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創新工場大灣區總部正式開業啟動,集“產業投資+AI 研究院+商業賦能落地”三個功能為一體。當天創新工場還首次分享人工智慧工程院成立兩年來的成績單,創新奇智的大灣區佈局,併發布大灣區人才戰略。創新工場也正式宣佈第三期人民幣基金募集完成。
【25億第三期人民幣基金募集完成】
創新工場總裁陶寧宣佈,“三位一體”的創新工場大灣區總部今天正式開業運營。圍繞“產業投資+AI 研究院+商業賦能落地”的模式,創新工場在廣州高新區同步啟動三家主體:基金主體“創新工場智慧(廣州)創業投資合夥企業”、研究院主體“創新工場(廣州)人工智慧研究有限公司 ”及商業賦能主體“創新奇智(廣州)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創新工場大灣區總部已搭建了一支數十人的本地化、專業化、高水平的投資及 AI研發、服務團隊 。
創新工場總裁陶寧表示,創新工場是一家Tech VC,有濃厚的科技基因,偏好投資技術驅動型公司;創新工場子公司創新奇智致力用最前沿的人工智慧技術為企業提供 AI 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過去一年多已經助力一百多家大型公司提升商業效率和價值,實現數字化轉型;創新工場人工智慧研究院以AI賦能(AI Infusion)為使命,肩負前沿技術研發、AI技術的商業轉化、AI人才培養、賦能真實商業場景四大任務。
目前全球有三大標杆性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三大灣區都有海洋經濟的典型特色,而且都擁有世界一流的城市群、一個或多個全球性城市,擁有全球創新中心或製造中心,同時還擁有廣闊的腹地和人口集聚。粵港澳大灣區雲集廣深港三大國際性都市,造就了以東莞、佛山為代表的世界工廠,無論是城鎮化水平、人口規模、GDP總量還是產業競爭力,都堪與世界一流城市群匹敵。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將出現一大批創業機會。”陶寧稱,創新工場第三期人民幣基金已經募集完成,基金規模25億,落戶在廣州,主要投資方向是人工智慧、大資料、教育、消費升級、B2B 企業服務等。截至目前,創新工場管理的雙幣基金規模約150億元人民幣。
據瞭解,創新工場此次逆勢完成第三期人民幣基金25億元的募資,與其獨特的“Tech VC”定位分不開。作為國際著名的創業投資機構,創新工場投資團隊八成是理工科“學霸”,目前在高管層面已擁有15位理工博士。機構參與投資的總專案數量累積超過370個,已經培養出至少14只獨角獸,同時在不斷探索與發掘未來的獨角獸。
在人工智慧領域,創新工場已經投出5只AI獨角獸,遍佈無人駕駛、AI晶片、計算機視覺、金融等領域,是頂尖的高科技獨角獸的推手和捕手。
根據艾媒諮詢的資料,2018年華南地區獨角獸共計20家,其中廣州5家。準獨角獸33家,其中廣州11家。獨角獸企業發展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掘。
而創新工場AI子公司—創新奇智,去年已落戶廣州作為華南區域總部。在成立短短一年多就躋身胡潤研究院2019年最新評出的“最具潛力獨角獸”之列。
“資本能夠為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資本與技術有機結合、進而在產業落地為商業機會,是產業高速發展的最強路徑。創新工場從成立之初就建立獨特的Tech VC科技投資機構優勢,從2009年瞄準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浪潮的井噴發展,其後自2012年就啟動佈局人工智慧時代的投資,在眾多技術投資風口來臨前提早入局領跑行業。我們期許能為大灣區商業發展引入更多AI技術、解決方案、前沿人才,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人工智慧應用高地。”陶寧稱。
【大灣區人工智慧研究院團隊首次亮相】
創新工場大灣區人工智慧研究院是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的地方分支,其核心團隊也首次亮相。機器學習領域的國際專家、創新工場科研合夥人張潼任大灣區人工智慧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哲任高階副總裁,執行院長來自全球頂級的企業研究院,將於近期到任。
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執行院長王詠剛表示,創新工場自2016年建立名為人工智慧工程院的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與賦能平臺以來,一直致力於將前沿的人工智慧科研成果與中國各地區、各領域的典型行業需求緊密結合起來,用人工智慧賦能商業價值。為了加速人工智慧在粵港澳大灣區地區的發展,創新工場決定在廣州設立創新工場大灣區人工智慧研究院,依託粵港澳優質的高校科研資源,結合大灣區豐富的行業需求,重點發展資訊感知和理解、流程自動化相關的人工智慧技術,並在金融、製造、零售、物流等領域探索相關技術的落地場景。
從世界範圍來看,人工智慧技術正從科研突破向商業落地穩步發展。從科研實驗室中走出來的深度學習、遷移學習、強化學習等技術已經開始深入到金融、安防、零售、製造、交通、物流、倉儲、能源等具體的行業領域,並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透過智慧演算法大幅提升業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成熟的產業體系和豐富的需求場景,在交通、物流、零售、製造、金融等領域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有人工智慧技術落地並商業化的肥沃土壤。例如,在交通領域,人工智慧技術不但可以實現半自動、自動駕駛的交通工具,還可以將交通要素用智慧物聯網的方式連線起來,在區域性交通網路中實現智慧規劃、智慧排程。在物流和倉儲領域,人工智慧技術既可以從資料層面最佳化庫存與配送,也可以透過不同形式的智慧機器人、機械臂來完成原本需要大量人工的重複性勞動。在製造業,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可以勝任各類生產線、各種不同型別工業產品的智慧質檢工作,未來由人工智慧技術控制的機器人或機械臂還將更進一步地解放人類勞動,提高生產效率。
2018年,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持編撰的《廣州藍皮書:廣州創新型城市發展報告(2018)》指出,廣州人工智慧產業綜合實力全國第四,部分細分領域表現突出,如工業機器人、語言識別、影像識別、無人機等領域在市場上具備較強實力,在全國甚至全球居於領先水平。
張潼介紹稱,創新工場大灣區人工智慧研究院下設資訊感知和理解實驗室、流程自動化實驗室共兩個研發實驗室,依託於創新工場在香港科技大學設立的聯合實驗室的科研資源,開展自然語言理解、視覺感知、知識表示、智慧分析、智慧規劃和決策等前沿技術研發,探索大灣區AI商業轉化。
[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公佈成績單,聚焦“AI賦能”】
當天,創新工場也對外分享了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成立兩年半的成績,和下一步發展規劃。
王詠剛表示,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以“AI賦能”(AI Infusion)為核心使命,推進人工智慧在科學研究與商業領域的實踐探索,致力於打造人工智慧領域的科研轉化實驗室和人才培養基地。
成立兩年來,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在AI科研、AI商業賦能、AI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可喜成績:
在科研方面,南京研究院執行院長馮霽代表創新工場,當選為IEEE聯邦學習標準制定委員會副主席,著手推進位制定AI協同及大資料安全領域首個國際標準。人工智慧工程院團隊多次在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學術會議如NIPS-18發表論文,並擔任多個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學術會議的程式委員會委員。2019年3月,創新工場在香港科技大學設立聯合實驗室。2018年創新工場與南京大學、中科院計算所分別設立聯合實驗室。此外,也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等廣泛開展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及科研相關的合作。
在商業賦能方面,人工智慧工程院先後為多家創新工場投資的企業提供AI技術支援和成熟解決方案。此外,基於人工智慧工程院的核心技術,2018年3月,AI賦能商業的公司“創新奇智”(AInnovation)成立。目前創新奇智目前已擁有300多名員工,在AI+零售、AI+製造、AI+金融等行業領域提供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AI人才培養領域,創新工場透過DeeCamp人工智慧訓練營,在全球頂尖大學選拔人才,並免費提供高水平的學術理論和工程實踐課程,指導大學生完成真實產業領域的AI實踐專案,先後培養了近千名優秀的人工智慧應用型人才。
至於工程院下一步發展規劃,王詠剛表示,經過兩年的摸索嘗試,目前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已形成“科研與工程實驗室+人才培養+商業賦能”模式,在北京、廣州、深圳、南京設有研發團隊,先後成立北京總部,南京研究院、大灣區研究院,完成了國內多地佈局格局。
圍繞“AI賦能”的核心使命,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目前下屬7個實驗室,分別是位於北京總部的智慧醫療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大資料實驗室,位於南京的機器學習實驗室、計算金融實驗室,以及位於廣州、深圳的資訊感知和理解實驗室、流程自動化實驗室。“未來,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將主要圍繞廣泛開展科研合作、研發前沿人工智慧技術、培養人工智慧人才、人工智慧技術輸出與商業賦能四方面開展工作。”王詠剛稱。
【創新工場釋出大灣區AI人才戰略】
在宣佈工程院品牌升級的同時,創新工場也同步宣佈啟動大灣區AI人才戰略。
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高階副總裁周哲表示,廣州是華南的門戶城市,擁有國際商貿中心的超級定位,更是華南地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科教文化中心。就教育而言,廣州共擁有82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2所985所大學、4所211大學,位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而廣州本專科在校生達到了105萬,位居全國首位,唯一一個本專科在校生數量超過100萬大關的城市。
“因此,創新工場決定在大灣區發起AI人才戰略。一方面,我們將立足大灣區,吸引培養高層次AI人才,另一方面,創新工場發起的DeeCampAI夏令營今年也正式落地廣州,為大灣區培育用AI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人才大軍,為當地大學生AI人才培養注入新力量。”周哲稱。
據介紹,創新工場大灣區人工智慧研究院希望建立一支年輕精幹、善於將AI前沿技術與商業場景結合的科研與工程團隊。目前面向全球招聘:
- 善於理解行業需求,打造新一代AI產品的產品經理
- 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背景的研究員
- 擅長將AI演算法工程院的演算法工程師、全棧工程師
- 希望在高水平人工智慧研發平臺上鍛鍊自己的科研與工程能力的實習生
AI人才和大資料是人工智慧科研與產業化的關鍵,創新工場近年來一直積極推動資料開源、人才培養兩大基石建設。從2017年開始嘗 試舉辦“DeeCamp人工智慧訓練營”,兩年來,DeeCamp 吸引了超過全球600所高校的8000人報名,最終來自85所全球頂尖高校的近400名優秀在校生入選,接受李開復、吳恩達等領銜的頂尖學術與產業專家講授的超30門專業課,以及進行超10個頂尖AI公司設立並輔導的19個實踐課題。
今年7月,由創新工場主辦的2019DeeCamp人工智慧訓練營也將在廣州落地,計劃招收40名海內外人工智慧相關專業的在校生,透過5周的學習和實踐,在來自產業的技術工程師的帶領下,完成虛擬形象機器人、海報自動生成等專案課題。2019 DeeCamp人工智慧訓練營將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四地同時開展,預計招募和培養超過600名AI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