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成長思維:把自己當做產品來發展

敏捷的水發表於2021-01-14

每年年初我們都要做一個計劃,都希望自己有所進步,想在未來升值加薪,獲得更好收入,同時在職場上受人尊敬,但是,到底該如何計劃和行動呢?這裡我介紹一個方法,就是把自己當作產品,為什麼呢?

產品要有MVP的功能

一個產品稱之為產品,那麼這個產品一定要有可用的功能,那麼對應到一個人身上,就是我這個人有什麼用?對公司、對家庭、對社會的用處是什麼?對一個職場人士來說,你能給一個公司提供什麼樣的價值。要對別人有用,首先要有一技之長,其次,我們知道一個產品上線之前,必須是一個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找到適合自己產品的MVP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是說一個產品有剛剛好(just enough features)的功能給早期使用者使用以便他們能夠為將來產品的開發來提供反饋。

A 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 is a version of a product with just enough features to be usable by early customers who can then provide feedback for future product development.

那麼,我們在職場中,就需要知道要進入職場前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是什麼?比如一個技能,良好的工作態度,團隊協作精神等等,一旦找到了這個MVP, 我們就去打造自己的MVP就可以了。

不要過度開發,儘早投入市場

這裡強調MVP, 就是我們一旦打造好自己的MVP就應該立馬把產品投入到市場,當然這裡說的是投入職場,對一個大學生來說,本科階段完成應該MVP就開發完了,如果不是去搞科研,一般可能考研究生就不是必須的,尤其是考完了為了找一個更好的工作,個人認為必要性並不大,早點進入市場,就早點能夠從市場拿到反饋,也就更早知道以後自己需要develop什麼feature了,萬一發現自己要開發的feature需要研究生的能力,完全可以自學或者到時候再帶錢和帶著學習目的回到學校,效果會大大提升。

產品要升級迭代

一個好的產品是需要不斷升級迭代的,拿一個軟體產品來說,作業系統的升級,使用裝置的升級(PC到手機),介面的趨勢(立體到扁平化),我們的產品必須要不斷升級,否則就無法繼續使用或者客戶會拋棄使用,無法繼續給客戶提供服務,把我們自己當作產品,我們有現在是什麼版本?Me1.0, Me2.0 還是Me3.0?工作十年了我們是否還是停留在Me1.0? 工作二十年了,我們是Me2.0還是Me1.1呢?

把自己當作產品不斷的升級,我們就要對自己這個產品有個Release的計劃,比如剛畢業我們可以是Me RC (Release candidate), 工作一年,是否可以達到Me1.0? 以後每一年是否可以是Me1.1, Me1.2.....直到自己30歲時是否可以有個大的升級升級到Me2.0, 到40歲時升級能否升級到Me3.0?

我們做產品升級時,主要做兩件事,一個是開發新功能,另一個是修復上一個版本的bug, 那麼我覺得我們把自己當作產品時也可如此,定期做新版本釋出計劃 (個人計劃),同時對之前的自己做回顧,改進自己犯過的錯,修復自己過去的bug, 釋出產品的時候,寫一個產品釋出說明(新功能和修復的bug), 我們做的年終,月終總結是不是就是產品釋出日誌呢?

好的產品要有競爭力

一個好的產品要有競爭力,競爭力一般來說就兩點,一個是不可替代性,另一個是高價效比。那麼對自己這個產品來說,就要不斷開發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這個產品足夠好,讓市場上自己這樣的產品足夠少。高價效比就是提供同樣的功能,客戶需要付的錢更少,那麼就需要不斷提高自己做別人也能做的事情的效率,別人10個小時能做完的,自己1個小時能做完,那麼你就可以讓客戶少付錢。

總結

一個人的生命力大部分都比一個企業的生命力更強,世上企業千千萬,但是真正能活過50年的企業非常少,百年的長青企業就更少了,好的產品需要不斷更新來保持競爭力,必要的時候也需要革自己的命才能保持競爭力,微信敢於革自己QQ的命,OPPO和VIVO敢於革自己步步高的命。對我們個人這個產品來說,你在1.0的時候有競爭力的時候,不見得你在2.0時代的時候依然有競爭力,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的挑戰,不斷的走出舒適區,居安思危,在產品1.0的時候,就要思考2.0時代的事,千萬不要躺在1.0的功勞簿上,那麼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不能發出一點點的夕陽之光。

把自己當做產品,找到自己的基本盤,也就是MVP, 然後不斷的升級迭代,不斷的學習,讓自己不可替代,提高效率保持高價效比,讓自己在市場上有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