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奮與焦慮雜糅交錯下,“下半場”正在成為傳統網際網路圈的核心話題。
傳統網際網路的上半場只是一場關於“消費網際網路”的競爭,C(即Costumer,消費者)端的個人使用者是巨頭們爭奪的核心目標,他們希望把每個人的生活線上化、資料化。於是,人們開始用手機買機票、叫車、訂酒店、聊天、購物、看新聞……而BATJTMD等公司一躍成為巨頭公司。
到了下半場,風口開始轉向“產業網際網路”,各行各業的企業(B端,即Business企業)成了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們跑馬圈地的物件。巨頭們以科技賦能的名義,希望幫助企業進行業務模式、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的數字化、智慧化變革。
製造、金融、醫療、汽車、物流、通訊、交通、城市管理、政府服務……似乎每一個領域都是“想想就很激動”的萬億級市場。
“To B or Not to B”,正成為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們的一個新命題。
BAT也要轉型
其實,產業網際網路並不是一個新鮮詞。國內產業網際網路領域早已聚集了一批先行者,如海爾、航天科工、三一重工、東土科技、和利時等等。工信部也早在2016年初就成立了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國際市場上,也有GE、西門子等先行者。這些國內外產業網際網路先行者的技術和方案早已廣泛應用於製造業、城市管理、醫療等諸多領域。
但對於最早起步於消費領域的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們來說,產業網際網路卻是一片新的待開拓的疆土。
10月23日,騰訊公司掌舵者馬化騰在知乎上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未來10年哪些基礎科學的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科技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此時距離馬化騰上一次在知乎上提問已經過去6年,6年前他提出的問題是:整個人類處於網際網路發展的哪個階段?下一個10年,網際網路升級的大致方向在哪裡?
而在此之前的9月30日,即將迎來20週歲生日的騰訊宣佈啟動新一輪整體戰略升級,並因此進行了一輪力度空前的業務架構調整。“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是此次調整的核心目標。
對此,馬化騰表示,此次主動革新是騰訊邁向下一個20年的新起點。“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戰略升級,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屬於產業網際網路,上半場,騰訊透過連線為使用者提供優質服務,下半場我們將在此基礎上,助力產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線生態。”
實際上,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在採訪馬化騰時,他就重點表達了對產業網際網路,尤其是工業網際網路前景的看好,稱其“大有可為”。“過去大家用網際網路基本上都是消費網際網路,實際上還有一個後臺部分,未來消費網際網路會滲透到工業網際網路,這也是目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作為中國擁有最龐大C端使用者群的網際網路公司,騰訊開始了雄心勃勃的“B計劃”,高調進軍產業網際網路,難免會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過,關於騰訊的此番大動作,更多的討論來自to B的時代是否來臨?產業網際網路浪潮真的已至?網際網路下半場格局會如何變幻?其實,此前,這已經是科技圈和投資圈非常熱門的話題。只不過,騰訊的高調入局,將這股潮流一下子推到更多人面前。
趨勢未至,風投先行。《中國經濟週刊》之前曾報導過,很多投資機構已經開始重點關注to B型別的創業公司,尤其是那些真正擁有核心技術而非模式創新的創業企業。
“中國這幾年一直在做‘網際網路+’,這一方面是認可網際網路本身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網際網路更多地去助力實體經濟,成為經濟發展新的驅動力。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網際網路+’,再到現在的產業網際網路,這其實是發展趨勢。”百度雲副總經理張志琦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事實上,中國的科技巨頭們幾乎都開始重估B端的價值。
“為什麼大家現在都開始說要做to B?除了消費網際網路結束、產業網際網路開始這個討論,更重要的是,全球產業格局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在劉松看來,to B之所以成為熱潮,一方面是移動網際網路的C端人口紅利釋放殆盡,消費網際網路的高速增長期即將過去,下一波紅利將來自仍未爆發的產業網際網路,而這將是一個比消費網際網路大得多的巨量市場。“產業網際網路的體量可能會是消費網際網路的100倍。”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更換引擎 ”,比如過去處於產業價值鏈底端的中國製造,當然沒有什麼數字化和網際網路化的需求。但隨著勞動力紅利的消失和低端製造向東南亞轉移,在產業價值上不斷向上走的中國創造和中國智造,當然需要透過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變革來開發新的動能。
一邊是在消費網際網路領域蓄積了能力的網際網路公司,一邊是規模巨大又充滿熱切需求的企業,如果這兩者碰撞會發生什麼?
種種跡象表明,網際網路浪潮正從過去的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轉移,巨頭們正在把“矛頭”從C(消費者)端轉向B(企業)端,他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入網際網路,進行數字化和智慧化改造,最終打造一個萬物互聯的新世界。
產業網際網路的規模有多大?
根據普華永道釋出的《科技賦能B端新趨勢白皮書》預計,到2025年,T2B2C(編者注:T指科技,B指商家,C指使用者)模式給科技企業帶來的整體市值將高達40至50萬億元人民幣。而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年的市場規模僅為8.42萬億元。諮詢機構IDC的一項CEO調查也顯示,在中國1000強企業中,有超過一半的企業已把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戰略核心,這為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從顛覆到賦能
“在網際網路的上半場,網際網路身上最顯著的標籤就是顛覆者,主角似乎都是網際網路公司。但是到了下半場,網際網路公司的角色會變為賦能者,主角則是傳統企業,尤其是各個行業裡的領軍者,他們把行業經驗和實踐疊加到網際網路的技術和能力之上,透過完成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變革,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張志琦表示。
無論是阿里、騰訊、百度,還是華為、金山、浪潮,征戰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變革市場的先鋒,都是雲業務。因為“雲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雲形態的資料中心會超越傳統資料中心”“雲將成為人工智慧的最強載體”……無論是定義未來的人工智慧,還是萬物互聯的IoT,抑或是未來石油的大資料,都要基於雲去發展演進。“產業網際網路也好,數字經濟也好,智慧化也好,底座都是雲。”劉松表示。
“要實現數字化轉型,傳統企業的核心要點是在雲上完成這次數字化的產業升級。”畢馬威中國資訊化諮詢主管黃灝告訴《中國經濟週刊》,“過去10年,雲服務商創造了很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案例,這將會激發整個行業對數字化和智慧化的再認識。”
“未來10年,中國傳統大型企業將藉助雲,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向產業鏈的高階進發,實現自我超越,並在國際市場與對手展開更高層次的競爭,進而為中國下一個10年發展提供持續動能。”黃灝說。
據分析機構Gartner的統計資料,到2020年,透過5G網路相互連線的智慧裝置將達到500億臺IoT裝置和77億人,這將驅動大資料、雲、人工智慧、IoT、邊緣計算等產業的普及和爆發。
to B有多難?
從歷史上看,資訊科技對B端企業的變革經歷了兩次浪潮。第一次是在上世紀70年代,以資訊化和軟體化為核心,誕生了SAP、微軟、甲骨文等一批軟體巨頭。第二次是2000年左右,雲端計算興起,企業開始紛紛上雲,大資料、IoT、人工智慧開始與企業的業務深度結合,SaaS(軟體即服務)模式大行其道。
“為什麼中國的to B企業都活得這麼慘?”美團點評創始人王興曾經撰文提出了這個“很奇怪”的問題,並隨後引發了熱議。
王興認為,中國科技公司往往被認為是把美國公司Copy to China,幾乎每個領域的美國龍頭企業都在中國有擁躉。但是,在to B領域,SAP、Salesforce、Workday,Oracle這些非常成功的公司,卻沒有做起來的中國版本,甚至都沒有人去做。to B公司在美國佔據了整個科技產業的半壁江山,中國科技圈卻基本找不到,即使有活著的,也都活得很慘。
王興認為,這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成也人口、敗也人口”。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導致在中國做消費網際網路,輕鬆就可以獲得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的使用者;但是,也正因為人口眾多,勞動力相對廉價,中國企業缺乏以技術提升效率的迫切需求,因此中國此前工業的資訊化的緊迫性遠不及人力成本高昂的歐美。
“過去,中國在國際分工裡基本上在產業價值鏈的底端,它並不需要在知識和能力創造方面花太多的時間和成本。說得直白一點,美國、德國企業是頭腦國,而中國的企業是軀幹國。頭腦國肯定需要花更多的錢去構建能力,所以歐美出現了一大批to B的大公司。而中國企業過去根本用不到,資訊化也只是人財物管好就可以了,不用搞科技創新。企業不肯投錢,當然就養不大to B的公司。”劉松說。
劉松透露,阿里很早就想做to B業務,阿里雲的前身其實就是阿里軟體,但在2008年就失敗了。“當時因為產業條件還不具備,沒有今天消費網際網路形成的大的技術環境和平臺,生不逢時。2009年,阿里決定做雲端計算,從小B開始,2014年以後開始做大B,就是所謂數字化轉型這個概念。”
但是,即使現在潮頭已至,仍然不能說坦途一片。劉松和張志琦都坦言,在業務推進中,在與傳統企業的溝通合作中,還有很多障礙和誤解需要破除。
“一方面,就像10年前做電商一樣,很多企業都在觀望,因為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比如到底能不能最終受益。另一方面,電商是網際網路比較上層的應用,還比較好理解,但大資料、人工智慧都是技術門檻非常高的,要複雜得多。現在有很多企業的領導把智慧化寫進企業的戰略甚至價值觀裡面,但是當真的要落地的時候,就感覺很難。這種不瞭解也會導致客戶把科技想得太科幻,很多時候,他們把人工智慧等同於科幻。”張志琦說。
“網際網路與產業的跨界合作,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信任。阿里之前用過資本的形式,透過利益共享來建立信任。但其實,應該有多種形式,不完全是一定要有資本。”劉松說。
劉松還特別強調消費網際網路是產業網際網路的前奏,兩者並不是取代關係。“C端市場為B端市場培養了使用者,沉澱了技術。未來C端和B端會進一步打通,比如C2M模式、淘工廠都是在做這樣的事情。”騰訊公司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在幫助傳統企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中,確實會遇到很多障礙和難題,最突出的就是觀念上。
“數字化、智慧化轉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數字驅動不僅僅是IT問題,不是隻是用資訊科技支撐企業業務發展,而是企業的戰略問題,涉及到企業核心能力的重構。要推進企業在戰略層面和業務層面的動力轉型和創新發展,是需要換髮動機的。” 騰訊公司上述負責人說。
BAT在產業網際網路的機會有多大
前景美好而誘人,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為to B和to C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產業網際網路的B端市場的難度、複雜程度、產業週期都要遠遠高於消費網際網路的C端市場。雖然整體市場規模更大,但與經常出爆款的C端市場不同,B端市場是苦活,是個難啃的硬骨頭。
更重要的是,消費網際網路領域出現了太多傳奇,例如,創業幾年便可以成為獨角獸,被投資人熱捧,甚至上市敲鐘,走上人生巔峰。但產業網際網路領域拼的是硬實力,價格戰沒用,燒錢圈地沒用,僅靠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沒用,to B是要考驗真功夫的。
“我本人做to B很多年, B端市場跟C端市場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在C端市場會明顯地贏家通吃,一個市場只有第一名是值得投資的,第二、三、四、五都沒有價值,而且早晚會被吃掉,很多市場都是一家獨大的模式。但是,在B端市場,無論是理論上,還是現實中,都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to B市場從來都不只是一個巨頭市場。”張志琦說。
劉松也認為,產業網際網路是不會贏家通吃的,更不會是一個巨頭時代,因為每個領域都有很強的垂直專業性,不可能哪一家公司解決所有問題。
“這意味著產業網際網路和to B市場創業公司機會很多,而且很多成功的創業者,很可能並不是來自網際網路行業,而是來自某一個傳統行業的‘叛逆者’, 他們既瞭解這個行業,又瞭解網際網路世界和新一代的技術,他們能夠藉助網際網路成為這個行業的創新者。這裡面的空間是非常大的。”劉松說。
在他看來,產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業公司可能很難有消費網際網路裡面那種純草根的創業者,他們需要在某個領域裡有一定的積累,除了垂直領域必須有一定的專業性,還要擁有硬科技。而且產業網際網路也很難出現那種3年就估值10億美金的獨角獸,因為產業網際網路的週期要長很多。
BAT如何搶食新蛋糕
當人人手中有了一部可以上網的智慧手機,這個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商業因此誕生了多少傳奇?已經無需多言。如果工廠中的機器裝置接入網際網路,數以億計的汽車接入網際網路,醫院的醫療裝置接入網際網路,家庭中家用電器接入網際網路……又會有多少新的財富故事發生?
面對早已搶先一步搶佔產業網際網路的海爾、三一、航天科工、東土科技等工業網際網路先行者,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們將如何分割這一巨大蛋糕?
騰訊架構大調整
9月30日,為了“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騰訊將原有的七大事業群(BG)重組整合為六大事業群。
其中最受關注的當數新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即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這意味著,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屢次對外透露的騰訊對產業網際網路的野心,有了新進展,它將成為騰訊to B業務的主陣地。
“一個可見的趨勢是,消費網際網路市場趨於穩定,市場機會正在向產業網際網路遷移。騰訊的戰略升級和架構調整,正是基於此進行的前瞻思考和主動進化。”騰訊CSIG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據騰訊上述負責人介紹,在調整後的新組織架構中,CSIG將負責公司雲平臺和智慧產業關聯業務的發展。
在下一個智慧時代,騰訊對自己新的定位是:“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騰訊希望利用雲、支付、AI、安全、LBS等基礎設施賦能產業合作伙伴,搭建新一代的智慧產業生態。把10億級的使用者和專業的產業服務對接起來,幫助傳統行業實現智慧化、數字化,對使用者和行業都將產生巨大的價值。”該負責人表示。
在BAT中,騰訊被業界普遍認為是最沒有to B基因的,在遊戲業務受挫、股價不斷下跌的背景下,騰訊能否講好這個to B的新故事?能否靠B端發力實現驚人逆轉還有待觀察。
作為曾經的“亞洲股王”,騰訊的股價今年以來已經從高點跌掉了四成,且跌幅要遠大於阿里巴巴和百度。過度依賴遊戲業務一直是外界對騰訊發展前景質疑的焦點,而佔據營收近一半的遊戲業務又因審批收緊而屢遭重創。儘管從公司的基本面看,騰訊依然擁有超高的增速和巨量的營收,但一些投資者表示已經看不清騰訊的未來。
張志東,曾任騰訊公司CTO,是騰訊公司主要創辦人、騰訊五虎將之一,馬化騰的QQ號是10001,而他的是10002。2014年,張志東退居二線,至今,騰訊仍然沒有新的CTO。沒有CTO、沒有技術領軍人物,騰訊因此頗受質疑:騰訊技術建設是否落後同體量的其他公司?
張志東在此前的一次內部分享中,曾直言騰訊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組織變革的滯後。為了從PC時代過渡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騰訊在2011年到2012年間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架構調整,而現在ABC (AI人工智慧+Big Data大資料+Cloud雲)時代已經到來,但騰訊現有的團隊組織建設並沒有跟上。
二是資料中臺建設缺課。騰訊內部著名的“賽馬機制”是騰訊提升創新力的重要手段,QQ秀、微信、《王者榮耀》等很多成功的產品都是從這個制度裡跑出來的。但是,這也是一把雙刃劍,會出現許多“重複發明輪子”的現象,各個部門之間常常是競爭關係大於合作關係,尤其是在大資料的應用上,會帶來很重的資料牆和組織牆。
“這二者互為因果,弄不好會形成惡性迴圈。”張志東說。
而從此次的架構調整看,騰訊也確實著重在解決這兩個問題。
對於騰訊究竟有沒有to B的基因?早在2017年12月,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曾在員工大會上表示:“很多人說我們只有to C的基因,沒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都是演化出來的。”
對於外界的疑慮,騰訊方面的負責人也表示,很多產業有to B和to C等綜合性需求。騰訊一直在探索一套融合騰訊優勢的特色打法,形成一個2C2B的智慧產業生態。
“許多關鍵產業最終的服務物件不也是人嘛,而騰訊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優勢,是可以轉化為B端業務的核心競爭力的。騰訊有接近11億的龐大使用者基礎以及服務這些使用者的積累,這些在網際網路上半場儲備的經驗和優勢,將成為我們迎戰網際網路下半場的利器。騰訊希望推動C和B兩端更徹底地連線,並以此形成新型業務生態,這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之一。”該負責人說。
馬雲提出“新制造”
在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了以“新零售”為代表的“五新”戰略。業界紛紛探討,就像新零售重塑零售業一樣,新制造會不會為製造業帶來變革。
馬雲認為,新制造就是用好網際網路、雲端計算、IoT、人工智慧、大資料,未來製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現在不加速變革的企業,在未來10~15年會哭天喊地。“我們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進軍制造業,而是要幫助製造業進行變革。”
“中國製造業如果能提升1%的良品率,就意味著一年內可以增加上萬億元的利潤。”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表示,希望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發揮這1%的威力。
不過,對馬雲的新制造,學界和商界有不少質疑甚至批駁。例如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富士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等就認為馬雲的“新制造”只是一個噱頭,並沒有什麼新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廣乾也指出,馬雲提出的“新制造”並沒有多少新的內容,充其量也就是對國內外製造業最新發展趨勢的概括而已。
但無論如何,阿里雲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的佈局已經開始了。
就像天貓是阿里巴巴“新零售”的基座,“新制造”的主攻手則是阿里雲。阿里雲於2009年9月成立。阿里雲的成立最初是為了滿足阿里巴巴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經歷過雙11絕無僅有的資料壓力考驗,以及螞蟻金服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的磨鍊,阿里雲逐漸發展成為領先的雲平臺。
阿里巴巴2019財年Q1財報顯示,雲端計算營收增速最快,高達93%。在總營收佔比達到5%。而在過去的3年裡,阿里雲每個季度都以超過100%的速度在增長。阿里雲因此被外界視為阿里巴巴最有前景的業務之一。
對照雲端計算業務對亞馬遜、微軟的業績和估值的影響,微軟公司CEO薩提亞·納德拉透過“重新整理”戰略發力雲端計算,讓微軟完成華麗轉身重回巔峰;亞馬遜市值衝破萬億美元,雲端計算功不可沒,因為亞馬遜已經一多半利潤都來自雲端計算,預計到2024年,亞馬遜雲業務價值將超過亞馬遜的市值。
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阿里雲也開始了對外賦能。根據阿里雲公佈的資料,目前,阿里雲的合作伙伴數量已超過8000家,服務客戶超過10萬家,雲市場的訂單總數突破200萬,合作伙伴的業務增長率達到450%。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釋出的報告,2017年,阿里雲在公有云領域遙遙領先,佔據了45.5%的市場份額;騰訊佔比10.3%,位列第二;金山雲、中國電信和亞馬遜分列第三到五位。而在全球市場,根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釋出的2017年度全球公有云市場分析報告,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位列全球公有云市場前三。
2017年,阿里雲正式釋出了面向特定行業的智慧化解決方案——ET大腦。目前已廣泛應用到工業、城市、農業等多個領域。
但這一切並不容易,很多傳統企業,尤其是工業農業企業,最初並不相信雲、大資料、IoT、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能幫助到他們。
為了說服企業,阿里雲採取了按效果付費的方式。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告訴《中國經濟週刊》,“這其實有點兒像雙方對賭,比如,我們幫你省了一個億,我會有一個分成,但如果達不到目標效果,客戶就不用付錢。”劉松表示,這樣的模式在工業大腦裡面已經有好幾個成功的案例。
百度: AI to B
“All in AI”,百度是最先高調宣稱全面進軍人工智慧的網際網路巨頭。而百度的“B計劃”也是從AI切入的。
百度掌舵者李彥宏表示,人工智慧正在從生態佈局到落地加速,百度將率先吹響AI產業化號角。百度已經是全球AI應用範圍最廣的公司,已經在三大產業的15個行業得到應用,並在to B企業市場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百度的AI戰略目前主要落地方向有三方面:一是Apollo無人駕駛汽車生態;二是人工智慧作業系統DuerOS;三是ABC雲,即AI人工智慧+Big Data大資料+Cloud Computing雲端計算。Apollo和DuerOS已經全面開放,與雲業務一起構成百度的AI戰略架構。相比其他巨頭,百度更早表現出了對產業網際網路的興趣,並率先發布AI to B平臺,百度希望借AI打一個翻身仗。
“人工智慧對於B端的生態改變是非常明顯的。無論是金融還是房產,無論是教育還是醫療,無論是能源還是物流等等,每一個方面,人工智慧都有非常多的應用。”李彥宏說。
實際上,百度是BAT中最有to B氣質的,其大部分營收也都是來自B端。“中國80%的企業最初開始觸網建站,到後來進行營銷推廣,都是在百度的生態體系當中。”百度雲副總經理張志琦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在張志琦看來,從演算法到算力,到AI應用的場景落地,再加上企業中間的一些實踐經驗,這構成了整個產業網際網路布局。而百度的優勢在於搜尋引擎本身對於技術上的要求很高,百度已經做了大量的技術積累和沉澱。
他認為,百度雲區別於其他公司的地方在於融合了AI、大資料的技術能力,再透過雲的載體進行輸出和賦能。能給企業帶來的價值不僅只是IT成本的降低或效率的最佳化,而是透過智慧化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更多商業機會。
據張志琦介紹,隨著百度雲生態計劃的加速落地,百度雲目前的合作伙伴已突破1000家。
華為:“起了大早,趕了晚集”
相對於BAT等網際網路公司,華為絕對是有to B基因的,B端的客戶數量也是BAT無法匹敵的。但是,在雲和AI這兩件事上,華為似乎姍姍來遲,甚至有評論調侃:“都不慢半拍、慢一拍,而是慢了兩拍。這非常不華為呀。”
但10月10日,華為雲刷屏了。
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華為HC大會上“隨手”掏出了華為研製的人工智慧晶片,而且還是兩顆:昇騰310和昇騰910。造晶片並非易事,上百億的研發投入,數年的研發積累,先做再說,倒是很華為。
“華為的晶片已經超越目前最先進晶片——英偉達公司產品效能的兩倍。”徐直軍說。研製晶片不僅意味著核心競爭力的構築,也意味著人工智慧成本的大幅降低。
同時,徐直軍還首次系統地對外闡述華為的AI戰略,即投資基礎研究、打造全棧方案、投資開放生態和人才培養、增強解決方案、提升內部效率五大發展戰略。他還宣稱,華為雲將全面AI化,未來三年將向雲端計算投資10億元。
事實上,華為在雲領域算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早在2007年,華為就成立了聚焦雲端計算的虛擬化研究部,2011年,華為雲正式成立。但直到去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的一份“關於Cloud BU組織變動的通知”正式揭開了華為雲業務的面紗,華為雲正式成為華為的一級部門。
作為戰略業務,華為雲身上的擔子並不輕,華為內部人士的說法是“三年趕超阿里,躋身世界雲五強”。一年來,華為成為雲端計算產業的一匹黑馬,華為雲業務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了7倍。華為方面表示,希望2020年華為雲能貢獻超過100億美元。
外界認為,華為很可能成為中國雲端計算產業的後來居上者,直接威脅阿里巴巴的領先地位。
本文由機器之心經授權轉載自中國經濟週刊(ID:ChinaEconomicWeekly )。