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從業者的未來(三)

wu發表於2021-08-24

  前言

  回想了一下自己做這個分享系列的初衷是什麼。

  最初是覺得我們打工人,在歷史的浪潮中,我們都被推著上岸。電子產品和移動網際網路,把我們的生活節奏大大提速了,所以很多人都忘記了生活和工作中的關係。

  所以在深圳這個城市的各個街道上,都能看到忙忙碌碌的年輕人的身影,為著未來而奔波,駐足觀望生活美好的風景都會成了奢侈,繼而很多人忘記了生活和工作的關係。

  我在《致所有.Net者和有夢想的朋友們 - 共勉》這篇博文辯證過生活跟工作的關係,工作只為更好的生活,但工作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然而我們這些被時代推趕的人,有多少能夠明白這樣的道理?


  最近跟一個朋友聊天時,他說到了一句話:如果一份工作,錢沒賺到,身體也垮了,還沒時間陪伴到家裡人和孩子的成長,那麼我們工作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一口飯嗎?

  這個朋友最後回了老家,雖然工作不一定如意,但對於生活的質量的提高,我知道這是他內心追求的東西。

  我在讀書時代就嘲笑著那些以健康為代價,拼命工作,最後拿錢買健康的人,會恍然大悟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然而當時滿嘴的不屑和嘲笑,在我被歷史的浪潮推著往前走時,再回頭看,發現我也已經成為了以前嘲笑的一員了。

  原來,我們真的最終都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嘮叨了一些題外話,生活要繼續,工作也要繼續,希望大家能夠在工作中更好的生活。

  覆盤能力    

  股市中的高手都有覆盤的習慣,在覆盤中對當天的市場全貌進行靜態觀察,發現白天動態趨勢下無法發現的問題,總結得失。

  我們常見的覆盤,更多的是見於公司出現事故/問題後的回顧和總結。比如常見的運維層面的故障恢復的覆盤核心步驟:

  1. 故障原因?

  2. 我們做了什麼?怎麼做才能確保下次不會出現類似的故障?

  3. 當時如果我們做了什麼,是否可以更快的恢復?

  這是對運維對每次故障的總結,目的是為了我們後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或者是出現類似的錯誤時,我們能更好的應對。


  或許很多人都還沒認識到覆盤的威力,我們再看一下身邊常見的案例。

  • 為什麼有的人僅工作5年就能比得上別人工作10年的經驗?

  • 為什麼我們一直在重複做著相似的事,同樣的錯誤犯下N遍也不知道,更無法察覺和改正?

   容易犯錯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但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覆盤能力,不斷地在嘗試和失敗中學習,總結屬於自己的經驗,在後續的路上不會再重複犯錯,這個所帶來的結果不亞於學習新的東西。


  通過簡單的案例,我們能看出,覆盤最直接的目的,是對我們所發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總結。

  然而,在真正的生活以及工作中,覆盤並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總結。

  舉個例子,早上到公司,我們制定了進行的任務是完成A,B,C三件事,到下班了,我們發現只完成了A和B,那麼我們是如何覆盤今天的任務執行如何改進呢?

  1. 既定目標是否合理。

  既定目標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們理想中是做完ABC三件事,但是事實上會有偏差,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目標,一旦經常處於自我感覺任務完不成,事情沒做好,是很容易導致自我懷疑以及負面情緒,這種情緒是相當有害的。

  2. 在執行過程中的策略改進。

  比如說在執行B的時候,被其他事情影響花費了額外的時間,那麼我們就要審視我們的時間和任務安排了。

  我們的時間有個非常重要的四象限劃分法

 

   對於事情的重要以及緊急程度合理分配時間,是幫助我們提高效率的一大利器。所以對於在執行B事情的時候,有其他事情干擾,那麼我們完全可以依照事情的重要和緊急程度,只要不是事必躬親的,完全可以嘗試讓下屬去解決。


   不知大家有沒聽過墨菲定律,"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出錯,它就一定會出錯"。錯誤既然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那麼我們就要學會接受錯誤,通過覆盤不斷的從中總結經驗教訓。

  如果你已經意識到自己在泥坑裡面了,要做的是儘可能快的跳出泥坑,而不是一直在泥坑裡面試錯。

  職場中的覆盤能力,是我們職業生涯中重要提升的一環。它能檢驗我們對既定目標的重新審視和執行過程中的方法以及結果進行總結,避免我們會重複犯同樣的錯誤,這個就是成長的積累。

  頂級思維

  我們都希望在思考、溝通交流、管理下屬和解決問題的時候,能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我在《技術從業者的未來(二)》這篇博文說過,說話即生產力,說話所帶來的影響力,其實就是頂級思維帶來的威力。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她的《終身成長》中,把她的"思維模式"分為了兩種 - 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認為:智慧和其他素質,能力與才華,是固定的天性特徵,不可能發生顯著變化。

  成長型思維基本理念是:我們的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是我們的努力和堅持,決定了我們能夠在任何特定的追求上變得多麼精通。

  結構化思維

  先來看一組字母。

  

  我們能夠在三秒鐘內記住它們嗎?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無法記住的,我們再看下面的字母。

  

   是不是容易了很多?  

  其實,這兩組字母是一樣的,能讓大腦記住的原理其實很簡單

  1. 大腦容易記住有規律、有順序的東西。

  2. 符合我們的大腦習慣。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結構化有利於我們分析事物、記憶事物、處理事物。

  下面我們來聊一下,在職場中,如何造就我們這個結構化思維。

  1. 分析目標。

  通常做一件事,我們都會帶著一定的目的去做的,然而職場中的快速節奏,導致很多人都忘了做事的目的,變得下意識的去完成任務而已。

  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你為老闆打工,老闆為你制定了績效,問題來了,你的工作是為了完成績效目標還是賺錢目的?  

  這個問題實際不難回答,我們通過結構化思維將它拆解:工作的首要目的是為了賺錢和充實自己,老闆制定績效是為了公司發展和成本,表面上看賺錢和績效有著父子關係,完成績效才能拿到更高的工資,到這裡,很多人分析就停止了。

  其實還可以繼續擴充套件,從工作層面來說,不管你換有績效、無績效的工作,還是自由職業,最終的根本目的還是賺錢,所以其實我們是為了完成賺錢目的,而不是績效目標,績效目標只是制約因素之一。    

  2. 制定計劃

  前面的分析都是為計劃做準備,結構化思維最核心的地方莫過於制定計劃。計劃要有可執行性,最好有一個具體化的執行清單,並且把每項進行有序合理的排序。

  平時我們整理檔案、用印象筆記、記賬、思維導圖等都是結構化思維在生活的應用。總的來說,結構化思維對生活最大的影響是提高效率,幫我們高效處理事情。

  就比如,深度思考、利用好碎片化時間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金字塔原理

  我們評論人的時候,有一個標準就是邏輯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能力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我們指導別人"要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可怎麼樣才能做到"邏輯清晰"呢?怎麼樣才能提高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呢?

  答案就是--使用邏輯清晰的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原理》暢銷40年經久不衰,其原因之一,就是很多政府、企業、高效都把這本書當做邏輯思維的工具書,無論寫商務文章、學術報告、或政治演講稿等等,都會用到書中的方法。  

  一本書能夠成為政界、商界、教育界的邏輯思維工具書,裡面到底說了什麼樣的方法?

  在書的某一頁是這麼說的:如果你能夠掌握書中的邏輯思維方法,你就能把每一件事情想清楚,說明白,知道說什麼、怎麼說。你也能知道別人想聽什麼,期望什麼,需求什麼。

  在金字塔原理中,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夠、溝通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就必須要掌握邏輯思維的原理,和邏輯思維的思考架構。

  那什麼是邏輯思維的架構呢?簡單說,邏輯思維的架構就像一個金字塔,最上面的是最重要的東西,一般指的是結果、結論和目標。而金字塔的中間是萬物的本質,相對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解決任何問題,都要看見中間的東西。

  那麼,金字塔的底層是什麼呢?一般來說,底層是萬物的表象,我們可以根據表象來分析本質,根據本質來確定結果,但不能根據表象來確定金字塔最頂層的目標結果。


  《金字塔原理》裡面描述的基本結構是: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

  舉個歸類分組的例子:

  你準備出門買杯奶茶時,老婆順便要你幫忙買點東西。

  老婆:"我剛在手機上看到廣告現在葡萄很便宜,你可以買點,也許你可以再買袋牛奶。我看看我們家的土豆夠不夠,對了剛想起來,我們們已經沒有雞蛋了。對,是需要買點土豆了。再買些胡蘿蔔,也可以買些橘子。還有鹹鴨蛋,另外蘋果也可以買些。再買些酸奶。"

  我:"還有嗎?"

  "沒有了就這些"。

 

  估計大多人回家可能只買了奶茶和葡萄。

  利用歸類分組進行金字塔搭建:

  

  你能得到有邏輯關係的金字塔結構。

  我相信朋友們能看出其中的奧祕:提升邏輯思維的本質,就是要找到受眾之間的強弱聯絡。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我推薦朋友們可以仔細的看看這本書,學習裡面的思維方式,把自己的思維提高到另一個層次。

  刻意練習

  到了我們最重要的一步了,因為不管你的提案或者理論如何令人拍案叫絕,這都只是空中閣樓,在沒有多次的訓練,這些永遠都不是自己的。

  我們自身都有很多短板,不直面面對自己的短板時,是無法突破現有的屏障的。

  刻意練習不是簡單重複,有一個謊言叫做“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一個領域堅持一萬個小時,他就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事實上,無差別重複一萬個小時還是不能成為高手,刻意練習並非我們很多人理解的"熟能生巧"。

  刻意練習是一種有目的的練習:

  ①定義明確的目標,積跬步以致千里;

  ②保持專注,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

  ③需要反饋,反饋會幫我們搞清楚哪方面不足,離目標有多遠;

  ④走出舒適區,不走出舒適區永遠無法進步。

  有人害怕演講PPT,那麼我們就找個單獨的會議室,然後假想面對所有的人,然後放聲做自己的演講,並且想象別人會提出的問題以及反饋。

  有人害怕面試,那麼我們就找個單獨的會議室,假想你正在面對著面試官,問著犀利的問題,自己在思考著如何應答。

   睡商

  這是一個生活和工作都相關的話題,我覺得這是一個最為重要的能力,因為只有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支撐起網際網路行業的高強度工作。

  睡好覺也是一種能力!

  我一直在強調,現有的社會節奏和舊時代不一樣了,很多人都在生活中不停地忙碌著,奔波著,為了自己的將來以及美好的幸福生活都在不停的奔波中。

  我們對於物質以及很多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造成了我們的生活壓力非常的大。

  有壓力是好的,畢竟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但是一味的壓力會適得其反,所以我們需要睡商幫助我們在該睡覺的時候睡得跟孩子一樣踏實。

  想象在小的時候,我們無論碰到多傷心的事,第二天都能夠精神抖擻的醒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諸多煩事紛擾,我們不再能像孩子一樣睡得踏實了。

  我們開始遇到煩心事就會失眠,失眠會讓我們更加精神不振,本來糟糕的心情也會因為失眠變得更加糟糕,這樣的一個惡性迴圈,漸漸地耗完了我們所有的精力。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我們有能力保證自己的睡眠不受影響,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在該睡覺的時候酣然入睡,該醒來的時候自然醒來,自然而然的我們就會精神抖擻的去面對和解決所面臨的困難和麻煩。

  我一直觀察著身邊優秀的人的生活習慣,並且會跟他們做交流,正如我所想,優秀的人在該做什麼事的時候,就會專注於該事情。  

  在二戰那幾年,美軍意識到了一個問題:由於空中作戰的巨大壓力,許多飛行員都存在著應激反應,這讓他們身體虛弱,不堪負重。從而犯下一系列致命的錯誤,無意擊中友軍飛機或者自己的誤操作而受傷。

  為了阻止飛行員和飛機的損失,海軍少尉 Bud Winter 開始研究測試一種可以訓練的放鬆方法,以便飛行員能夠減壓,提高反應速度,增加註意力減少恐懼。

  戰前 Winter 是一個成功的大學橄欖球和田徑教練,他與心理學教授一起合作,幫助運動員在高壓下放鬆並取得更好的表現。

  事實上 ,他將睡眠定義為「身心放鬆的狀態」。第一步是身體放鬆,第二步是心理放鬆。

  我們很多人只是單純的睡眠,即機體是自然放鬆,但是在心理上還是處於負面的狀態,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在睡醒之後仍然帶有疲憊感,彷彿並沒有睡夠,其實是睡眠的質量非常差,我們處於低睡商的狀況下!

  真正睡商高的人不一定睡得多早,也不一定睡得多長,但是一定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他們始終擁有正面詮釋人生的能力,既能享受生活所賜予的一切,也懂得坦然地面對苦難,及時消化掉所有的委屈和煩惱,用平和的心態真誠地面對世界。


   慶幸的是,睡商和其他技能一樣,也是能夠後天訓練培養起來的。

  我在裡面《致所有.Net者和有夢想的朋友們 - 共勉》這篇博文也說過,如何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要訣就是獲得與自己對話的機會。要想提高自己的睡商,我們需要培養自己的冥想和暗示習慣,在不受打擾的情況下,清空腦袋裡面的雜念。

  並且暗示自己努力之後獲得的回報,暗示自己要懂得變得睿智,積極的一切都圍繞在自己身邊!  


  很多時候,你的睡商,就折射了你的真實生活狀態。

  頻繁性失眠、熬夜、夜間多夢,意味著你精神狀態壓力很大,生活狀態非常緊繃;而作息規律,每晚都能安然入睡的人,就意味著精神世界愉悅放鬆、內心踏實而滿足。

  睡好覺,培養自己的睡商,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

  在煩事紛擾的社會中,能培養或者保持乃至提高自己的睡商,是所有事情成功的基礎。

  睡前原諒一切,醒後不問過往。

  做減法  

  最近在閱讀艾菲的《如何建立穩固的自我》,文中說到當老闆的一句批評,就讓你陷入了深淵;當同事的一句負面話語,就讓你產生了否定自己的想法,那麼我們需要的就是建立一個穩定的自我,在情緒的驚濤駭浪中,內聚性的自我穩穩地在那裡。

  無獨有偶,在我多年的認知中,一直堅信著給自己做減法的原則,就是負面情緒要逐步的在腦海清除掉。

  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心理學界曾暢銷過一本書《斷舍離》,作者通過重新考慮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扔掉對如今的自己不需要、不重要、不舒服的東西,最後達到住所幹淨,進而能與自己心靈中的垃圾說再見了。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刻接收的資訊遠比自己需要的多,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這造就了無論是好的,壞的,都會通過我們大腦然後殘留在我們的腦海中。

  其實大腦跟電腦的cpu一樣,也是有容量的,有些瑣事不僅會佔用你的大腦記憶體,還會分散你的注意力跟精力。

  所以當我們沒意識到需要過濾大腦和內心讓自己焦慮,煩躁的負面情緒時,它們就會像病毒一樣在我們的內心裡面繁衍,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會筋疲力盡,更為可怕的是,負面情緒的堆積,在時刻會侵蝕著正面的自我人格,並且它是具備永續性的。


   我在《技術從業者的未來》這篇博文裡面說過,要形成有效的自驅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必不可少的。而這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中,包括了對心靈的垃圾清除,因為繁忙的生活讓我們自然而然的習慣性忽視掉我們心理的呼聲,讓更多的物質生活矇蔽了我們的雙眼。

  人是很容易經常處於對過去的後悔和未來的擔憂中的,清理掉負面的情緒,讓自己活在當下,給大腦和心理減少不必要的負擔,這才是人活著該有的樣子。

  畢竟,誰願意在有得選的情況下負重前行呢?

  尾聲  

  我相信朋友們能看出,個人很多論點,都是基於生活以及職場工作中,給出的一些個人印證過的觀點。

  在職場中,並不是忙忙碌碌就是在做對自己職業發展有利的事,我們更多的是需要停下腳步,看看自己是否在做正確的事。這也是我這個系列的初衷,讓我們更多的技術從業者積攢更多正確的軟技能,幫助我們在職場中平步青雲。


  在網上總是能看到大家提到的中年危機,我想說的是,破解中年危機的方法其實是提前預防,而不是等到危機發生的時候再去找方法。

  其實對於目前正在遭遇困難困惑的朋友,我最想說的是,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所以,將時間線拉長,站在整個人生的高度上看,用巨集觀的視角看到當下,你會發現,自己以前乃至當前的困境,最終都會被化解,因為我們有著最好的解藥和答案。

  沒什麼是過不去的,時間就是最好的答案。


   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不是沒有潛力,我們更多的是敗給的是自己的惰性,我知道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該如何啟用自己的自醒,如何形成自驅能力,如何確定自己該走的方向,但我相信在我的這個系列文章中,能給朋友們一些幫助。

  因為我相信90%的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要付出200%的努力。既然都要努力,為何不找到正確的方向前行呢?


   朋友們,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