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人的差別在於業餘時間,而一個人的命運決定於晚上8點到10點之間。隨著這個理論延伸來看看,晚上下班到睡覺前的時間,網民都在幹什麼呢?

中國網際網路調查社群統計資料顯示,近八成被調查者下班之後的網路行為呈現出規律中的不規則特點。其中,逾五成網民以看電影、購物等網上娛樂活動為主,二成網民漫無目地浪跡網際網路。白天八小時的工作,再加上下班路上的奔波,回到家依舊堅持工作、學習的網民群體佔比不足15%。暫且不套用哈佛著名理論來分析休閒娛樂的八成網民群體與堅持工作學習的二成網民群體會有多大差距,僅僅看晚上下班後到睡覺前這一段完整且不連貫時間的網民上網行為,不得不說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的滲透鍛造出的碎片化生活方式。

假設19:00~23:00這4個小時是晚上下班到睡覺前的時間,僅有10%的被調查者利用這4個小時進行網路學習。這是因為線上學習的使用者需求不豐滿嗎?

排除白天工作的疲憊、多樣化網路娛樂方式的誘惑等因素,線上教育的使用者需求可能更多地淹沒在不明確的what、how、where中。線上學習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使用者自主選擇時間和課程,對於固定職業者,上班之餘的空閒時間集中在這4個小時,結束一天工作之後扎頭無邊學海,必然會讓人產生“我的生活為什麼這麼苦”的消極情緒,倘若還需花費時間去搜尋課程、掌握技能、理解課程內容,更會增加線上教育的介入難度。另一方面,教育並不具有即得性收益,產生不了“一夜成才”的受教育成效,長期投入的過程也會消耗使用者的熱情、興趣、耐性,培養線上教育重度使用者的可持續發展前景並不樂觀。

線上教育拿什麼吸引使用者呢?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分析師阿麗豔提出以下兩點淺見。第一,借力於已有網際網路平臺,服務細分化的使用者群體。網際網路應用的興起與發展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與其費力於產品推廣、使用者爭奪,倒不如為特定平臺的使用者群體服務。第二,打造簡短、趣味、實用的線上教育課程,讓使用者的每一次線上學習保持在熱情期,讓線上學習成為一種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