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著名學術出版集團愛思唯爾獲悉,該機構和非盈利科普組織Sense about Science近期開展的一項調查表明,不斷增長的資料量以及研究者對大量科研產出質量的質疑,增加了研究人員的工作量,並有可能削弱公眾對科學的信心。

這項研究報告名為《科研的信任》,是愛思唯爾關於科研群體需求系列報告中的最新成果。今年5月,3133名研究人員經從Scopus資料庫中隨機挑選產生,愛思唯爾和Sense about Science合作對他們進行了調查。今年3月在另一項研究中所獲1500份問卷回覆也成為調查的資料來源。

調查報告顯示,研究人員用來搜尋期刊文獻的時間幾乎和他們用來閱讀文獻的時間一樣多。平均而言,研究人員每週用來搜尋研究文獻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而閱讀這些文獻的時間則超過5個小時。

報告還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人員所面臨的情況正在朝著更為嚴峻的方向發展:在2011年至2019年間,研究人員閱讀的文獻數量減少了10%,但用來查詢文獻的時間卻增加了11%。

“2009年,我們曾調查科研人員對同行評議的系統有什麼看法,以及他們如何判斷這些系統的價值。如今再做研究,反映出這10年間的前後差異。”愛思唯爾客戶洞察研究總監阿德里安·米利甘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說。

最新調查發現,62%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所看到的所有或大部分研究成果是可信的,37%的受訪者認為只有大約一半的研究成果是可信的。另外有1%的人認為他們看到的科研產出都是不可信的。

在對研究質量缺乏信任的前提下,研究人員正在使用新的方法,以確保他們所使用的研究資料的可靠性。其中,近五分之三(57%)的研究者會仔細檢查附錄資料,超過一半(52%)的研究者通過其他可靠來源提供佐證,超過三分之一(37%)的研究者僅通過他們認識的研究者來閱讀和獲取科研資料。

“研究人員不得不花費更多精力來確認他們自己的研究所基於的科研產出的可靠性。儘管絕大多數科研產出是值得信賴的,但是很多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無法完全相信他們獲得的所有資訊,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這意味著許多辛苦工作的醫療專業人士、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很難獲得足夠的休息時間,這會使他們發現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變得更為困難。”阿德里安·米利甘說。

此次調查進一步發現,研究者擔心對於科研產出質量信任度的缺失會進一步影響公眾對於科學的信心。超過三分之一(41%)的受訪者認對低質量研究的曝光的增加極大地動搖了一般大眾對於科學的信任程度,超過四分之一(28%)的受訪者認為公眾所面臨的資訊過載也威脅到他們對科學的信心。

阿德里安·米利甘建議,應該建立一個“訊號體系”以幫助研究人員快速分辨出他們所閱讀的科研產出是否可靠,“比如標註出這項科研產出發表於掠奪性的期刊”。他透露說,愛思唯爾已在6月成立國際科研評估中心,面向這一領域正在進行探索。

本文來自:中新網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援我們發展可加入!
愛思唯爾:科研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