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自動化可能引發失業”的焦慮情緒,最近正在西方蔓延。如果你在谷歌搜尋框中輸入“機器能否…”,會發現演算法自動聯想出一系列讓你不安的匹配結果,比如“取代我的工作”、“取代所有人的工作”、甚至“取代人類”和“接管這個世界”。機器人搶工作早已不是科幻作品裡的橋段,在 2013 年的時候,牛津大學的卡爾·本尼迪克特·弗雷和邁克爾·奧斯博恩,就藉助一款機器學習演算法,評估了美國的 702 個工種如何會被自動化取代。

他們的結論是,在未來 10 ~ 20 年裡,有 47% 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給機器來完成”。

在 OECD 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他們採用了不同的技術來評估一項特定工作任務的自動化程度。基於 2015 年的技能調查,這項研究指出:

在 32 個國家中,14% 的工作崗位高度危急,有七成概率會被自動化取代。

32% 的人不那麼危險,其被取代的概率在 50~70% 之間。

按照目前的就業率,研究涉獵的這 32 個國家中,約有 2.1 億個工作崗位面臨風險。

這一痛苦不會被平均分攤,總有一些職業處於風口浪尖。

研究發現,各國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比如斯洛伐克的工作危機,就是挪威的兩倍。總的情況是,在相對更富裕發達的國家,其面臨的風險比中等收入國家的工人要更小。

不過就算在擁有相似財富的國家之間,也有存在著巨大鴻溝的情況。顯然,組織和產業結構的差異,在這裡發揮的重要的影響。比如在韓國,製造業工作佔比達到了 30%、而加拿大則是 22% 。

儘管如此,平均而言,韓國比加拿大的工作更難被自動化取代。往好處想,這或許是韓國企業在不降低生產力的情況下,找到了結合難以被機器人完成的日常和創造性任務的方法。

但一個更悲觀的解釋是“倖存者偏差”:韓國剩餘的工作之所以難以實現自動化,只因企業早已將大部分容易自動化的工作交給了機器。

自 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