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什麼工作能成為事業

kekele647發表於2010-07-11

激情像漿糊一樣,可讓你在艱難困苦的場合裡緊緊地把自己粘在這裡,堅持到底。它是在別人說你‘不行’時,能在內心裡發出‘我行’的有力聲音。”——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布拉格作家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生前的工作是半官方組織“勞工事故保險局”的文員,但他為世人所知的最重要身份卻是風格驚世駭俗的小說家。

盡 管他在工作中人緣不錯,也曾在12年的時間裡從“助理員”被提升到高階職位“總祕書”,但這份工作對他來說,僅僅是一份提供衣食住行的工作而已,因為他並 不喜歡這份職業。他真正願意不計代價投入時間與精力的是寫作。雖然他在世的時候,寫作並未給他帶來任何名譽與利益,但這才是他終生的事業。

卡夫卡的事例可以提供區分工作與事業的三個標準:一. 是否真心喜歡;二. 是否不計回報;三. 是否可以延續終生,矢志不渝。

工作,事業

只有工作才會 退休,事業是永遠不會退休的。作為教師,你可以一直教到生命的終點;作為管理藝術的愛好者,你可以在65歲退休後依然提供管理諮詢——美國《財富》雜誌做 過一個“新退休理念”的報導,不少企業高管都表示樂意在退休後依然從事諮詢類的工作,主要不是為報酬,而是希望繼續實現自己的價值。

作為 工 廠的鉗工,你可以試著把廢鐵絲鉗成手工藝品——我在上海南京西路路邊的一位老人那裡買過這種東西,擺在家裡也很別緻,還帶有“環保”的時尚標籤;作為南京 長江大橋附近的雜貨店店主,你可以經常上橋看看,說不定能挽救一些人的生命。江蘇宿遷人陳思就是以此為事業的。從2003年開始,他每個雙休日的白天都守 望在大橋上,搜尋心事重重的徘徊者,隨時準備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將近7年的時間裡,他救了160多人,現在他有一個私人部落格“大橋日記”,講述一個大橋自 殺救助自願者的所聞所見。

讓陳思堅持下來的動力是一種個人價值實現的滿足感,這也是他多年來為了繼續幫助被解救的人生存下去、甘願自掏腰 包 的原因。用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可以解釋陳思做這種吃力不討好之事的心理動機——一切為了自我實現,這在某種程度上和那些每天堅持9點前到辦公室 的億萬富豪是一樣的。

不是每個人都活在這個層面上的。基本的生理、安全、社交的需求被滿足,已經算是幸福人生了,如果尊重的需求再被滿 足, 就算活得很成功了。只有極少數人才願意為虛無縹緲的自我實現再繼續付出努力,這種努力的結果,用馬斯洛的話就是能得到生命的“巔峰體驗”。而這種快樂,應 該比升職加薪更持久。

跟擁有事業的人交談,不僅十分愉悅還很有美感,因為不再受世俗標準的衡量,一切皆源自內心的渴望並且可以永無止境地努 力下去,這會使整個過程充滿挑戰和想像力。

在愛爾蘭的比爾(Birr)城堡莊園,我見到過熱衷栽培植物的羅斯伯爵。從聯合國退休後,他專 注 於從世界各地蒐集奇花異草,他的花園中已有50種樹木被列為“不列顛群島冠軍”。因為支付不起鉅額的遺產稅,很多愛爾蘭的城堡主人都將城堡租售給了政府或 大集團。羅斯伯爵和他的兒子也有工作,分別是聯合國的官員和房地產商。工作的經濟收入,以及開放城堡的部分割槽域供遊客參觀,讓他們得以保有這座珍稀植物園 的所有權。

如果渴望得到一份工作為的是薪水,渴望升遷為的是社會的尊重,那麼擁有事業為的則是釋放自己的所有能量,看看自 己的智慧到底能走多遠。這是個甘心付出、不求回報的過程,因為在實踐自己所想所思的過程中,已經可以品嚐足夠多的快樂。當媒體蜂擁而至 報導陳思、各種非議也隨之而來的時候,陳思也搖擺過,迷惑過,一度懷疑過自己。但在兩週的 “離職”後,他又回到了大橋上,繼續自己的使命。因為這已經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就像他的妻子和孩子一樣。這種快樂,也許是旁人無法理解的,卻已經點亮了他 的生命。

來源:美國讀者文摘——什麼工作能成為事業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389553/viewspace-66775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