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往往伴隨著造富神話。
6月,翰森製藥在港交所敲鐘,讓醫藥首富“孫氏家族”走進大眾視野,夫妻二人,一個掌舵的翰森製藥用近1200億港元市值,一個是A股“藥王”恆瑞醫藥的實控人,身價超千億,坐穩國內醫藥行業頭把交椅。
而瑞幸,堪稱上半年最具爭議的IPO。成立20個月即上市,瑞幸重新整理了全球IPO速度。它在眾人的注目之中,揹負著鉅額虧損穩穩地抵達了大洋彼岸的敲鐘舞臺。
翰森製藥和瑞幸——它們就像是兩個極端:一個紮根傳統行業20多年才邁向IPO舞臺,另一個在移動網際網路風口中迅速成長起來,僅20個月就上市敲鐘。通過這兩家公司,我們可以一窺上半年的IPO全景,或激動人心,或大跌眼鏡。
2019H1中企十大IPO 總市值近2800億,港股上市佔據一半
投資界(ID:pedaily2012)根據上市當天的市值排名,整理出2019年上半年最具影響力十大IPO事件。截至7月25日收盤,10家退出企業市值超2700億人民幣。
整體來看,2019年創投行業有點冷清,這也體現在了IPO上。清科研究中心資料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企境內外上市總數量有57家,同比和環比均下降5.0%。
從地域來看,海外退出仍是高市值企業的主流選擇,十大IPO中港股佔據了半壁江山,美股4家,A股1家。
從行業來看,這十家IPO企業中,醫療健康領域佔2家,教育領域3家,大消費領域3家。當經濟潮水退去時,教育和醫療的抗週期性就顯露出來。令人略感意外的是,文娛消費企業也佔據了將近1/3規模。
醫療健康IPO案例
翰森製藥:市值千億港元稱霸港股
6月14日,江蘇翰森製藥在香港聯交所敲鐘,上市首日收盤總市值1117億港元,躍居十大IPO企業市值之首。目前市值有所上升,7月25日報收1271億港元。
翰森製藥是一家研發驅動型藥企。投資界瞭解到,博裕資本與高瓴資本此前已是翰森製藥的投資者。招股書顯示,家族信託Sunrise信託持翰森國際75.66%股份,其餘股份由Apex Medical、高瓴資本、博裕資本分別持有18.43%和2.91%和3.00%。
錦欣生殖:華平投資兩輪追投,紅杉、高瓴加持
6月25日,錦欣生殖醫療集團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市值220億港元,該企業在輔助生殖領域處於領導地位,服務由兩種技術組成——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技術。
作為非公“輔助生殖第一股”,錦欣生殖吸引包括華平、信銀投資、紅杉中國、匯橋資本、藥明康德、高瓴等在內的眾多VC/PE及產業基金,可謂星光熠熠。其中,華平是最大的機構投資人,通過Amethyst Gem持股18.77%。
教育領域IPO案例
中國東方教育:募資48億,全球教育上市公司之最
6月12日,中國最大的職業技能教育提供商中國東方教育在港上市,募資47.69億港元,上市首日市值收216億港元,成為繼好未來、新東方、中公教育之後,市值排名第四的教育上市公司,也是港股今年來最大的教育IPO。
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雖然中國東方教育背後並沒有VC/PE的影子,但據統計,2018年初至2019年初,職業教育領域投資共計69起,足以說明投資機構對職業教育的“錢景”充滿信心。
跟誰學:啟賦、高榕加持,融完A輪就上市
6月6日,線上教育公司跟誰學登陸紐交所,首日市值24.63億美元。此前,跟誰學曾投入教育O2O的風口,但在泡沫破滅後,跟誰學選擇了all in K12。
儘管是首家盈利線上K12上市公司,但跟誰學並沒有獲得大批VC/PE的關注。成立之初,跟誰學獲得了來自啟賦資本的百萬美元天使融資;2015年高榕資本、啟賦資本、中信錦繡等投資了跟誰學的A輪。之後,跟誰學就沒有新的融資訊息,直至IPO。
新東方線上:三輪融資超1.6億美元,騰訊為第二大股東
3月28日,成立14年的新東方線上登陸港交所,首日市值93億港元。背靠新東方集團這棵“大樹”,新東方線上自帶流量體制,節省了大筆營銷費用。招股書顯示,新東方線上最近3年持續盈利。
成立以來,新東方線上共獲得了三輪融資,合計超過1.64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騰訊、Dragon Cloud和ChinaCity Capital、俞敏洪個人投資公司Tigerstep等。目前,新東方為新東方線上第一大股東,持有66.72%,騰訊持有12.06%,Auspicious持有7.11%,此外,景林資產創始人蔣錦志配偶唐華的投資公司持有6.87%。
文娛消費IPO案例
貓眼娛樂:三年虧損20億,流血上市
2月4日,貓眼娛樂登陸港交所上市,募集資金18.24億港元,當天市值達164.85億港元,成為線上票務第一股。上市前,貓眼一直走的是“燒錢換市場”的路子。
貓眼娛樂上市前先後經歷4輪資本運作,招股書顯示,上市前,光線傳媒及其關聯方為貓眼最大股東,持股48.8%,微影時代、騰訊、美團的持股比例分別為20.62%、16.27%、8.56%。
雲集:共獲三輪融資,首日市值30.87億美元
5月3日,雲集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市值為30.87億美元,成為“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雲集定位為一家由社交驅動的精品會員電商,為會員提供美妝個護、手機數碼、水果生鮮等全品類精選商品。公開資料顯示,雲集使用者的復購率高達93.6%
雲集曾被稱為最大的微商軍團,模式一直飽受質疑,但仍有部分VC對此表示認可。資料顯示,從成立到上市,雲集一共獲得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鐘鼎資本、摯信資本、鼎暉投資等。
瑞幸咖啡:三輪累計5.5億美金,全球最快IPO
瑞幸堪稱上半年最具爭議的IPO。5月17日,成立20個月的瑞幸咖啡上市,成為今年目前在納斯達克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首日市值達50.9億美元。
在創投圈,人們對瑞幸的看法呈兩極分化:有人視為傳奇,有人看作一資本催熟的樣本。瑞幸的背後,投資方陣容強大——自其成立以來,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君聯資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中金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等機構相繼入局。
中煙香港:“港股菸草第一股”,上市一個半月市值翻4.5倍
中煙香港雖然按上市市值計算並不在Top10之列,但它作為“港股菸草第一股”,在6月12日上市之後一路看漲,僅一個多月後市值就從35.67億港元激增到160.5億港元,翻了4倍還多,備受市場關注。
中煙香港是中煙旗下的獨家資本平臺。其母公司中國菸草總公司財力雄厚,納稅額連續三年破一萬億元人民幣。據悉,受國家菸草專賣制度規限,目前只有中國菸草總公司及其直屬公司獲得在中國壟斷經營菸草買賣的資格,短期內看不到市場競爭,基本面長期看好。
港股IPO募資出現困境 流血赴美,PE成了“一門不賺錢的生意”
從十大IPO案例不難看出,港股仍然中企的“風水寶地”,其中領跑的無疑是生命科學行業,自從2018年港交所新政以來,醫療企業赴港IPO就備受矚目。
不過,港股IPO募資似乎遇到了些許困境。原定於7月19日在香港掛牌的啤酒巨頭百威亞太,在7月初被其母公司百威英博宣佈終止H股IPO計劃,原因是招股結果低於預期,在定價問題上,公司與承銷商沒能達成共識。
百威亞太原計劃募資規模高達98億美元,近百億美元的計劃籌資額,原本會助力它超過81億美元的Uber,成為不僅僅是港股更是全球最大的IPO。但上市計劃戛然而止,讓保薦人、券商甚至投資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此外,對於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原本最高的200億美元出資金額,也被曝腰斬到100億美元。
另外,一個現象值得VC/PE注意:與2018年中國新經濟公司赴美IPO熱潮形成對比,2019上半年中國獨角獸赴美IPO遇冷。
據統計,2019H1赴美的中概股大概有15家,但缺少大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導致同比融資額有所下降。而上半年美股整體市場IPO融資規模,根據德勤的研究報告,紐約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佔據全球前兩位,其中紐交所17家新上市公司融資175億美元,納斯達克70家新上市公司融資125億美元。
一個慘淡的事實擺在眼前:從2018年開始,大量中概股上市後破發,甚至有“七成破發,六成流血”的說法。而2019上半年,老虎證券跌去一半市值的“慘狀”猶在眼前。
大量獨角獸流血赴美上市,幾乎使得PE成為“一門不賺錢的生意”,對此,毅達資本董事長、創始合夥人應文祿對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表示:“大部分不賺錢的專案,原因在於投資機構都是在最後一輪融資進入或者作為基石投資人進入的,出現估值倒掛,並不意外。但是早期的投資人一定是賺錢的。估值、市場都有逐漸迴歸理性、迴歸價值的過程,這也不是海外市場獨有的問題。”
下半年 科創板時代,A股市場形成虹吸效應
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家掛牌上市公司,一同見證了VC/PE圈的重要時刻。
十年一輪迴。2009年創業板登場,中國本土創投迎來IPO豐收,十年後科創板開市,本土創投再次迎來退出盛宴。通過公開資料梳理髮現,此次科創板25家公司中,除了蘇州華興源創科技之外,其餘24家背後均有創業投資機構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涉及61家VC/PE機構,創投滲透率達96%。
對於創投圈來說, “上半年科創板的推出是資本市場的一大亮點,起到了改革試驗田的重要意義,註冊制的試點以及擴散至主機板會給A股市場形成虹吸效應。”應文祿說。
他認為,目前科創板吸引了很多具備一定技術含量的企業申報,已經申報的科創板企業中8%的企業一級市場估值高於券商在招股書中給出的預計發行後總市值。再看上市階段,科創板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停板限制,但是市場在第一天的熱捧之後,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回撥,說明市場一直都有迴歸價值本源的力量。
顯然,隨著科創板制度的完善,原先一二級市場的套利空間也會被不斷壓縮,投資機構要守住邊界、發現價值、創造價值,才有可能實現令各方都滿意的收益回報。
除了IPO,VC/PE機構另一個很重要的退出渠道就是併購。併購交易在今年上半年並不活躍,交易數量和金額都大幅下滑,這跟上市公司資金緊張密切相關。應文祿預測,下半年併購交易逐漸開始鬆綁。
在談退出的時候,關注基金退出的收益率同樣重要,目前投資機構普遍關注IRR和DPI兩個指標,分別代表的是為投資人創造收益和給投資人返回現金的能力。在各種退出渠道之間,結合基金的訴求,做好IRR和DPI的平衡,才是更需要考慮的問題。
“事實上,退出從來都不是問題,跟退出相關的政策更不是投資機構能夠預判、把握的。投資機構真正應當做的,是一以貫之地堅持價值投資,與優秀公司為伍,在經濟週期中捕捉到優質資產,那麼退出的早晚只是時間問題。”應文祿最後總結。
自 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