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amei 出處:http://www.cnblogs.com/vamei 嚴禁轉載。
概率是生活中平常不過的概念。我們用概率來量化某種結果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常見到概率。成功有概率,體育比賽的勝負有概率,彩票中獎也有概率。概率就是“概率論”這門學科研究的核心。不過,像概率這樣“日常”的概念,是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才成為數學家研究的課題。
最先研究概率論的是一位名為卡爾達諾的數學家。他研究了一個概率問題:
扔兩個色子,總和為10的概率有多大?
扔色子這個遊戲,大家常玩。色子是一個方塊,六個面各有一個數字,從1到6。扔出去一個色子,那麼出現六個面中任意一個面的概率相同,因此每種結果的概率就是1/6。
扔兩個色子算總數時,總數概率就不一樣了。直覺上來說,總數為2的概率會很小。只有兩個骰子都為1這一種結果時,總數才能為2。我們把這樣的兩個色子的結果記成(1,1)。總數為10的概率要高一些,包括了(5,5)、(4,6)、(6、4)三種結果。在桌遊《卡坦島》中,每塊兒土地有一個從2到12的數字。玩家通過扔兩個色子決定那塊兒土地產出資源。從下圖看到,7號包含的結合總數,比2號大得多。在總共36種結果中,總數7對應了6種結果,概率是6/36,大約是16.7%。總數2只對應了1種結果,所以概率就是1/36,大約為2.8%。
卡坦島的結果
我們看到,兩個色子的概率問題解決起來很容易,根本不需要高深的數學知識。但這個問題直到16世紀才被卡爾達諾搞明白。當時正值 “文藝復興”的時代。卡爾達諾的父親,就是“文藝復興”最著名畫家達·芬奇的朋友。歐洲掌握了火藥和印刷術,即將走入現代。放眼世界,哥倫布已經發現了美洲。中國進入到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大明。日本已經結束了戰國,進入最後一個幕府時代,也就是江戶幕府。經過兩千年的發展,數學家已經發明瞭非常複雜的數學工具:歐氏幾何、代數方程、三角函式。詭異的是,看起來簡單的概率論,到了這麼晚的時間才誕生。
概率論誕生得晚,有一種技術性的解釋:古代人制造色子的技藝不精。就拿古羅馬人來說,根本就沒有六個面方方正正的色子。人們賭博時用的,都是動物身上略顯方正的關節骨,比如豬肘的骨頭。由於表面不規則,不同結果出現的概率起伏很大,概率問題根本無從研究。然而,古人在金屬加工方面的水平並不算低。既然能造出精美無雙的首飾,那就完全有能力製作一個均勻的色子。因此,這個純粹技術性的解釋很難服眾。
概率論誕生的根本阻礙,其實在於信仰。古人認為,事情的結果是神的安排。生意成功時,認為得到了財神保佑。地震發生,認為是觸怒了老天。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古人才會用求籤和抽牌的隨機方式,來窺探天意。抱著這樣的信念,所謂的概率研究不但荒謬,而且有褻瀆神靈的嫌疑。就以歐洲為例,從古羅馬末期到文藝復興,基督教擁有的權力甚至超過了國王。基督教認為上帝全知全能,安排了一切事情的結果。如果有個數學家宣稱,數字就能代表結果的可能性,那上帝可真要無處安放了。
文藝復興正是以理性挑戰神權的時代,為隨後的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礎。歐洲正是經過了文藝復興洗禮,才擺脫了宗教的束縛。所以,概率論的誕生,必須以文藝復興這樣一場思想解放為前提。卡爾達諾解決的概率問題非常簡單。他甚至在現代初中生就能解答的問題上犯錯,比如“扔3個色子,至少出現一次6的概率”。但他無疑引領了一次思想革命。數學家自己也意識到概率論思想的危險性。卡爾達諾在表述概率想法時就小心翼翼,並且明確表示不能排除上帝的作用。事實上,在卡爾達諾逝世幾十年後,伽利略重拾色子問題時,也在論文裡儘量避免“概率”和“隨機”之類的字眼。
無論如何,概率誕生了。為了贏錢,賭徒們可不在乎上帝。他們開始拿著賭場的問題求助於數學家。早期的概率問題就和賭博結下了不解之緣。費馬和帕斯卡兩位數學家就聯手解決了一系列的賭博問題。其中一個有名的問題,是在一場未完成的賭局中,賭徒應該怎樣分贓。拿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兩個賭徒搖兩次色子,約定以兩次色子總和來比大小定輸贏。第一輪,有人搖出5,另一個人搖出1。搖出5的人歡欣雀躍,搖出1的雖然沮喪但也盼著下一輪來翻盤。如果這個時候賭局停止,兩人應該怎樣分錢才公平。平分當然不公平。在第一輪已經完成的情況下,搖出5的賭徒應該有更大概率贏得第二輪。因此,這個人會期望自己分到更多的錢。
賭場的概率問題
費馬和帕斯卡通過數學計算了每種結果出現的概率,再用概率來計算出每個人應該分到的錢。通過特定的數學方法,人們可以計算出對未知的“期望”。“期望”很快應用在興旺的航海業中。當時的西歐國家都在全面投機航海業。帆船從亞洲、美洲、非洲運來大量貨物,創造著鉅額利潤。可如果船沉了,投資人的錢就全虧了。有了“期望”這樣的概率工具,商人可以計算出預期收益,最終決定入股哪艘航船。可以說,兩位數學家為“股權投資”這一現代金融形式鋪平了道路。 說到底,概率論研究的是未發生的事情。在盈利性投機的金融活動中,越多瞭解未來,就越能賺錢。
既然能賺錢,上帝就不那麼重要了。商人們聚集在阿姆斯特丹、巴黎和倫敦的交易所,狂熱地用數字來揣摩上帝對未來的安排。在投入實用的同時,概率依然充滿了神祕色彩。在概率計算的第一步,數學家依然在使用經驗性的假設,卻無法說清為什麼。為什麼均勻色子一個面的結果和另一個面的色子相同?為什麼硬幣證明的概率是1/2?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涉及到了概率本質,甚至威脅到概率論的進一步發展。在這個危機關頭,數學家又一次出手,挽救了概率論。
雅克布·伯努利是來自伯努利家族的“數二代”。伯努利提出了 “大數定律”。伯努利認為,在試驗不變的條件下,重複試驗多次,隨機事件的頻率近似於它的概率。換句話說,伯努利用頻率解釋了概率。如果你確定色子丟擲1的概率,那就成千上萬次地扔出色子,並記錄結果1佔總實驗次數的比例。 “大數定律”去處了概率最後一分“玄學”色彩,讓概率變成了像物理化學那樣的實驗學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在潛意識中把“頻率”和“概率”聯絡起來。常聽說東京地震的新聞,卻不常聽說上海地震,那上海地震的概率自然比東京的高。伯努利只是用嚴格的數學語言,更清楚地說明了“頻率”和“概率”的關係。但千萬不要小看“大數定律”。以這條數學定律為基礎,概率論的大廈才能繼續施工。這裡舉一個簡單的應用,就是計算圓周率。一個半徑是1的圓,它的面積就是圓周率。這個數字從3.1415926……開始,小數點後會有無限位。中國數學家祖沖之的偉大成就,就是通過複雜的幾何方法,計算出了圓周率的後面的第七位。
但根據“大數定律”,我們可以用一種玩遊戲的方法算出圓周率。我們找一個正方形的場地圍起來。正方形變長是2。正方形中再畫一個半徑為1的內切圓,如下圖所示。我們往這個場地中隨機地丟沙包,並記下圓形中沙包和扔出沙包總數的比值。當我們扔越來越多沙包時,比值就會越來越趨近於圓周率的1/4。也就是說,困擾古人數千年的圓周率計算問題,可以通過丟沙包來算出無限高的精度。
“丟沙包計算圓周率”的方式之所以成立,就在於“大數定律”。沙包會隨機地出現在場地的任意一點,那沙包入圓的概率是圓形面積和方形面積的比值,也就是圓周率的1/4。另一方面根據“大數定律”,當我們扔的沙包越來越多的時候,結果中沙包成功進入到圓形的頻率,會越來越趨近該情況的概率。因此,我們最終用扔沙包獲得的頻率,獲得了包含在概率中的圓周率。 祖沖之的時代還沒有概率的思想,想不到用這種簡單的方法來計算圓周率。另一方面,這種名為“蒙特卡羅方法”的計算方式,已經是天氣預報、金融博弈、航天器設計等領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如今,概率論已經是中學時就會接觸的數學知識。但概率論的簡單公式,記載了一場思想革命。在這場革命中,沉默的數學家用數字向上帝宣戰,把“未來”從上帝那裡轉交到每個人的手上。這場革命不但改變了社會的面貌,也徹底改變了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