陳皓不僅獲得了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和能力的鍛鍊,還習慣了軟體公司高節奏、快學習、充滿挑戰的環境和氛圍。這造成了他畢業後到銀行工作時極度的不適應——效率低下,工作毫無激情,工作當中充滿了相當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政治鬥爭。

最主要的是,由於初到銀行,很多技術和產品從未見過,而主要實施卻由外面公司來完成,銀行自己內部中有經驗的人又不願意與人分享知識。雖然可以拿很多紅包,整天也很清閒,不是看報紙就是打遊戲,但陳皓感覺到那並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沒有任何激情和鬥志可言。和大四時在那個軟體公司中的技術氛圍相比,完全就是天壤之別。

所以在銀行工作的這兩年,陳皓天天都在彷徨和思想鬥爭,“因為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所以,浪費了至少兩年的時間”。最後,陳皓打定信念,決意離開去尋找自己的道路。

“因為我是在一個相對比較閉塞的城市(昆明),所以,我要離開銀行的決遭到了父母、同學、朋友、同事,幾乎是身邊所有人的反對。但最終,我還是一意孤行離開了銀行,遠走他鄉到上海這座大城市去尋找自己的人生道路。”


“從此,我走上了一條不可回頭,並和以前完完全全不一樣的道路。”從國企到民企再到外企,從打雜到程式設計師再到高階程式設計師到team leader到技術主管,從小酒店MIS到企業OA到全國性的大系統到世界領先的分散式計算平臺叢集軟體,“若干年過去了,經歷了高速的發展和獲得了很多不同的經歷,但唯有當時選擇離開銀行這件事情讓我至今都為之興奮。迄今為止,這是我自己覺得最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正如陳皓所說,“也許,最讓一個人感到最有成就的事情,不是他做成了什麼,而是他選擇了什麼。”

認識自己


多年打拼後,陳皓雖已是技術主管,但走的那些彎路,浪費的兩年時間,一路中的心酸讓他明白了很多道理。“今天,我對許多剛上路的朋友都會說,人生的規則很重要,從上大學時就要好好規劃,這對國人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對於國人來說,人生的頭20年都是被別人規劃的,導致了自己根本不會給自己做規劃。這點是相當危險的。”

人生短暫,屬於自己黃金的時間不多,如果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尋找道路和方向上,很有可能會導致一事無成,要及早確定自己的規劃,然後照著這個規劃堅定不移的去執行。陳皓認為,做規劃時最重要的是兩個方面:一是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能力、優勢和性格;二是確定自己的專業和想從事的行業。只有在確定這兩方面後,才能做出自己的職業規劃。

兩方面看起來很簡單,但認識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陳皓認為應當從下面十五個方面審視和認識自己,幫助自己確立人生規劃:A)所掌握的知識,B)問題的解決能力、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C)對待困難的心態,D)團隊合作能力,E)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F)創造和創新能力,G)溝通能力,H)自己的性格內向還是外向,I)是否有堅韌不拔的專研精神,J)自己的弱點和性格上的缺陷,K)學習能力,獲得知識的能力,L)領導組織能力,M)目前自己能夠進入的企業,N)目前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O)目前自己的競爭實力。

職業規劃就像軟體工程

確定了自己的行業和專業領域後,接下來的事情應該是1)努力掌握這個行業的知識,2)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這個專業和行業更為具體的各個子方向。然後在實際過程中再認識自己。比如,選擇了計算機行業,應該儘量地嘗試軟體、硬體、網路、娛樂、媒體等計算機行業不同方向的工作,如果從事軟體,又分Web、系統、專案、ERP、CRM、資料庫、嵌入式……,在工種上又分開發、測試、技術支援、流程管理,專案管理,系統架構,售前,售後……。當然,我們並不需要去嘗試所有的工作或工種才能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我們完全可以向從事不同方向的人諮詢並結合自我認識來做出判斷。

在這個過程中,迷茫的摸索可能是很難避免的。能夠及時得到前人的指點可能會是一個捷徑,徵求前人的建議可以起到參考的作用,快速原型(快速嘗試)或許也是好的辦法。因為人與人不同,他人的路並不一定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路還要自己去規劃,別人是幫不上忙的。

要經常性地跳出自己再來看自己,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讓自己和別人掂量掂量自己到底幾斤幾兩,瞭解到自己的長處和特點,然後才能知道自己適合做怎麼樣的事和並調整自己的職業路線,這是一個“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螺旋上升的進化過程。當度過對自己對社會的“陌生期”後,才有談得上對自己人生和職業的規劃。

個人的職業規劃就像軟體工程。我們都知道軟體專案最大的敵人是需求的不明確和需求的大面積變更,同樣,在個人的職業規劃中,自我需求的不明確和需求的變更也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在職業計劃實施了四五年後需求的變動和改變。只有需求確定以後,才談得上個人的職業設計的HLD(High Level Design)和LLD(Low Leave Design),以及具體實現。此後隨著自身的日益成熟,可以隨時為自己的Bug打補丁(Patch)改進自己的職業生涯的設計和實施細則(Enhancement),併為自己加上更多更強的能力(New Feature Requirement)。最終達到軟體版本的升級。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172717/viewspace-97199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