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資訊研究院今日釋出《中國網約車安全發展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國內主要網約車企業比傳統計程車具有更高安全性,交通事故億公里死亡率比巡遊計程車低26%。目前,國內每3個叫車人中,至少有1人使用網約車。獲得城市經營許可的網約車平臺也已經超過140家。

網約車安全已經成為交通運輸新業態安全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平臺弱連線、網際網路去中心化、零工經濟等特點,使網約車呈現出與巡遊計程車不同的安全規律。

網約車交通事故死亡率比計程車低26%

報告課題組專家、應急管理部資訊研究院吳大明說,從主要網約車企業的統計資料來看,跟巡遊計程車相比,這種新興出行方式有著更低的道路交通事故億公里死亡率,更高的乘客安全感。

報告同時指出,隨著行業規範逐漸完善,網約車聲譽隨之回暖。在出行時,傾向選擇網約車的受訪者超過了巡遊計程車,放心獨自乘坐網約車出門的受訪者超七成。

據吳大明介紹,課題組在綜合分析了最新公開資料後發現,自2012年至2018年,巡遊計程車交通事故億公里死亡率持續下降,2018年已下降至0.36。不過,國內主要網約車平臺呈現出更高的安全性。比如,滴滴2018年全年道路交通事故億公里死亡率與巡遊計程車基本相當。今年上半年,滴滴這一資料降至0.26,比巡遊計程車2018年全年低26%。

在乘客安全感層面,主要網約車企業同樣優於計程車行業(含巡遊計程車和網約車)平均水平。報告從19個維度對比發現,在遵守交通規則及駕駛平穩、應急溝通過程等15個方面,網約車得分均更高。

網約車安全管理更加精細化

報告認為,網約車行業安全功能整體提升的背後,是各平臺持續努力的結果。

報告顯示,在經歷了幾次重大安全事件後,Uber、Lyft、神州、首汽、滴滴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設安全體系。比如,國外Uber把2018年定位為“安全”年,擴充公司安全組織,設計安全功能;Lyft在安全標準等方面向Uber看齊;國內神州圍繞“安全和服務”,制定了3大核心標準和17項基本標準;滴滴2019年全年在安全方面的資金投入將超過20億元,各級安全工作團隊已超2500人,相當於每四五名滴滴員工中,就有一名專職負責安全工作。

報告從行程前、行程中、行程後三個環節,對比了國內部分網約車平臺公司30多項安全功能。結果顯示,在提升安全度上,各家網約車企業各有技術亮點和功能側重點,滴滴相對更完善。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宋守信認為,跟傳統巡遊計程車不同,網約車藉助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提升安全度,有更大的精細化管理空間。比如,網約車可以實時監控車輛執行、行程分享、110報警、分析司機不安全駕駛行為、干預車輛軌跡異常現象等。

不過,網約車作為新業態,在多方面遭遇行業空白。安全專家彭成研究員表示,為進一步提升網約車安全,既要持續從智慧化技術層面思考解決方案,更得從行業空白和行業痛點入手,需要依靠平臺、乘客、司機及主管部門共建。

自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